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欢乐的童年纪事里,于我而言满满的欢乐与纯善,像蝴蝶一样在记忆中轻盈飞舞。“爱咬人”却如同一个淘气的注脚,成了我独特的标记,为那段金色的时光添上了一抹别样的色彩,既带着点小小的“霸道”,也蕴藏着懵懂的情感表达。</p><p class="ql-block"> 村口那棵苍劲的大槐树,就是我们无忧王国的中心。它如一位慈祥的守护神,撑开巨大的绿伞,筛下细碎如钻的阳光。微风过处,地上的光斑跳跃,空气中弥漫着野花若有似无的清香。树下,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追逐、嬉闹、撒欢儿,笑声总能穿透枝叶,飘得很远。这片绿荫,便是我们童年最辽阔的游乐场。</p><p class="ql-block"> 不知从何时起,我养成了一种独特的“亲密”习惯——爱咬小伙伴。小小的我,总觉得那上下牙轻轻一合,是表达喜爱和亲密最直接的方式。然而,孩童的天真往往伴随着“力道”的失控。这份自以为的“亲热”,常常在不经意间过了火,把小伙伴咬得眼泪汪汪。还记得小伙伴小果,穿着一件崭新的、像晴朗天空般湛蓝的海军短袖来玩耍。阳光下那抹蓝色格外惹眼,我一时兴奋,激动之下就在他小胳膊上留下了一个清晰的“月牙印”。小果告状时,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吧嗒往下掉。</p><p class="ql-block"> 每次闯祸后,妈妈总会一面安抚被咬哭的小伙伴,一面转身对我露出少有的严肃神情进行批评。小小的我,心里虽有那么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委屈,总觉得带着点恶作剧成功的“趣味盎然”,但面对妈妈的责备,也只能蔫蔫地低下头,不敢作声。</p><p class="ql-block"> 待妈妈耐心地抚平了小伙伴们的情绪,我又会立刻“满血复活”,拉起朋友的手,咧开嘴真诚地说:“对不起!我们再去玩吧!”刚才的泪光便瞬间被抛在脑后,我们又如欢快的小鸟,一头扎回槐树下那片自由天地。然而,习惯的力量有时难以抗拒。记得一次玩捉迷藏,我藏身于散发着干燥气息的麦秸堆深处,正暗自得意。当小果的声音突然近在咫尺,我猛地跳出来想要吓唬他,伴随着一阵兴奋,那熟悉的小动作又来了——习惯性地又在他胳膊上轻轻咬了一口……于是,熟悉的哭诉声和妈妈熟悉的教育流程再次上演。</p><p class="ql-block"> 这一次次的“事故”,最终让我这个小小的“咬人精”不得不认真地自我反省。妈妈的话,小伙伴的眼泪,尤其是看到那些“牙印勋章”,渐渐让我明白,这份“特殊的亲密”会给人带来真实的疼痛和困扰。从那时起,我开始有意识地努力收敛这份冲动。即使偶尔又忍不住冲动,也会立刻停下,小心翼翼地观察小伙伴的表情。慢慢地,“咬人”这个习惯才终于被我努力改掉了。</p><p class="ql-block"> 如今回望那段槐树下的童年,小伙伴们的脸孔、那些放肆欢笑与懵懂泪水的瞬间,都化作心底最温暖的暖流。那片绿荫庇护下的无忧无虑,那些因“小牙印”而起的插曲,在岁月的沉淀下,已然成为心底最珍贵的琥珀。那群曾经一起疯闹的小小身影,那段洒满槐花香气的纯真时光,就如同夏夜星空里最亮的那些星星,永远闪烁着温柔的光芒,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路,提醒着我们那份永存的美好与牵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