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荣耀

青山依旧在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军旅生涯散记一一蜕变和考验</p><p class="ql-block">当兵是人生最值得骄傲的选择,荣耀与使命同在。它使我意志更坚强,信仰更坚定。部队生涯中的一些事让我难以忘怀。</p> <p class="ql-block"> 蜕变</p><p class="ql-block"> 我是1978年12月16参军入伍的,到部队后,立即就投入到新兵连训练。</p><p class="ql-block"> 新兵训练一般是三个月,但我们这次训练不知为何只安排了一个月时间,训练强度极大。它涉及高强度体能训练、严苛纪律要求和心理、环境适应挑战,是普通青年向合格军人身体和心理转型、塑造军人意志的关键阶段。这段新兵训练的艰苦是我军旅生涯中最深刻的记忆之一。</p><p class="ql-block"> 首先是高强度训练。军事训练强调纪律性,每天一早5:30被哨声惊醒。我们10分钟内要完成起床、如厕、被褥棉大衣叠成“豆腐块”等流程,床单拉得平直,牙刷摆放需统一45度角。‌‌保持日常清洁,维护整洁环境。这种严格管理既培养规矩意识,也在高强度训练中锻炼抗压能力。出操跑步,有时十公里越野跑,在寒冷的冬天,汗水能把里面穿的衣服浸透得象从水里捞出来,经西北风一吹,浑身冰凉冰凉的。脚底跑出血泡,只能用针刺破引流,棉袜上沾满了鲜血,还是要坚持。每天立正、稍息、正步走、跑步走的枯燥队列训练,除了中午吃饭外,日均训练时长达八小时以上。单个分解动作要做上几十遍。即使训练中间短暂进行休息,也只能在训练场上站着,不能坐下来。寒风中,我们脸部被冻得通红,手指僵硬,双腿练得发麻几乎快要站不住,我们一点也不敢怠慢,稍不留心出错,就会被班长发现叫出列,单个动作做上几十遍被罚。暴雨来袭,浑身淋湿,训练照样进行。战术训练时,膝盖和手肘在盐碱地上摩擦的疼痛钻心,眼睛里直冒金星。有一次,我感冒了,浑身酸痛,鼻涕直流。但我吃了几口伙房特地为我做的病号饭,服了药后,还是硬撑着身子,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中,生怕掉队,拖全班后腿。我心里默念着: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p><p class="ql-block"> 其次是严苛环境适应。寒冷的冬天,我们用稻草铺在地上,打地铺睡成一排。我和同乡二位战友睡在同铺。满房间的打呼声和白天训练脚出汗的鞋子里冒出的臭味,让人难以入睡。早晨起来,用井水洗脸刷牙,冻得直打哆嗦。为了锻练意志,在冰冻三尺的时候,我们冒着寒风,赤脚站在排水沟里,敲开冰盖,帮当地老百姓挖淤泥。而且各班排相互比赛争先进。在新兵连最害怕的是半夜里紧急集合,紧急集合需3分钟内全副武装到位,延迟1秒即触发集体惩罚‌。因此,我们这些新兵,晚上紧张得觉都睡不安稳,总是提心吊胆的。新兵连还有难熬的是思乡之情。因为刚离开了家乡,离开了亲人,只身在外,在遇到身体和心理高强度对抗训练中,吃了很多苦,受过很多累,甚至还碰到各种委屈,只能憋在心里又没法讲出来,尤其又面临1979年春节快到来之际,不免心里产生一些孤独感,总盼望着家人的来信!</p><p class="ql-block"> 一个月的新兵训练很快结束了。虽然艰苦,但我们的身体和心灵都得到了升华,完成了从一个老百姓到一名合格军人的蜕变。我们每一次坚持都是为了练好本领,在未来能够更好地保卫祖国。1979年1月20日,部队给每一位新兵发放了二枚65式平绒布材质红领章‌和一枚铝质红色五角星帽徽,领章后面印有部队番号、姓名、身高、血型等一个表格,自己用钢笔把它填进去。我们兴高采烈地立即佩带在身上。从此,我们正式正为一位革命军人啦。当天,新兵连指导员还特地从小林照相馆请来了专业摄影师,为我们新兵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考验</p><p class="ql-block"> 曾记得,我新兵连训练结束刚分到连队半个月。1979年2月6日傍晚,连长指导员从几十里路外的团部开完紧急会议后,赶回部队,马上通知所有干部战士集中到连部会议室开会,听营副教导员传达命令和战前动员报告。营副教导员讲:我们希望和平,但我们也不畏惧战争。我们今天开展对越自卫反击战,是用正义之战消灭邪恶的战争,是为了祖国将来长远的和平和老百姓的安宁。越南背信弃义,入侵我边境,骚扰我百姓,我们绝不答应。养兵千日 用兵一时,现在祖国发出召唤,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到了!话音刚落,连队指导员就领着我们一起振臂高呼口号,全场群情激昂!</p><p class="ql-block"> 当然,战场上的残酷性,干部战士们心里都很清楚,子弹不长眼,随时都有负伤、牺牲的可能性。对从未上过战场的新兵,有紧张、怯战情绪是难免的。他们不是怕死,而是因为刚到部队一个多月时间,枪没打过几次,手榴弹没扔几颗,对武器不熟悉,没有实战经验,对自己的作战能力产生怀疑。有些老兵也有现实的人之常情。如已有家庭或职业规划,牺牲后舍不得年轻妻子成寡妇,子女变孤儿,或者伤残导致找不到工作娶不了妻,父母亲病逝,未能见最后一面的终身遗憾。连长、指导员了解大家的心情,不断深入班排、个人进行促膝交谈,让大家明白为谁而战的道理,没有大家,哪有小家?从而强化部队的勇气和斗志,激发使命感。</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和其他干部战士一样,写请战书,咬破手指,在请战书上签名按上自己的血印,积极报名,要求上前线保卫祖国。根据上级指示,我们属于黄海前沿守备部队,申请上越南前线参战人员属于分几批抽调。我们每个人在会议室排着队,依照顺序公开抓阄,首批抓到阄的参战人员共十名:一名副排长、二名班长、七名战士,按照规定,奔赴前线的这十名干部战士,第二天就写好了遗书,剃光了头,换上只标有姓名、血型个人信息的新领章;收拾好不能随身携带的物品,一同放入写好自己名字和家庭地址的行李包裹内,统一由连部保管。第三天,连队杀猪、备酒为他们壮行。他们在连队战友们的挥泪告别下,踏上开往云南、广西边境前线的军列。</p><p class="ql-block"> 1979年2月17日‌,中国边防部队在广西、云南边境地区对越南侵略者发起自卫还击作战。我们连队第一批赴前线人员,被编入其它部队,在广西经过五天短暂集训后,就开赴越南前线投入战斗。2月25日我们连又进行了第二批上前线名单抓阄,这次去了十五名干部战士。</p><p class="ql-block"> 3月8日第三批我终于抓到了阄,上了开赴前线的名单,我写好了遗书,放入自己的行李包裹内。当晚熄灯后,我钻在被子里脑子想了很多。想到了以前电影《上甘岭》里看到的我们干部战士们浴血奋战,面对面与敌人拚刺刀,最后子弹打光了,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冲向敌阵,与敌人同归于尽的镜头;想到了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中彭老总对38军军长梁兴初说的话“你我生在这个时代,牺牲是我们一定要付出的代价,你不付,儿子付,孙子付。我们这辈人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付吧。”这句话使我形成了“牺牲精神”的价值观;想到了中学课本上读到魏巍写的纪实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想到了奉献牺牲、责任担当是我们军人的天职。于是我决心更加坚定,斗志更加昂扬,作好了赴前线抱死保卫祖国的思想准备。我们正准备出发,突然接到了上级暂停行动的命令。3月16日‌,中国军队全部撤回境内,宣告作战结束。‌‌对越自卫反击战,我虽然最终没去成,但也经受了革命意志和战争形势下的考验。让我知道了什么叫责任和担当,懂得了和平的珍贵,明白它是无数革命先烈,冒着敌人枪林弹雨,与敌人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格外珍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