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晨的露水还挂在花瓣上,我沿着小径往园子深处走,忽然看见一片月季开得正盛。它们攀在藤架上,一簇簇地向外伸展,颜色也格外特别——不是寻常的红粉白黄,而是像把彩虹揉碎了洒在花瓣上,从橙黄渐变到粉紫,再晕染出一抹柔金,仿佛阳光穿过棱镜落在了花尖上。我驻足看了许久,风一吹,整片花海轻轻摇曳,像是大地在低声哼一首温柔的歌。</p>
<p class="ql-block">园前立着一块木牌,写着“藤彩虹”三个字,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多年生藤本月季,四季常青,花期绵长。”原来这名字不只是形容它的颜色,更是对它生命力的写照。我蹲下身,指尖轻轻拂过一片半开的花瓣,触感柔韧,带着清晨的凉意。这种月季不像那些娇贵的品种,需要精心伺候,它就这么自在地攀着、开着,把整个春天都揽进了怀里。</p>
<p class="ql-block">越往里走,月季的品种越多。有的开成高脚杯的形状,花瓣层层叠叠,像少女裙摆;有的则小巧玲珑,一串串垂下来,像风铃在微风中轻响。我认得其中几株是“龙沙宝石”,紫红中透着银灰,古典得像油画里的花束;还有一片金黄的,名字叫“黄金庆典”,花心微微卷曲,散发着淡淡的果香。它们不争不抢,却各自美得理直气壮。</p>
<p class="ql-block">我坐在花丛边的木椅上,掏出随身带的小本子,想写点什么,却又觉得文字太笨拙,配不上眼前这满园生动。一只蜜蜂从耳边掠过,扑向一朵半开的橙色月季,翅膀在阳光下闪出细碎的光。我忽然明白,为什么有人愿意花一辈子种月季——它们不只是花,是时间的见证者,是季节的信使,是把平凡日子过成诗的勇气。</p>
<p class="ql-block">阳光渐渐暖了起来,园子里多了三三两两的游人。一位老人牵着小孙女的手,指着花说:“这是奶奶年轻时最喜欢的花。”小女孩踮起脚,想摘一朵,却被轻轻拦住:“花要留着看,不是摘来玩的。”我笑了,想起自己小时候也这样被教导过。月季年年开,人也一代代走过,可有些温柔,就这么悄悄传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临走时,我回头望了一眼那片“藤彩虹”,阳光正斜斜地照在花瓣上,整片花海像在发光。我想,下次来的时候,或许它们已经谢了,但我知道,只要根还在,它们就一定会再开。就像生活,哪怕经历风雨,只要心里还开着一朵花,日子就不会荒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