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情缘小说】初恋背后的故事(4)梦想成真

刘江昌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美篇昵称:刘江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美篇编号:47199364</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图/文/编辑:刘江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网络图片诚心致谢)</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四章:梦想成真</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我们塬上第四中学,经过三年的勤奋努力,寒窗苦读,终于学完了初中三年级的全部课程,毕业后转入全面复习,准备向县高中发起最后的冲刺。</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66年5月16日,中央“5.16”通知正式发表,毛主席亲自发动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我们冲刺县高中,进大学的美梦,成为水中月亮,镜中鲜花,中看不中用,青春的梦想彻底被打破!</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响应毛主席号召,积极投身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去: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有批判文章的,有揭发言论的,有表示决心的,有舒发情怀的,五花八门,五颜六色,随风摇戈,漫天飞舞。校园里成了大字报的海洋,天天写,天天练,我的毛笔字就是在那时候写大字报练出来的硬功夫,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来比喻一点都不过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学生们成立的革命组织,如雨后春笋遍地都是,名称五花八门,让人啼笑皆非;学校挖出了以郭校长为首的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和教师中的牛鬼蛇神:曾经被打成右派分子的陈老师,高老师,还有我们的班主任牛老师,就因为有人揭发说他说过“毛主席的脸像个翻瓜”反动言论。各革命组织想批判谁,就批判谁,直批得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和牛鬼蛇神体无完肤,低头认罪。没有被批判任务时,他们就胸前挂个牛鬼蛇神牌子,扛着扫帚负责打扫环境卫生。白天我们批判牛老师,晚上我们偷偷地陪着他哭,怎么也不相信他会是牛鬼蛇神,揭发他的那个人一定会受到老天爷惩罚的,不得好死!牛老师撫摸着我们的头,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毛主席的红卫兵小将,紧跟毛主席把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是你们的责任和担当,你们没有错。我受到别人的陷害,成了牛鬼蛇神,接受你们的批判,也没有错。历史会还我们一个清白的”。我们紧握住牛老师的手感谢他的理解和厚爱。</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学校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在县高中“二七公社”红卫兵组织的大力支持下,革命形势蓬勃发展,革命运动如火如荼。毛主席为了把文化大革命运动推向高潮,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连续四次接见红卫兵革命小将,大大激发了红卫兵革命小将把毛主席亲自发动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誓死决心和坚定信念。</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66年10月9日下午,我们各学校的赴京代表汇集在三门峡火车东站,我们穿着赴京粗布礼服,戴着绿军帽,臂挂红袖章,肩背花棉被,等待着列车的到来。县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为欢送我们赴京代表,专场为我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声笛鸣,列车喷着蒸汽,缓缓地驶进火车东站。我们列队逐一登上了人生第一次乘坐的火车,那心情,那感受,那幸福,那激动,无法用语言来表述。</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列车经过长达九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于第二天清晨,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露出欢乐的笑脸,列车开进了北京车站。首都北京,全国人民瞻仰的祖国中心,展现在我们面前,一股难以抑制的激情在心中湧动……。</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下车后,乘坐专门迎接我们的豪华轿车进驻国家体育馆。当晚,安排我们观看了世界冠军庄则栋和张燮林(男),林惠卿和郑美子(女)的乒乓球表演,那场面用“精彩绝伦,绝世无双”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直看得我们眼花缭乱,欢喜若狂,手都拍红了也不知道疼。</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二天凌晨,一声响亮的哨声,把我们从睡梦中惊醒,急忙穿好衣服,到餐厅吃了早餐,每人又领了一袋中午的干粮,水壶灌满开水,然后手牵着手,跟着领队员在大街小巷里穿行。那时满街都是人,人山人海,人声鼎沸,热闹非凡,都在朝着自己的预定目标前行。那时,天还没亮,北京的夜景非常漂亮,令人羡慕。但既不能东张西望,又不敢停留欣赏,只能是走马观花,过过眼瘾。</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直行走到10点20分左右,终于到达了指定位置,距离天安门广场200米左右的长安街南侧,前面坐着一排解放军战士,护卫着我们的安全,我们在后面按位坐好,等待着幸福时刻的到来。</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直等到下午2时30分,突然听到天安门广场欢声雷动,呼声震天:“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远远望去,只见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红卫兵小将挥手致意!</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2时45分,伟大领袖毛主席乘坐的敝蓬车,在五辆摩托车的护卫下,缓缓地向我们驶来。只见毛主席身着绿军装,臂掛红袖章,红光满面,神彩亦亦,高大魁梧,威武雄壮,面带笑容,不停地向长安街两旁的红卫兵小将挥手致敬!我们情不自禁地站起来,挥舞着红宝书:“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在长安街的上空久久回荡,回荡久久!</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终于亲眼目睹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光辉形象,使我们梦寐以求的美好梦想,变成了现实!那场面,那情景,那心情,那激动,至今想起来,仍然动人心弦,震撼心灵;热血沸腾,难以忘怀!</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67年毛主席发出号召,实行革命大串连,我们积极响应毛主席号召,走出学校,迈向社会,到全国各地学习搞好文化大革命的宝贵经验。我们第四中学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同学们在音乐杨老师的率领下,组成徒步串联的战斗队,举着毛泽东思想宣传战斗队的大旗,背着演出的乐器,公社专门在人民剧场为我们举行了欢送仪式,踏上了徒步大串连的新征程。</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一站革命圣地延安。经过几天的行军,在去延安参观学习的途中,恰好经过黄河壶口瀑布,便一饱眼福,亲身感受了“千里黄河一壶收”的雄伟气概。壶口瀑布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为两省共同享有的旅游景区。南距陕西西安350公里;北距山西太原387公里。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壶口瀑布极为壮观,滔滔黄河倾泻而下,激流澎湃,浊浪翻滚,水沫飞溅,烟雾迷蒙,狂涛怒吼,声震数里,瀑布高度在枯水期可达15一20米;夏、秋之际可达45米。明代人惠世扬的诗句:“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正是对壶口这一景象的真实写照。</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陕西延安被誉称为中国革命的红都。而“延安革命旧址”最为著名,位于陕西省延安市。1937年至1947年,延安一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和陕甘宁边区首府,是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总后方,是革命圣地。</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37年,中共中央进驻延安以后,在此召开过许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制定了中国革命的正确路线和策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主席最著名的诗篇"沁园春”《咏雪》就是在这里写成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43年10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往这里。当年在枣园居住的书记处五位领导是: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中央领导在此居住期间,领导了全党的整风运动和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筹备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领导全国军民为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同国内外反动势力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重大决定就是在这里做出的。</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43年10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往这里。当年在枣园居住的书记处五位领导是: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中央领导在此居住期间,领导了全党的整风运动和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筹备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领导全国军民为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同国内外反动势力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重大决定就是在这里做出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革命圣地延安,山花烂漫,群芳吐翠。杨家岭革命旧址中央大礼堂前,讲解员正为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演唱陕北民歌:《东方红》、《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热烈深情的经典歌曲激荡着人们的心房,独唱很快变成了气势宏大的合唱。</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党的七大会址内人流湧动,主席台上悬挂着毛泽东、朱德的画像,顶部石拱上的横幅书写着七大政治口号一一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为实现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新民主义国家的目标,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闭幕会上给代表们讲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号召大家不怕牺牲,排除万难,挖掉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七大后,我们党有力地推动抗日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解放战争“辽沈、淮海、平津”等三大战役,横扫了国民党反动集团。仅用了4年多时间,就让新中国五星红旗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东方雄狮威震天下。</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美国记者埃得加-斯诺所写的震动世界的传世之作《西行漫记》,完全为毛主席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尽管当时中共住的是窑洞,吃的是小米粗粮,但他毫不怀疑的指出:中国未来的希望在这里,这里就是全国人民所信仰的地方,而信仰之地通常被称之为“圣地”。所以当时的热血青年都争先恐后的奔赴延安,以能去延安接受共产党的教育为人生奋斗之目标。</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延安革命圣地学习参观期间,白天我们游览延安的名胜古迹和革命旧址,感悟延安精神的内涵和政治意义。晚上我们在广场的露天坝里,为当地群众表演我们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逛新城”,“小拜年”,“洗衣舞”等这些短小精悍,动人心弦的文艺节目,赢得了老百姓的阵阵掌声。</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晚上待老师和同学们都熟睡后,我和她便悄悄的溜出来,手牵着手登上宝塔山,在护塔栏边坐着。她情不自禁地躺在我的怀里,我紧紧地抱着她,明亮的皓月含情脉脉地欣赏着我们这对初恋人的幸福时光;高耸入云的宝塔山见证了我们这对初恋人的情深意重。时光在流淌,轻风在飘荡,两个幸福的人儿在默默地享受着革命圣地的无限春光,爱和情在这里绽放到地老天荒。</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轻轻的吟唱着与她共享过的情诗:“亲爱的,夜幕降临,闪亮的星辰缀满天幕。晚风轻拂着你我的面容,似乎在低吟我们未说完的情话,枕畔响起你留下的蜜言,心中激荡着旧时光的温情;每一个音符,都藏着你那迷人的眉眼。此刻,我拥着满室清宁, 指尖摩挲着跳动的心田,思绪漫过岁月长河。那年我们初恋的剪影,至今仍在心头萦绕。思念如糖,甜得绵长,又带着浅浅怅惘”。</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正当我们雄心勃勃,准备按照我们的行军路线,上井冈山体会红旗漫卷西风;到泸定桥体验十八勇士飞夺泸定桥的战斗雄风;去韶山冲参观毛主席的神居雕像;国庆节顺利抵达北京登上天安门城楼展望开国大典的盛况。然而,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便接到学校打来的电话(每到一个地方都要给学校通电话,汇报活动情况)毛主席发出号召,停止革命大串联,回校复课闹革命。无奈我们只好打道回府,留下了终生的遗憾。</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返回学校后,我们第四中学遵照上级指示精神,实行“高中戴帽”,66届、67届、68届组成混合高中班,我们又重新回到了读书时代,感受和体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校园生活。</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