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民俗博馆上!

wanghua

<p class="ql-block">坐落于潘儒巷32号、世界文化遗产狮子林后四进(原为贝氏宗祠)的苏州民俗博物馆,是我国首家以展示都市民俗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博物馆。以“赏四季”“飨三餐”“礼一生”三大主题为轴线,全方位、系统地呈现苏州独特的民俗文化。</p> <p class="ql-block">“礼一生”展厅则充分保留并突出原“贝氏宗祠”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近代壁炉、花砖等元素彰显独特审美格调,独具匠心的行李箱式展柜串联起 “初入世”“少年时”“花烛夜”“黄昏后” 四个阶段,系统呈现苏州人的生命礼仪。</p> <p class="ql-block">一个红漆描金的抓周盘尤其引人驻足。盘中微缩的算盘、毛笔、印信、书本等物件,承载着家族对一个新生命最初的郑重期许。孩子懵懂的一抓,在长辈眼中仿佛预示着未来人生的轨迹。生命最初的仪式感,早已融入苏州人的血脉。</p> <p class="ql-block">展厅里,一件件承载着生命重量的礼器静默陈列。精致繁复的婚嫁吉服铺展眼前,金线银丝在岁月中依然闪烁着昔日荣光。那密密的针脚里,藏着多少母亲灯下不眠的牵挂与祝福。</p> <p class="ql-block">从诞生时的“洗三”礼,到象征成年的冠礼与笄礼,再到婚嫁时繁琐却充满敬意的“六礼”流程,直至最终归于尘土的丧葬习俗——苏州人用这些仪式郑重地为生命的不同阶段加冕。它们不仅是形式,更是对生命本身的敬畏与礼赞,在流转的光阴中刻下庄严的坐标。</p> <p class="ql-block">“飨三餐”展区,食物的香气仿佛穿透时空而来。一套套精雕细琢的食盒、提篮,无声诉说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讲究。</p><p class="ql-block">那些精致的糕模上,繁复的纹样栩栩如生,字迹遒劲有力,荷花、如意等吉祥图案环绕其间,轻轻一按,一块承载着季节印记的糕点便应运而生。</p> <p class="ql-block">苏州人对节令的感知,最先在舌尖苏醒。立夏时节的乌米饭,冬至夜晚的冬酿酒,中秋之夜的苏式月饼……这些时节性食物,早已超越了满足口腹之欲的范畴,成为连接人与自然的味觉信使。三餐之间,苏州人把对自然的顺应与对生活的热爱都融进了每一道时令风味里。</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更通过复原苏式厨房、展示乔麦《24食景图》等方式,让游客能够亲身体验苏式饮食文化底蕴。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松鼠鳜鱼、奥灶面等苏州特色美食的艺术化呈现,感受“一碗面一块糕”的饮食哲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