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力箭一号”固体运载火箭

鄠邑闲人

<p class="ql-block">“力箭一号”是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抓总研制、中科宇航公司参与打造的四级固体运载火箭,是中国航天领域自主创新的杰出代表。该火箭采用高性能固体燃料发动机,起飞重量135吨,推力高达200吨,总长30米,芯级直径2.65米,具备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1.5吨的运载能力。凭借快速响应发射、低成本组网等优势,“力箭一号”实现了从设计到发射全流程的高效革新。其突破大吨位固体运载器优化设计、先进动力与推力矢量控制、集中-分布式航天电子系统、智慧飞行控制等多项核心技术,箭上产品数量较传统火箭减少50%,地面发射仅需两台电脑即可完成自动化操作,彰显“中国制造”在航天领域的智能化与集约化飞跃。</p> <p class="ql-block">自2022年首飞以来,“力箭一号”以惊人的速度书写中国商业航天新篇章。2022年7月27日,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首飞,将6颗卫星精准送入轨道。2023年6月7日,遥二火箭实现“一箭26星”,刷新中国一箭多星发射纪录。2024年1月23日,遥三火箭完成“一箭五星”任务,成功部署泰景系列卫星。同年11月11日,遥五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升空,搭载15颗卫星顺利入轨。2025年1月21日,遥六火箭故障问题经归零评审后彻底解决,彰显技术成熟度与可靠性。8月19日,遥十火箭以“一箭七星”再立新功。截至2025年10月19日,该型火箭已执行9次发射任务,将73颗卫星送入太空,总载荷超9吨,发射成本降至每公斤1万美元以内,服务覆盖中国、北美、欧洲等地,订单响应周期不超过6个月,测发周期仅7至10天,成为中国航天高效履约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2020年8月6日,“力箭一号”主要发射设备在山东海阳正式开工,标志着中国固体运载火箭迈向规模化、产业化新阶段。项目团队先后攻克14项国内首次应用的核心技术,圆满完成方案论证、设计与工程研制。2021年11月13日,在东方航天港海上发射技术服务港,箭地合练试验中的地面发射支持系统成功通过验证,为后续发射奠定坚实基础。2022年3月,火箭进入“一箭六星”首飞准备阶段。同年7月27日12时12分,力箭一号在酒泉一飞冲天,将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轨道大气密度探测试验卫星、低轨道量子密钥分发试验卫星、电磁组装试验双星和南粤科学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首飞圆满成功。此次任务不仅验证了火箭全系统性能,也为我国空间探测、大气密度监测等前沿科技提供了重要试验平台。</p> <p class="ql-block">2023年1月12日,力箭一号多场景通用海上发射方案评审会在山东海阳东方航天港顺利召开并通过评审,标志着该火箭向多样化发射模式迈出关键一步。2024年8月23日,遥四运载火箭出征仪式在中科宇航产业化基地隆重举行。火箭已完成出厂前全部测试工作,功能与性能全面达标,顺利通过出厂评审,并于9月下旬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执行“一箭五星”任务。这批卫星主要用于遥感信息服务,进一步拓展了“力箭一号”在商业遥感领域的应用广度,展现了其灵活适配不同任务需求的强大能力。</p> <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25日清晨7时33分,力箭一号遥四商业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成功将5颗卫星精准送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圆满成功。2025年8月19日15时33分,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十运载火箭·中国妇女号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点火升空,采用“一箭七星”方式,将中科卫星05星、多功能试验二号卫星01星至03星(即天拓六号卫星)、天雁26星、ThumbSat-1与ThumbSat-2共7颗卫星顺利送入轨道。此次发射不仅是技术实力的体现,更承载着致敬女性科技力量的特殊意义,彰显“力箭一号”在社会责任与航天使命融合中的独特价值。</p> <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19日11时33分,力箭一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成功发射,将巴基斯坦遥感卫星02星、中科卫星03星与04星共3颗卫星顺利送入轨道,标志着中国航天国际合作再进一步。仅隔20天,11月9日,遥九火箭再次升空,将楚天二号技术试验01星与02星精准部署至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圆满完成。连续高密度发射不仅验证了火箭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重复性,也体现了“力箭一号”在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中的强劲竞争力与高度可靠性。</p> <p class="ql-block">作为目前中国起飞量级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以其发射方式灵活、响应迅速著称,主要承担太阳同步轨道及近地轨道中小型航天器的单星或多星组合发射任务。其运载能力强、入轨精度高、固有可靠性优、响应速度快、发射效率高、保障要求低、成本可控、使用便捷、环境适应性强,已成为中低轨中小卫星快速组网的理想选择。无论是应急发射还是批量组网,“力箭一号”都展现出卓越的综合性能,是中国航天迈向低成本、高效率、规模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p> <p class="ql-block">力箭一号拥有200吨的强大起飞推力,专为太阳同步轨道与近地轨道卫星发射量身打造。作为四级固体运载火箭,其在运载能力、入轨精度、设计可靠性与性价比等方面已跻身世界固体运载火箭先进行列。火箭突破六大关键技术,包含13项国内首次应用的新技术。一级发动机装药量达71吨,推力200吨,采用整体式大装药设计,燃烧室壳体全部采用T700碳纤维材料,实现轻质高强。其“三平一垂”测发模式——水平总装、水平测试、水平运输、垂直发射,大幅降低对发射塔架依赖,具备小时级应急发射能力,真正实现“随时待命、说走就走”,在快速响应能力上与国际主流固体火箭比肩。</p> <p class="ql-block">“力箭一号”以低成本、高灵活性为核心设计理念,完美契合现代卫星星座快速组网的需求。通过箭上航电一体化设计与全新的地面测发控体系,火箭显著降低了系统复杂度与发射成本,简化了发射流程,极大提升了发射效率。这一创新模式特别适用于中小卫星在中低轨道的批量部署,为全球用户提供高效、经济、可靠的发射服务。其主要参数包括:四级固体构型,起飞重量135吨,推力200吨,总长30米,芯级直径2.65米,首飞整流罩直径同为2.65米,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力达1500公斤,充分体现了“中国制造”在商业航天时代的精准定位与强大竞争力。</p> <p class="ql-block">在“力箭一号”的研制过程中,中国科学院相关院所与航天科技集团四院等单位协同攻关,秉持“创新、创新、再创新”的理念,攻克了大吨位固体运载器总体优化设计与试验技术、先进动力系统与推力矢量控制、集中-分布式现代航天电子架构、低成本箭体结构与分离机制、智慧飞行控制算法、大吨位固体火箭地面操作与热发射工艺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通过科研范式的革新,实现了高效、敏捷、低成本的研发路径,不仅加速了型号落地,更为中国运载火箭的技术迭代与模式转型注入强劲动能,成为航天强国建设中的关键推动力。</p> <p class="ql-block">“力箭一号”运载火箭集运载能力强、入轨精度高、固有可靠性高、响应速度快、发射效率高、保障要求低、发射成本低、使用灵活便捷、环境适应性好等多重优势于一身,已成为中低轨中小卫星发射市场的优选方案。无论是科学探测、遥感监测,还是通信组网、技术验证,它都能提供稳定、高效、经济的发射服务。其卓越性能不仅满足国内需求,更赢得国际客户信赖,成为中国航天走向世界的一张闪亮名片。</p> <p class="ql-block">“力箭一号”运载火箭由中国科学院“十四五”重大项目支持,是中国科学院在空天科技领域的一次战略性布局与创新实践。面向空间科学与技术发展的迫切需求,项目以“工程科学”思想为指导,坚持创新、先进、高效的设计理念,致力于打造兼具技术领先性、工程实用性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