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黄河古渡的丝路遗韵与长城绝唱在甘肃白银市景泰县的黄河之滨,索桥渡如一位沉默的历史守望者,在荒草与残垣间诉说着丝路驼铃与长城烽烟的过往。这里是古丝绸之路北线的重要黄河渡口,汉唐时便见证着中原商旅西去、西域驼队东来的繁华。明万历年间,24 只大船连缀成桥,四根铁铸 “将军柱” 与草绳系船为索,“索桥” 之名由此而来。它既是山西、陕西商人入河西的商贸要津,也是明王朝西北防御的军事前沿 ——《清史稿》记载的 “边墙自索桥起”,让这里成为明代长城的西端起点之一。如今,遗址上残垣断壁依稀可辨店铺、院落的轮廓,《山陕修路碑》的碑文仍在讲述着晋陕商帮募资修路的故事;窎溜嘴子高地的五座烽燧,依旧俯瞰着黄河的滔滔流水。当丝路驼铃早已远去,长城烽烟也归于沉寂,索桥渡将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与长城文化熔铸在这片土地上,在荒远的陇原大地上,留存着一段关于交流与防御、繁华与沧桑的不朽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