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亢和平撰文:庞继承 <p class="ql-block">11月8日,中国迎来第26个记者节。清晨九点,焦作市好妈妈大酒店内暖意融融,30余名老年记者欢聚一堂,共庆属于他们的节日。他们虽已年过花甲,却依旧精神矍铄,眼中闪烁着对新闻事业的热爱与执着。这一天,他们不为采访奔走,只为追忆那些手持笔杆、肩扛相机的闪光岁月,在欢声笑语中重温“记者”二字带来的荣光与快乐。</p> <p class="ql-block">“我们虽非正式记者,却从未缺席时代的现场;虽非专业摄影人,却定格了无数历史瞬间;虽非舞台演员,却用真情传递欢笑;虽非文坛名家,却以朴素笔触描绘生活真味。”席间,一位老记者动情地说。正是这份热爱与担当,让这群银发记者十五年来活跃在焦作的大街小巷、山川田野,用脚步丈量城市变迁,用镜头记录时代脉动,用文字为发展鼓与呼,成为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民间记史者”。</p> <p class="ql-block">自2009年4月老年记者团成立至今,十五载春秋,步履不停。他们曾赴上海看世博,登临万里长城抒怀;曾组织抗美援朝老兵走进监狱开展帮教,用信仰点燃希望;艺术团深入戒毒所、社区演出,送去温暖与力量;他们走进企业一线参观采风,深入田间地头倾听民声;摄影爱好者奔赴净影寺、小沟背等太行秘境,捕捉自然之美。从黄河之滨到太行之巅,处处留下他们执着的身影,一锅热气腾腾的大锅菜,成了许多人记忆中最香的“记者餐”。</p> <p class="ql-block">“你加入老年记者团了吗?”这句曾风靡街头巷尾的问候,见证了这个群体的影响力与凝聚力。如今,焦作日报老年记者团早已成为一张闪亮的城市文化名片。秉持“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宗旨,团队为退休老人搭建起发挥余热、展现风采的广阔舞台。在这里,年龄不是界限,热情才是动力;在这里,每一次出发都是新的起点,每一篇稿件都饱含生命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本次联欢活动由资深成员秦世江、庞继承老师发起,由“中福协”长者旅游康养服务分会(焦作)主办,河南旅游集团焦作分公司、焦作市经纬文化公司、焦作市广电追梦艺术团、新时代艺术团、月季朗诵团、卓雅艺术团联合协办。各方携手,只为致敬这群不褪色的“银发新闻人”,让节日的温情在秋日里静静流淌。</p> <p class="ql-block">出席联欢会的老年记者阵容齐整:秦世江、马元章、王根才、杨凤莲、陈丽娟、刘全恭、乔安娜、刘运亮、王孝丽、赵秋香、沈玲娜、秦继利、林发义、职发清、胡优娟、庞继承等悉数到场。他们中有笔耕不辍的写作者,有镜头不离手的摄影人,也有活跃在舞台上的表演者。今天,他们卸下角色,只为做一回快乐的“老记者”。</p> <p class="ql-block">联欢会由焦作市月季朗诵艺术团团长秦继利与知名主持人沈玲娜联袂主持。二人言语亲切,节奏流畅,将现场气氛缓缓点燃。林发义先生作为焦作市旅游公司总经理,为活动提供了特别赞助,用实际行动支持这群热爱生活的老友。</p> <p class="ql-block">活动现场,还迎来了多位嘉宾:焦作市原旅游局局长、中福协长者旅游康养服务分会名誉会长许长仁先生,河南省知名学者、《话说焦作》作者王先鹏先生,经纬文化公司总经理王全明先生,军美口腔医院院长刘若宏先生。他们的到来,既是对老年记者团的肯定,也是对银发力量的致敬。</p> <p class="ql-block">庞继承老师作为老年记者团写作班班长登台致辞。他回顾了团队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言语中满是自豪与深情。“我们写的不是新闻,是生活;拍的不是画面,是记忆。”他说,“只要还能走、还能写、还能拍,我们就不会停下脚步。”</p> <p class="ql-block">许长仁老局长深情讲话,称赞老年记者团是“焦作民间文化的活档案”;王全明总经理赞扬他们“用热爱点亮晚年”;刘若宏院长则表示,愿为老年记者的健康保驾护航。焦作日报社韩永立主任虽因事未能到场,但他亲笔撰写的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件由主持人秦继利现场诵读,字里行间满是鼓励与祝福,令在场众人无不动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