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浙江上虞坐公交K7路,先游玩了绍兴山水东湖,然后坐37路公交车来到府山脚下的城市广场,在广场周围有五大建筑,分别是大善塔,城市会展中心、集会广场、绍兴大剧院及水乡戏台。整个广场融为一体,“硬空间、绿空间、古空间、水空间、光空间和地下空间”六大空间巧妙配合。全玻璃结构的会展中心与外观类似悉尼歌剧院的绍兴大剧院,线条流畅,在蓝天的映衬下看起来非常舒服。</p> <p class="ql-block">这是广场东南角的大善塔,始建于梁天监三年(504),今塔为明代建筑,高40米,六角七层,砖木混合楼阁式。塔顶为圆形大藻井,其上用铸铁覆钵盖顶,重约5000斤。清咸丰年间,塔刹、腰檐、楼阁均毁于兵燹,塔身犹存。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绍兴古城的重要地标和历史的见证,被誉为"南宋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这是北纬30°展示馆,也是绍兴文化展示中心,一个集科普、文化、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展馆,三大主题展厅——北纬30°上的世界、北纬30°上的中国和北纬30°上的绍兴,在这里,可以了解到地球上这一特殊纬度的自然奇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非常不凑巧今天是周一,没法到馆内参观,只能在此打个卡。</p> <p class="ql-block">这是绍兴大剧院,它的设计灵感源于绍兴水乡特色的乌篷船,将古城韵味与现代气息完美融合,灰色的层次与具有光感的玻璃幕墙有机结合,在灯光的映衬下宛如一艘激流勇进中的大船,寓意着绍兴古城在时代大潮中激流勇进。因为行程安排,我没有等到夜幕降临时,建筑发出的璀璨斑斓的灯光秀。</p> <p class="ql-block">在广场绕玩了一圈,我就来到有着悠久历史底蕴的仓桥直街。这条老街长约1.5公里,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是绍兴古城“一河五街”水乡格局的典型代表,河道、民居、石桥相互映衬,构成江南水乡的独特景观。当“修旧如旧”的风吹进仓桥直街时,人们在柴米油盐的烟火气之上形成的饮食文化,让老街蜕变成“会呼吸”的活态遗产。如今,仓桥直街不仅是绍兴最鲜活的一张城市名片,更是人们找寻江南烟火气的最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仓桥直街的台门建筑,是绍兴传统民居的代表,融合了木雕、石雕等工艺,体现了江南民居的精致与典雅。明清之时,仓桥直街上的米香早已消散,街道的粮仓功能逐渐变弱,承载着曲水流觞遗韵的酒坊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当年兰亭雅集时,王羲之酿就的绍兴黄酒魂魄,便在那一缕缕酒香中浮现。赋诗饮酒,自然得有诗书作伴。如此这般,酒坊、书肆、民居等建筑陆续出现,使得此地形成了“一河五街、台门夹岸”的江南水乡格局。</p> <p class="ql-block">在街区内至今还设有40多家非遗门店,涵盖黄酒、越医、铜雕、扎染等传统技艺,同时引入了黄酒奶茶、黄酒棒冰等创新产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体验,当仓桥直街酒坊林立时,绍兴商贾们把银子砌进砖墙里,用台门彰显阔气。到了绍兴“师爷”和“进士”频出的科举时代,台门就不单是富贵荣华的象征,而是逐渐演变成了功名利禄的实体奖状。</p> <p class="ql-block">仓桥直街不仅是绍兴的历史文化名片,更是江南水乡生活的生动写照,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千年古城的脉搏,体验绍兴独特的魅力。街区设有茶馆、咖啡馆、乌篷船码头等休闲场所,游客可以乘船游览环山河,欣赏两岸的古建筑和水乡风光,或在茶馆中品茗听戏,感受江南的慢生活节奏。</p> <p class="ql-block">仓桥直街是绍兴小吃的集中地,臭豆腐、黄酒棒冰、奶油小攀、面饽饽、木莲豆腐等特色小吃琳琅满目。此外,孔乙己酒家、望江楼等老字号餐厅提供绍三鲜、醉河蟹、茴香豆等经典越菜,游客可以边品尝美食,边感受绍兴的饮食文化。</p> <p class="ql-block">仓桥直街北入口进,就能看见冯家台门,也就是如今仓桥直街上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标——张桂铭艺术馆。经过“修旧如旧”的保护性修缮后,原有的“五开间、四进、两层”格局,在保留了江南传统民居风貌的同时,还拥有了现代展览功能。它不仅是旧时“酒坊变台门”的典型样本,还是今日绍兴首家以书画艺术家名字命名的公益性艺术馆。游人可自由进出,接受书画艺术的熏陶。今天我来晚了一步,馆门紧闭,有点遗憾。到饭点时间,我又回到城市广场附近的老年饭堂,吃了个简单的晚餐,晚上还要赶到海宁。</p> <p class="ql-block">感谢您的浏览与支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