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机器人火炬手“夸父”与冷晓琨的创业故事☃️

九龙河

<p class="ql-block">  11月2日深圳十五运会火炬传递现场,一位特殊“选手”惊艳全场——人形机器人“夸父”化身“0号火炬手”,举着1.6公斤火炬步履矫健,百米传递行云流水,把科技与体育的浪漫呈现在观众眼前!</p><p class="ql-block"> “夸父”人形机器人是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高动态人形机器人,其研发历程与创始人冷晓琨的创业故事紧密相连,展现了中国科技青年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十年深耕与突破。</p><p class="ql-block"><b>一、从“拆机少年”到机器人冠军,少年逐梦的二十年</b></p><p class="ql-block"> 冷晓琨,1992年出生于山东潍坊,儿时的他总爱将家里的电器拆解得七零八落,只为探究内部构造,常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这份与生俱来的好奇,推着他在机器人领域一路“开挂”,初中代表学校参加机器人大赛并保送高中,高中斩获全国中小学电脑机器人大赛亚军后被保送至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大学时更是带领团队拿下国际仿人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一等奖等诸多荣誉,还获得了“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012年更以队长身份研发的机器人登上央视春晚舞台。</p><p class="ql-block"> 2016年,即将完成博士学业的冷晓琨做出关键抉择,放弃稳定的科研岗位,与10位哈工大师兄弟南下深圳创立乐聚机器人。当时人形机器人被视为“烧钱且不切实际”的领域,但冷晓琨判断,随着AI技术突破,这类通用型机器人终将进入家庭服务、工业制造等场景。</p><p class="ql-block"><b>二、从“攒机器人”到自主可控</b></p><p class="ql-block"> 创业初期,冷晓琨团队面临“无技术、无资金、无供应链”的困境。首代教育机器人Aelos虽在2017年推出,但核心零部件如减速器、传感器仍依赖进口,成本高达数万元。</p><p class="ql-block"> 2018年启动的“夸父”研发更堪称“九死一生”——第一代产品仅钣金件能自主生产,六维力传感器等关键部件需从日本、德国采购,组装一台成本超百万元。</p><p class="ql-block"> 为突破技术封锁,冷晓琨带领团队开展“逆向工程”,拆解进口关节模组测绘,用三个月时间开发出首版国产一体化关节原型机。经过五年迭代,第三代“夸父”在2023年12月下线,国产化率超过90%,成本降至几十万元,实现“从实验室到量产”的质变。其核心突破包括:</p><p class="ql-block"> 动态运动控制。全身动量控制算法可实时调整重心,使机器人能完成跳跃、斜坡行走等复杂动作,奔跑速度达7km/h;</p><p class="ql-block"> 5G-A远程操控。与中国移动合作实现1200公里超远距实时控制,时延低于100ms,支撑火炬传递等高精度任务;</p><p class="ql-block"> 场景泛化能力。同一台“夸父”既能在工厂搬运重物,也能在展厅担任讲解员,还能快速适配火炬传递这类高动态需求,无需硬件改造。</p><p class="ql-block"><b>三、从“炫技”到“干活”</b></p><p class="ql-block"> 冷晓琨深知,技术价值需通过场景落地检验。团队采取“小步快跑”策略,先用教育机器人Aelos打开市场,进入全国近5000所学校服务千万学生,积累资金与用户反馈;同时同步推进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研发,逐步拓展工业、文旅等场景。</p><p class="ql-block"> 2024年,“夸父”迎来商业化爆发期:</p><p class="ql-block"> 工业领域。中标一汽红旗工厂人形机器人招标项目,实现多机协同完成物流搬运,替代人工成本超30%;</p><p class="ql-block"> 大型活动。作为全球首个5G-A人形机器人火炬手,在2025年十五运会深圳站完成百米传递,单臂负载1.6kg火炬奔跑,全程无人陪跑;此前还参与亚冬会极寒环境火炬传递、米兰时尚周非遗服饰走秀等标志性事件;</p><p class="ql-block"> 生态合作。与华为共建开源鸿蒙人形机器人平台,接入盘古大模型,实现问答交互、自主避障等AI能力升级;联合腾讯、海信等40余家企业发起“人形机器人+”生态计划,推动技术跨行业应用。</p><p class="ql-block"><b>四、从千万融资到Pre-IPO轮15亿元</b></p><p class="ql-block"> 乐聚的技术突破与商业化潜力吸引了资本持续加码。2025年10月完成的近15亿元Pre-IPO轮融资,由深投控资本、合肥产投等20余家机构联合投资,估值跃居行业前列。资金将重点投向:</p><p class="ql-block"> 核心技术研发。进一步优化关节模组与AI算法,目标将成本降至20万元以内;</p><p class="ql-block"> 产业链布局。投资泉智博(关节)、立聚动力(电机)等供应链企业,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p><p class="ql-block"> 全球市场拓展。计划2026年启动海外布局,首先进入东南亚、中东等制造业升级需求旺盛的地区。</p><p class="ql-block"><b>五、未来让机器人成为“数字劳动力”</b></p><p class="ql-block"> 冷晓琨的终极目标,是让人形机器人像智能手机一样普及。他认为,随着成本下降与AI能力提升,这类通用型机器人将在三大领域引发变革:</p><p class="ql-block">1. 工业制造:替代高危、重复劳动,预计2030年中国工厂人形机器人渗透率将超20%;</p><p class="ql-block">2. 家庭服务:结合鸿蒙生态实现全屋智能控制,承担养老陪护、儿童教育等任务;</p><p class="ql-block">3. 公共服务:在政务大厅、医院等场景提供24小时服务,提升社会运行效率。</p><p class="ql-block"> 冷晓琨带着团队将儿时的兴趣,变成了推动产业变革的新质生产力。从初中兴趣小组的青涩尝试,到“夸父”机器人领跑行业,这份跨越二十年的热爱,让冷晓琨在人形机器人蓝海不断前行,也让“中国智造”的光芒愈发耀眼。正如他在2025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所说:“我们不是在造机器人,而是在创造未来的劳动力。当‘夸父’们走进千家万户时,才是真正的科技普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b>冷晓琨经典语录</b></p><p class="ql-block"> 取名‘夸父’,就是寓意着我们敢于追逐‘人形机器人’这个太阳。</p><p class="ql-block">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的终极载体。</p><p class="ql-block"> 未来,人形机器人将首先在工业、救援等特定场景落地,最终走进家庭。</p><p class="ql-block"><i>参考资料</i>:《人民网》、《中国经济网》、《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