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2.16今天开始4天海南游,第一站去了南湾猴岛,第二站是天涯海角,17:56终于到了景区。</p> <p class="ql-block">天涯海角星是1997年由中国天文学家朱进发现的小行星,2006年命名,编号9668。它是当时中国探测到的最远小行星,推动太阳系演化研究,并为海南三亚天涯海角景区增添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这离三亚机场很近,常常有飞机飞过</p> <p class="ql-block">17:56夕阳好美</p> <p class="ql-block">因为天要黑了,导游给了一个小时,我加快脚步,18:30终于到了南天一柱。南天一柱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天涯海角景区,是一尊高约7米的圆锥形巨石,因形似船帆或哲人头颅得名,又名“财富石”。其景观形成于地壳运动与海水侵蚀,曾被印于第四套人民币2元纸币背面,有着古老而悠久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海判南天是海南省三亚市天涯海角风景区的一个独特景色。“海判南天”,不但与“天涯”“海角”等石刻明显不同,具有人工剖凿的痕迹,而且每年冬至正午12时,其南面的剖石斜面与太阳的角度完全吻合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十一月,康熙帝效仿元代郭守敬进行“四海测验”,命钦差急速驰往广东、陕西、福建等省测量北极高度及日景(冬至当天正午时太阳的高度)。这当中就包括作为地理极南的广东琼州之崖山(下马岭),即“海判南天”处,使之成为四海测绘的南端基准点。天涯海角游览区内的“海判南天”石刻群,是清康熙测《皇舆全览图》留下的当时中国陆地版图(不包括领海之南海诸岛在内)最南端的地标,是中国陆地版图中真正的“天涯海角”所在。</p> <p class="ql-block">18:38终于到了天涯石,我没找到海角石,到时间不多了,我开始往回走,7点集合</p> <p class="ql-block">20:28才吃上饭</p> <p class="ql-block">2.17早6:32去酒店餐厅吃饭</p> <p class="ql-block">8:31到南海观音景区</p> <p class="ql-block"> “一实”指的是“真如”,即世间万物的真实本质,超越了人类的概念和分别。</p> <p class="ql-block">在佛教的修行法门中,不二法门是最高境界,入得此门,便进入了佛教的圣境,能够直见圣道。不二法门仿南北朝建筑风格,游客进入此门,便进入了南山佛教圣地。门楼正面的“不二”和背面的“一实”是书法家顾廷龙老先生94岁时书写的</p> <p class="ql-block">12:25吃完中饭</p> <p class="ql-block">这是此行的导游阿宝</p> <p class="ql-block">吃完饭坐车1:23到去往蜈支洲岛的码头</p> <p class="ql-block">1:49到了蜈支洲岛</p> <p class="ql-block">5:15吃了此行最好的一顿饭海鲜宴</p> <p class="ql-block">5:39入住酒店</p> <p class="ql-block">18:39站在酒店阳台上,看着楼下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楼下还有游泳池,不过没有水</p> <p class="ql-block">这一天的行程结束了,好好睡一觉,晚安,三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