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8周末特种兵 北京香山赏秋

iamycwbb

<h1><b style="font-size:22px;">说走就走,2025.11.8早7:11,与好友经一夜火车从盐城抵达北京丰台站,经地铁10号线到巴沟站,转西郊线后直达香山,开启特种兵赏秋之旅。</b></h1> <h1><b>出了公交站,就看到红叶,有点激动。</b></h1> <h1><b>早餐,在买卖街品尝北京煎饼。</b></h1> <h1><b>好友事先在网上预约了门票,连碧云寺,才15元,</b></h1> <h1><b>东门进去就是勤政殿,门口两棵元宝枫,是香山的消息树,它们一红,山上的红叶一般也红了。这两颗树叶子已经落了不少,密密麻麻铺在水面上。</b></h1> 我们选择了经典线路,第二站来到致远斋,是当年乾隆皇帝日常办公的地方。<div>致远斋取名于诸葛亮《诫子书》中的“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体现了乾隆皇帝“修身、治国、稳江山、九州一心”的治国情怀。<br>里面有菊花展。</div> <h1><b>来到知松园里,这里有一百多棵松柏,不少树龄已300多年。目光时不时被红色、黄色的树木所吸引,</b></h1> <div>来到昭庙,全称宗镜大昭之庙,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 主要建筑:有琉璃牌坊、昭庙六韵碑、清净法智殿、裙房、玛尼杆、琉璃塔等。</div>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为接待西藏六世班禅来京为乾隆皇帝祝寿而建,故世人称之为班禅行宫。<br>昭庙于1777年开工建设,1779年完工。1860年、1900年先后两次遭到英法联军的焚毁,仅留下红墙、琉璃牌坊和琉璃塔等遗迹。2010年,昭庙修复工程动工,2012年9月底,昭庙修缮(一、二期)工程完工,部分景区向游客开放。<br>整体建筑风格以藏族碉房式为主,汉式为辅。主体呈方形碉式,白色条石为基,红色墙身,墙体上方四周设有藏式梯形壁窗,上部饰以汉式单斜面遮檐。 <h1><b>琉璃牌坊由黄绿两色琉璃砖装饰,飞檐式琉璃瓦顶,牌坊上部正中两面有汉藏满蒙四体文题额。</b></h1> 来到见心斋。见心斋是一座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明代环形庭院。<div>• 历史沿革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清乾隆皇帝对其进行了扩建,嘉庆年间重修。清代时,乾隆曾在此读书和赐宴群臣。<br>• 名称由来:“见心”出自宋代朱熹《朱子语类》中“圣人说话,开口见心,必不说半截,藏着半截”,也有说法认为,嘉庆皇帝的诗句“山鸟自啼花自落,循环无已见天心”是其命名的由来。<br>• 建筑布局:园林总体布局顺应西高东低的地形,划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半部以椭圆形水面为中心,沿水池东、南、北三面建有半圆形回廊,连接着正面三间水榭见心斋。西半部地势较高,以建筑结合山石的庭院山景为主体,正厅“正凝堂”居中,与东面的见心斋和西面的方亭构成一条东西向的中轴线。</div> <h1><b>琉璃塔是香山公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通高约30米,由黄绿两色琉璃砖砌成,装饰着龙凤、八宝、莲花等吉祥图案。 </b></h1> <h1><b>从高处俯瞰昭庙。</b></h1> <h1><b>放弃爬山,我们选择去双清别墅、香山饭店,一路赏秋色。</b></h1> <h1><b>好友捡秋</b></h1> <h1><b>路过镇南房,这里曾是中央机要处的旧址。</b></h1> 双清别墅原是清代皇家园林香山静宜园“松坞云庄”旧址, 遭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洗劫焚毁。1918年,熊希龄在松坞云庄遗址上筹建“香山慈幼院”,并将其辟为自住别墅,以乾隆御题“双清”二字命名。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迁来,毛泽东等领导人入住双清别墅,在此指挥了渡江战役,筹备了新政协等。<br> <h1><b>在香山饭店咖啡厅充电休息后(另一篇专门介绍),离晚上回程车票时间还早,我们去参观了中央电视塔。</b></h1> <h1><b>晚餐品尝北京菜,北京烤鸭、酸辣汤很不错。</b></h1> <h1><b>一夜火车,又回到美丽的盐城。</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