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跨越山川,邂逅临汾</p><p class="ql-block"> 从达州出发时,晨雾还轻笼着四川东北的群山。车子一路疾驰,穿过多道穿山隧道,当秦岭的轮廓在后视镜里渐渐淡去,我知道,四川的景致已告一段落,返程的旅程正式开启。</p><p class="ql-block"> 驶入陕南,再到关中平原,视野忽然开阔起来。路旁的路牌一个个掠过,“渭南”“韩城”……这些带着陕北乡音的地名,像久违的老友朝我招手。作为土生土长的陕西女娃,熟悉的归属感瞬间漫上心头,连风里都多了几分亲切的暖意。</p><p class="ql-block"> 不到四点,车缓缓驶上黄河大桥。低头望去,母亲河正裹挟着泥沙奔腾向前,浑浊的浪涛拍打着桥墩,磅礴的气势震得人心里发颤。河风裹着水汽扑面而来,带着黄河独有的厚重气息,我忍不住放慢脚步——这是刻在血脉里的羁绊,此刻与它如此贴近,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p><p class="ql-block"> 傍晚终于抵达临汾。这座坐落在山西南部的城,刚卸下白日的喧嚣,正酝酿着夜晚的烟火气。放下行囊,我第一时间奔向农贸市场——于我而言,这里藏着一座城最真实的味道,是触摸风土人情最直接的窗口。</p><p class="ql-block"> 市场里早已热闹非凡:摊位上的吉县苹果红得发亮,咬一口脆甜多汁;尧都米醋的醇香在空气中弥漫,勾得人忍不住驻足;最让我挪不开眼的,是筐里堆得满满当当的官滩枣——暗红的果皮裹着一层薄霜,这可是有着800多年历史的老品种,捏一颗在手里,软糯的触感里满是期待。</p><p class="ql-block"> 拎着沉甸甸的特产走出市场,肚子早已按捺不住。转角处,“老浮山刀拨面”的木牌格外醒目,听说这是三代人传下来的老字号。店里座无虚席,好不容易等到座位,一碗热气腾腾的刀拨面很快端上桌:银亮的面条根根劲道,浇上浓醇的羊肉臊子,撒把翠绿的香菜,汤汁还冒着泡。筷子挑起一筷,面香混着肉香直往鼻尖钻,一口下肚,暖了胃,也暖了旅途的疲惫。</p><p class="ql-block"> 后来才慢慢知晓,临汾远不止烟火气。它是“华夏第一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尧庙里,五凤楼的飞檐载着千年的故事;华门之上,能俯瞰整座城的古今交融;还有洪洞大槐树,每一片叶子都牵着千万人的“根”。</p><p class="ql-block"> 这次临汾之行,我虽只是匆匆过客,却被它的味道与故事深深打动。那些舌尖的满足、眼底的风景,都成了下次再来的期待。我想,这样一座藏着历史、裹着烟火的城,定会让每个来过的人,都忍不住惦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