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目录索引……</p><p class="ql-block">1、刊首语……</p><p class="ql-block">2、个人艺术之旅……</p><p class="ql-block">3、作品展示……</p><p class="ql-block">4、创作感受……</p><p class="ql-block">5、编辑人员……</p> <p class="ql-block"> 刊首语</p><p class="ql-block"> 在本集的书画作品展览中,挑选了二十余幅近期创作的书画作品,涵盖多种风格和主题,旨在为大家呈现一场书画艺术视觉的盛宴。</p><p class="ql-block"> 书画艺术的知识永远都不可能完备无缺,艺术的探索永远都不可能停滞不前,艺术总要面对尚未发现的事实和领域。任何鲜活的打动人心的艺术无不以其独有的样式、色彩、笔墨向我们展现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情景,向我们讲述一段既现实又梦幻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书画艺术,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璀璨明珠。希望大家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能够感受到书画艺术的情感与思考,共同沉浸在这具有中华独特魅力的书画艺术语言及思想情感的海洋中。</p><p class="ql-block"> 丁润虎</p> <p class="ql-block">《个人艺术之旅》</p><p class="ql-block"> 丁润虎,字湖源散人,号湖边草堂。1957·10生,山西清徐人。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法兰西皇家美术学院荣誉博士、中国传统文化诗书画协会理事、翰墨华夏(北京)书画院艺委会委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三立书画院副院长、山西老年书画家协会会员、山西诗词学会会员、太原市书法家协会、太原市体育舞蹈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 经过近四十多年的不辍耕耘,70余件次书画作品入选国内外书画大展赛,作品被编入《中国当代书画家精品大观》 等60余集画册中;24件被“法国卢浮宫艺术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人民大会堂”、“中华航空艺术博物馆”等国内外艺术机构永久收藏,颇多被全国各地爱好者收藏。被授予“中国当代杰出贡献书画艺术家”等称号。应邀给“山西中科”、“山西佳美”等40多家单位书写了门牌匾额。百余首诗词格言入编到《中华好诗词好格言作品选》等多部书中。多次在华北等地区体育舞蹈锦标赛上获拉丁舞第二等。给“山西中科”、“太原创联”等单位设计的40余枚徽商标被录用。出版有《中国当代最具投资收藏价值书画名家-丁润虎专辑》等多薄个人书画专刊,是一位生活充实、爱好广泛的书画艺术之旅的传承人。</p> <p class="ql-block">国画 菊石图 花鸟 68×48㎝ 2025年作。接到三立书画院10月26日与中国人寿双塔公司联合举办:“欢度重阳,翰墨吐香”书画笔会的通知,就马不停蹄地创作了这幅作品。以菊石为题材,赋诗一首,为的是增加作品的艺术内涵。</p><p class="ql-block"> 题菊石图</p><p class="ql-block">黄花傲立石边开,墨叶疏风意韵来。</p><p class="ql-block">一笔悠然尘世远,秋香满卷寄幽哉。</p> <p class="ql-block">书法 分担共享 隶书 136×68㎝ 2025年作。接到三立书画院10月26日与中国人寿双塔公司联合举办:“欢度重阳,翰墨吐香”书画笔会的通知,就马不停蹄地创作了这幅作品。</p><p class="ql-block"> 颂中国人寿(藏头诗)</p><p class="ql-block">中枢砥柱护民康,国脉相投期硕阳。</p><p class="ql-block">人托福星承善意,寿桃喜禄惠东方。</p> <p class="ql-block">书法 龙潭秋染 楷书 73×22㎝ 2025年作。三立书画院新开辟的《诗墨同辉》专刊,发出了“关于三立书画院《诗墨同辉》第二期征稿通知”,同一首诗,用不同的书体创作出作品,尽情展示诸位老师的书法艺术风范和思想情怀。</p> <p class="ql-block">国画 菊石图 花鸟 50×98㎝ 2025年作。接到三立书画院《关于举办“百人临摹傅山画 重阳登高绘夕阳”活动的通知》,就意临了出了这幅作品,也是做为一次对传承傅山文化的一种锻修炼成长吧。</p><p class="ql-block"> 题傅山菊石图</p><p class="ql-block">墨菊凌霜韵自殊,石边飒飒见清孤。</p><p class="ql-block">当年笔底秋风意,稀岁幽人晚节符。</p> <p class="ql-block">书法 金轮悬宇 隶书 180×48㎝ 2025年作。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唐宋以后,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2006年5月20日,中秋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2008年,中秋节被列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p><p class="ql-block"> 中秋望月寄怀 </p><p class="ql-block">金轮悬宇桂香飘,干里星辉共此宵。 </p><p class="ql-block">海角天涯团聚合,清虚宛若寄云韶。</p> <p class="ql-block">书法 重久登高 楷书 180×48㎝ 2025年作。2025年的重阳节是第28个老人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中国都会举行隆重的重阳节活动,以表达对老人的尊重和关爱。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节日。</p><p class="ql-block"> 重阳吟</p><p class="ql-block">重九登高望八荒,秋清气爽胜春光。</p><p class="ql-block">茱萸插鬓惜情久,菊酒盈杯祝福长。</p><p class="ql-block">莫道桑榆途已晚,须看松柏志犹刚。</p><p class="ql-block">人生当效凌云鹤,不忘初心展翅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国画 荷塘映霞 花鸟 68×68㎝ 2025年作。清早到户外写地书,晨曦染遍了神州,联想起来,就创作了这幅作品,并赋诗一首,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怀。</p><p class="ql-block"> 题《荷塘映霞》图</p><p class="ql-block">霞染荷塘花竞红,莲苞待放意尤功。</p><p class="ql-block">群鱼戏藻波盈跃,一派生机韵自雄。</p> <p class="ql-block">书法 时悦斋 行书 136×34㎝ 2025年作。十月四日与几位书画家到孟封东罗村时中瑛创办的“时悦斋博物馆"参观,我创作了这幅作品,作为答谢礼物馈赠于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东罗村时悦斋博物馆(藏头诗)</p><p class="ql-block">时悦斋堂集粹成,中通万象雅楼惊。</p><p class="ql-block">瑛缘富德霞辉瑞,帅纳勤收史献鸣。</p> <p class="ql-block">书法 碧空如洗 隶书 180×48㎝ 2025年作。三立书画院新设立《诗墨同辉》专刊,这幅作品是为开栏而创作的。敬请各位老师及家人们赏析批评指正。</p> <p class="ql-block">国画 雨中花鸭图(意临傅山“雨中花鸭图) 花鸟 50×100㎝ 2025年作。接到三立书画院《关于举办“百人临摹傅山画 重阳登高绘夕阳”活动的通知》,就意临了出了这幅作品。并将自己的题诗附写在作品的左侧,让诗书画融为一体,这也是一次探索傅山先生绘画艺境的实践过程。</p><p class="ql-block"> 题傅山雨中花鸭图</p><p class="ql-block">花鸭悠然雨里缘,残笺草写意尤绵。</p><p class="ql-block">古稀翁笔藏真趣,一纸风神气韵弦。</p> <p class="ql-block">书法 善德贤恩 行书 180×48㎝ 2025年作。今年是孔子诞辰2576周年,孔子(约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乡陬[zōu]邑人(今山东省曲阜市),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学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在世时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汉武帝施行“独尊儒术”政策后,后世统治者或儒生陆续尊称孔子为圣人、文圣、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等。</p><p class="ql-block"> 9月28日孔子诞辰日</p><p class="ql-block">善德贤恩文化霞,崇高影响圣师葩。</p><p class="ql-block">仁仪礼智诚真爱,孔子儒风世界花。</p> <p class="ql-block">书法 丹青妙笔 隶书 136×68㎝ 2025年作。作品受邀以捐赠的方式,被东湖街道办通湖路社区收藏于图书文化室。</p><p class="ql-block"> 翰墨绘华夏</p><p class="ql-block">丹青妙笔顺心鸿,山水长城神圣雄。</p><p class="ql-block">华夏文明时代好,繁荣稳定福光通。</p> <p class="ql-block">国画 红满清香 花鸟 50×90㎝ 2025年作。观察揣摹傅山先生的“荷花图”作品,找到了一种自然美中的灵动美,形象美,笔趣美,就割纸,倒墨沾水,三五笔创作出了这幅作品。</p> <p class="ql-block">书法 集粹成雅 136×34㎝ 2025年作。2025年10月4日,与郭亚中、王振威、王贵发、雷建刚、丁晓旭、孟春生、薛建宝一行八人,到孟封东罗村“时悦斋博物馆”参观笔会,这是我创作的三幅作品中的其中之一。</p> <p class="ql-block">书法 龙潭秋染 隶书 180×48㎝ 2025年作。三立书画院新开辟的《诗墨同辉》专刊,发出了“关于三立书画院《诗墨同辉》第二期征稿通知”,同一首诗,用不同的书体创作出作品,尽情展示诸位老师的书法艺术风格和思想情怀。</p> <p class="ql-block">国画 菊花图 花鸟 50×100㎝ 2025年作。接到三立书画院《关于举办“百人临摹傅山画 重阳登高绘夕阳”活动的通知》,就意临了出了这幅作品。并将自己的题诗附写在作品的左侧,让诗书画融为一体,这也是一次接触、探索、感悟傅山先生绘画艺境的锻炼实践过程,感到很兴奋。</p><p class="ql-block"> 题傅山菊花图</p><p class="ql-block">墨菊凌霜韵自殊,石边飒飒见清孤。</p><p class="ql-block">当年笔底秋风意,稀岁幽人晚节符。</p> <p class="ql-block">书法 龙潭秋染 行书 180×48㎝ 2025年作。三立书画院新开辟的《诗墨同辉》专刊,发出了“关于三立书画院《诗墨同辉》第二期征稿通知”,同一首诗,用不同的书体创作作品,尽情地融入诗歌里来,值得体验和享受这个难得的平台提供给我们的创作过程。</p> <p class="ql-block">书法 何图幽灵(临摹) 楷书 136×34㎝ 2025年临张玄墓志局部。临摹书法主要体现在技法传承、文化传承和审美培养三个方面。通过临摹,学习者可掌握传统技法、传承文化内涵并提升审美能力。</p> <p class="ql-block">书法 张骞广通(临张迁碑局部) 隶书 136×34㎝ 2025年临。临摹书法是学习书法的重要手段,贯穿于书法学习的各个阶段,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书法家,都能从中获得丰富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书法 期于尽古(临兰亭序局部) 行书 136×34㎝ 2025年临。临摹经典作品有助于培养审美能力。不同书体和风格的作品展现了书法的多样美,学习者可以从中感受楷书的端庄、行书的流畅和草书的奔放,从而提高对书法艺术的鉴赏能力。</p> <p class="ql-block">你会看人了,就会读懂国画里的“气韵生动”———丁润虎摘抄整理</p><p class="ql-block"> 若说国画里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词,“气韵生动”肯定算一个。有人说它是画面的魂,可这魂到底是什么?别急,咱们不用拽术语,就拿“人的气质、思想与内涵”来比,一准能懂。</p> <p class="ql-block"> 你有没有过这种感受:有些人站在那儿,没说一句话,你就觉得他特别有“东西”:可能是眉眼间的舒展,也可能是举手投足的稳当——不是靠穿多贵的衣服,梳多精致的发型,而是从从骨头里透出来的劲儿,这股劲儿浅层是气质,深层就是藏在气质背后的思想与内涵。放到国画里,这一整个“由内到外的劲儿”,就是“气韵”。</p> <p class="ql-block"> 你看吴昌硕画的梅花,枝杆歪歪扭扭,墨色浓一块淡一块,可你盯着看,总觉得那些枝桠在往上冒,像憋着鼓不服输的劲儿。这不是说梅花画的“象真的”,而是画里藏的那股倔强劲儿——就像你认识的某个老人,满脸皱纹却眼神发亮,一辈子没服过软,肚里装着几十年的人生琢磨(这是他的内涵),遇事有自己的定见(这是他的思想),这思想与内涵凝成的劲儿,是他的气质,也是梅花的“气韵”。</p> <p class="ql-block"> 再看顾恺之画的侍女,线条貌似软软的,衣服飘着,可你总觉得他要开口说话,眼神里藏着心思,这不是因为画的“逼真”,而是线条里裹着的那股“柔中带细”的感觉——就像你身边心思细腻的朋友说话轻声细语,可每句话都说到你心里。她读过的书想过的事(内涵),让她看问题,总有自己的角度(思想),这份“有料”的底子,才让她的温柔有了分量,这是她的气质,也是仕女的“气韵”。</p> <p class="ql-block"> 那“气韵”之后的“生动”又是什么?其实就是这股“由思想、内涵撑起来的气质”活了过来。就像一个人,要是没思想,没内涵,哪怕长得再周正。也让人觉得“寡淡”,国画要是没“气韵”——也就是没藏着这份“像人一样的思想与内涵”,哪怕山石画的再像,花鸟描的再细,也只是一张涂了颜色的纸。</p> <p class="ql-block"> 你试想,齐白石画的虾,没画一滴水,可你就是觉得虾在水里游,虾须都在晃。为啥?因为他没画水却把虾想动的那股劲儿画出来了,这股劲儿就像你看见一个有想法的人,哪怕他没说话,你也知道他脑子里藏着一套完整的思路(思想),藏着对事件的琢磨(内涵),下一秒就要清晰地讲出来。这股由内而外要迸发的劲儿,就是让“气韵”活起来的关键,就是“生动”。</p> <p class="ql-block"> 所以说到底,国画的“气韵生动”根本不是什么玄乎的大道理,他就像你判断一个人“有没有气质,是不是真有料”,不用拿尺子量,不用列清单算,就凭一眼的感觉:他的眼神亮不亮(气质),说话有没有谱(思想),待人接不接地气(内涵)。画里的山石、花鸟要是藏着像人一样有思想、有内涵的劲儿,藏着要活起来的感觉,那就是摸到了“气韵生动”的门儿。你再回头看那些老国画。是不是突然觉得画里的东西好像真的活了,其实不是画活了,是你看懂了画里藏着的,那股“由思想内涵撑起来的气质”,就像看懂了一个人眼里的光,知道那光背后藏着故事与思考,一下子就懂了。</p> <p class="ql-block">编 辑:丁润虎</p><p class="ql-block">拍 摄:丁润虎</p><p class="ql-block">撰 文:丁润虎</p><p class="ql-block">作 品:丁润虎</p><p class="ql-block">校 对:丁佳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