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

春种一粒粟

<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癞蛤蟆的偶像碑</p><p class="ql-block">池塘里的癞蛤蟆们总觉得日子寡淡得发慌,它们蹲在浮叶上鼓噪,说没有可仰望的存在,连跳跃都没了方向。</p><p class="ql-block">领头的老癞蛤蟆一拍肚皮:“我们该造一个偶像!”这话像投入水中的石子,激起满池赞同的呱呱声。它们四处寻觅,最终看中了岸边一块光滑的白鹅卵石——它比所有癞蛤蟆都白,都安静,从不呱噪,多像“完美偶像”的模样。</p><p class="ql-block">癞蛤蟆们齐心协力,将鹅卵石推到池塘中央的土墩上,用青苔给它铺了“披风”,用露珠给它镶了“眼睛”,还给它起了个响亮的名字:“白玉圣尊”。从此,每天清晨,癞蛤蟆们都会排着队朝拜,献上最鲜美的蚊虫,歌颂着鹅卵石的“圣洁”与“沉默的智慧”。</p><p class="ql-block">一只路过的青蛙忍不住问:“那不过是块石头呀?”</p><p class="ql-block">老癞蛤蟆立刻竖起背上的疙瘩,怒目圆睁:“你懂什么!这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其他癞蛤蟆也围了上来,有的吐着黏液,有的挥舞着短腿,硬是把青蛙赶得落荒而逃。它们还制定了规矩:不许质疑白玉圣尊,不许靠近土墩惊扰它,谁要是敢说半句坏话,就被逐出池塘。</p><p class="ql-block">日子久了,鹅卵石上积了泥垢,沾了枯草,癞蛤蟆们便轮流用舌头舔拭,用身体打磨,执意要维护它“一尘不染”的偶像模样。有一次,一场暴雨冲垮了土墩,鹅卵石滚进了泥坑。癞蛤蟆们急得团团转,冒着被泥水呛到的风险,手拉手围成圈,硬是把鹅卵石抬回了土墩,还哭着修补了“偶像碑”,仿佛经历了一场生死劫难。</p><p class="ql-block">后来,一只小癞蛤蟆偶然发现,那块被奉若神明的鹅卵石,底下藏着一只肥硕的蚯蚓——它啃咬着石头边缘的泥土,活得比任何癞蛤蟆都自在。小癞蛤蟆忍不住说:“原来偶像底下也有虫子呀?”</p><p class="ql-block">这话被老癞蛤蟆听见了,它勃然大怒,当即带领众癞蛤蟆把小癞蛤蟆赶出了池塘。小癞蛤蟆孤零零地蹲在田埂上,看着远处自由跳跃的青蛙,忽然明白:那些拼命制造又誓死捍卫的偶像,不过是它们为自己茫然的生活,找的一块遮羞石罢了。</p><p class="ql-block">而池塘里的癞蛤蟆们,依旧每天朝拜着那块鹅卵石,用尽全力维护着自己亲手搭建的信仰,生怕一旦没了这偶像,日子就会变回最初的空洞与茫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从父母到偶像,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寻求之旅</p><p class="ql-block">起初,孩子们并没有偶像,如果一定要说有,那绝对是他们的父母,<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一阶段的孩子正处于权威认同期,“父母=绝对正确”的认知联结根深蒂固。“我爸爸说”“我妈妈说”的口头禅,本质是对养育者权威的内化,也是自我认知尚未独立时,借助父母形象建立安全感与规则感的心理刚需。</span></p><p class="ql-block">但没几年工夫,<span style="font-size:18px;">随着自我意识萌芽、青春期心理断乳启动,孩子的小手开始本能挣脱父母的牵引——这是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关键阶段,他们迫切需要摆脱“父母的附属品”标签,寻找全新的身份参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此时,同伴关系成为重要的情感支撑,但同伴是凡人,日常相处中的差异与摩擦,终究难以满足他们对“理想化认同”的渴求。于是,他们开始在名人或明星中寻找更具“完美感”的精神寄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些形象经过符号化塑造,被赋予理想化特质,恰好填补了孩子自我认知的空白。</span></p><p class="ql-block">偶像不是为他们而存在,但他们可以为偶像而生活。他们模仿偶像的发型穿着,收集带有偶像签名的周边好物。其本质是通过与偶像建立联结完成自我表达———将偶像的特质类化为自我认同的一部分,构建属于自己的身份标签。而对偶像的强烈捍卫,实则是对自我认同的守护,一旦偶像被攻击,就等同于自己的身份与价值遭到否定,这正是自我意识尚未完全成熟、需要借助外部理想化形象锚定自我的典型心理表现。</p><p class="ql-block">这是青少年自我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但也是自我意识未必始终独立的成人需要自我反思的重要命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