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王屋山名字的由来与这个山上的一座主峰有关系,这座主峰,叫做天坛主峰。海拔高度达1715米,被称为主峰。到达峰顶,有一峰耸立,万峰环绕的景象。古人认为天坛主峰有王者风范,就是像皇帝一样高高在上,四周是众臣子伏拜在他的脚下。一座有王者风范的山,有王者之气,王者风范,这就叫"王"的由来。屋,因为古人认为主峰这段形似他们居住的房子,所以说给它取名王屋山。王屋山即适宜王者居住的,有王者风范的山。</p><p class="ql-block">王屋山旅游文化分为部分:宗教文化、诗文化和愚公移山精神。</p><p class="ql-block">王屋山的宗教文化是道文化。道教是我们国家土生土长的一个宗教,</p><p class="ql-block">最早记载轩辕黄帝时期。据说轩辕黄帝跟炎帝打仗的时候,是久战不下,所以皇帝是于元年的正月十五日,在天坛山顶设坛祭天。因为古人对这个山川自然的崇拜,所以他认为这座山,有王者风范。设坛祭天之后他就一统华夏,成为我们的始祖,也从这个时期起呢,古人认为这座山有神仙,因为这个轩辕皇帝在山顶上设坛祭天,得到了西王母身边的玄女协助他打仗。所以人们呢,就认为每年的正月十五日都会有神仙下凡,因为在正月十五晚上,特别是有月光的时候,人们在山脚下或者远眺天台山顶,他们会看到很多形似天上的仙女手里头拿的仙灯一样,在这个天台山顶上飘过去,天空中王母娘娘又过来了。其实这是因为王屋山上这个自然景观生态环境比较好,萤火虫特别的多。</p><p class="ql-block">王母娘娘是道教中的人物,也就从这个时期起,王屋山有了道文化。道教最兴盛的时期是李唐王朝时期,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任期间,李隆基信奉道教,给第四代宗师司马承祯的传一道圣旨,圣旨上边写着天下名山,可以任选建观而居。古人认为天下之大,莫非王土。</p><p class="ql-block">所以有了这个圣旨,你可以建观。</p><p class="ql-block">司马承祯游历了天下所有的名山大川。后来写了一本书,书名叫上清天宫地府经。书中的内容相当于一本早期的地理志,书中所搜集的就是他所游历的天下名山大川,并把所有天下的名山大川分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福地,其中呢,把王屋山列为了十大洞天之首。所以到王屋山能看到一个匾额,上面写着天下第一洞天,这就是王屋山。</p><p class="ql-block">洞天,就是仙山,是那和山脚下小溪潺潺,山林中有很多人参、鸡头山等等非常珍贵的中草药,天空中云雾缭绕,仙鹤飞翔,这种生态环境适宜道家修炼,仙人居住。</p><p class="ql-block">高道司马承祯接到圣旨后,选中了王屋山,他在王屋山的天坛山顶上修建了总仙宫,即众位神仙聚会之场所;天台山脚下了,修建了一个紫微宫,天台山的山门外修建了阳台宫。</p><p class="ql-block">这些道观宫殿,全部是木结构。尤其它屋檐下的斗拱,像积木一样先做成零件儿。然后铆合到一块儿或嵌合到一块儿,没有一颗钉子的。但这些木结构的皇家道观,作为当时的全国道教活动中心,香火非常的旺,所以就容易着火,历代都有修葺。王屋山现存的比较完善的全国的重点文物。吸引了许多的文人墨客,如诗人李白等,由此兴起了王屋山诗文化……</p><p class="ql-block">愚公移山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传说中愚公吕三太的倔强是如何感天恸地……</p><p class="ql-block">欢迎到王屋山来作客,喝一杯姜枣茶,品一口菊花饮,感受那山的沉稳,石的经历,松的清净,叶的壮美,云的无忧无虑,一种力量油然生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