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篇记述的事情,与上篇“放过一位老太婆”的事情,逻辑正相反——</p> <p class="ql-block">后战我调到某步兵连任连长,该连在对越作战中发生过这样一个战斗情节:</p><p class="ql-block">谅山战役打响后,连队趁夜暗向某高地穿插行进,高地位于谅山北部两条公路的交叉口上,抢占该高地对于保障谅山战役右翼安全至关重要。</p><p class="ql-block">拂晓时分,连队行进至一个小村庄。村庄静谧无人,村外四面环山,唯有村口的一条路可以通行。对面山上有越军火力点把控,时不时还要扫射一阵。官兵们隐秘行进。</p><p class="ql-block">然而就在这时,一个越南村妇突然从村口的一间房里跑出来,大声喊叫着向对面山上跑去……</p><p class="ql-block">开枪是不行的,那样马上会暴露。但是如果任其跑向对面山上,或继续大声喊叫,就会惊动山上的越军,一通火力扫射下来,连队将处于凶险境地。</p><p class="ql-block">情况紧急,说时迟那时快,一个士兵提枪飞奔过去,追上村妇,一刀捅向其后背,村妇哀嚎一声倒地,士兵又举枪补了两刺刀。</p><p class="ql-block">一切都又安静下来,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佛晓的微光中,官兵们对刚才的一幕看得真切,甚至听到了捅刀子的“扑扑扑”三声响。</p><p class="ql-block">但是这三刀捅得还是晚了点。稍时后,听到喊声的越军反应过来,山上火力点疯狂扫射,5名战士牺牲。</p><p class="ql-block">然而毕竟是这三刀抢得了一点宝贵的时间,连队迅速越过封锁线,按时穿插到位,攻占了高地,捅刀子的士兵荣记三等功。</p> <p class="ql-block">以后的年月里我调往多个岗位任职,在和许多参战官兵的交谈中我能感觉到,但凡在战场上做出类似“捅刀子”的超常态举动,当事者与周围的人就像是隔着些什么了,互相说话少了,人设圈子小了,和最好的朋友也会拉开些距离,至少是心理上的距离。</p><p class="ql-block">仔细想想是他们做错了吗?没做错。单就那位“捅刀子”的士兵来说,大家都清楚这是位货真价实的功臣,如果不是他及时出刀下狠手,连队倒下的就不止是5个人了。</p><p class="ql-block">——然而他们真的“错”了。错在他们触碰了中国人食草动物般的温良神经,刺痛了一个温良族群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待续:头上顶着两颗雷子的政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