永远不能忘记的师友一一白忠诚!

了然

<p class="ql-block">供稿:李济蜀 编辑:了然</p> <p class="ql-block">每每翻阅陕西乡党编辑的《国球岁月情、三秦乒乓儿女回忆录》一书时,看到书中老朋友李工,金家骅等老友的文章及了然编辑的文章《爱在深秋,情暖依旧》感触颇多,许多故人已逝,特别得知李工,曾景范又先我一步走了,百感交集。不禁想起我的球友,师兄——白忠诚。他可是我的良师益友,可惜他已离世十几年了。他本应该在陕西乡党编辑的书中有一席之地。可是遗憾,书中并没有专门介绍他的文章。</p><p class="ql-block">我斗胆拙笔,撰写一文,介绍我的乒友,师兄一一白忠诚先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永远不能忘怀的球友,师兄--白忠诚》</p><p class="ql-block">他的名字记录了他这一生的为人和对乒乓球事业的无私奉献--忠厚,诚实……不管是教学还是陪练他从不计报酬。</p><p class="ql-block">记得1962年底左右,业体校的毛华强,高万年,曾景范,王爱莲,延竹玉已经被选入省队,我非常的羡慕,他们也成为我学习的榜样。我非常热爱乒乓球,我到市业余体育学校乒乓球班试训,很幸运我顺利通过了考核,进入了市业体校乒乓球班。我的启蒙教练是马振洲老师。记得当时队友还有白忠诚和杨永镇两位师兄,他们都是西安乒乓球界的佼佼者,是乒乓班的大哥大。马振洲老师把我介绍给两位。说:给你们带个徒弟。从此,我一直都在他们的陪同下训练,他俩不时地给我技术指导,给予了我很多帮助,让我进步很快,形成了我两面攻的球风。由于他们无私的帮助,我很顺利地入选到省体校乒乓球队。但那时我们结下的友谊,一直伴我终身。</p><p class="ql-block">白忠诚不仅带我,当时白忠诚还带着白良才,后来他体育学院毕业,毕业后,在西北大学任教。还有一位乒乓佼佼者——郭西京,也是白忠诚亲自挖掘,培养的。当年的郭西京在小学读书时是不会打乒乓球,白忠诚慧眼识珠,发现郭西京非常有灵性,便决定收郭西京为徒,并把她送到市体育学校,成就了郭西京骄人的乒乓事业。</p><p class="ql-block">我和他自然亲近了许多,后来了解到其实他的生活不尽人意,经历坎坷。他是由姑父家抚养长大,生活非常不易。到西安供电局工作后,不知何因,他曾一度精神分裂。经过治疗病愈后,个人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单位见状出手协助在农村为他找到对象,成婚后多年,有了两个孩子,可是户口一直都没有报上。后来还是单位领导出面,终于解决了孩子的户口问题。那时政府的领导干部真的好呀,为群众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p><p class="ql-block">由此可见,白忠诚的品质及为人大家是有目共睹,大家真心实意想帮助他,为他做点事情,回报他的“忠诚”与“善良”。</p><p class="ql-block">我和白忠诚,楊永镇的友谊一直不断,还经常保持联系。我到荷兰任荷兰乒乓球主教练,我们还是联系不断。我若回国省亲,少不了相互见见,共叙友情。</p><p class="ql-block">如今,与我同辈的乒友都步入了人生的深秋,我们已禁不住风霜雨雪的侵袭。但是少年时代追逐乒乓球的经历,历历在目。特别是在市体育学校,学习乒乓的那段经历是非常美好的。那曲“运动员进行曲”还在耳边回响,我们大声的歌唱,歌声是那么的嘹亮,那么的激动人心。“我们像山鹰展翅飞翔,我们像海燕迎风破浪,我们像疾风,我们像洪流不可挡,冲出亚洲走向世纪为国争光……”</p><p class="ql-block">岁月如流,回首已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