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个人到底能多坦诚,或者说当一个人的所有利益,荣誉和人生轨迹都和一件事物绑死之后,他的坦诚还算不算坦诚?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有一个采访。他说:“我真的认为,我的国家美国,仍然是世界的希望,仍然是世界上光辉的典范!”他还特意加了一句:“自从我来到美国并于1962年入籍以来,我的身份一直是美国人,除此之外别无其他!”真够直白,一点琢磨的余地都没留。我看了半天,感觉他这不是场面话,也不是老糊涂了,他就是这么想的。90多岁的人了,没必要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只能说从1962年他拿那张美国国籍纸的那天起,他的人生就和美国半导体产业彻底锁死了。这种绑定是深入骨髓的。我特地去查了下他的履历,这老先生的人生轨迹简直就是一部美国半导体史的缩影。1949年,18岁跑去美国读书,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全是顶配。但他也不是什么天选之子,博士考了两次都挂了,这对一个精英来说打击挺大的。低谷期谁拉了他一把?德州仪器。1961年,德州仪器主动找上门,说你来读博,我出钱资助你,条件很简单,毕业后留任五年。1960年代的美国半导体是什么概念?那是绝对的黄金时代。当时美国军方的采购,占了整个半导体产出的将近一半。军方不计成本地砸钱,才催生了后面的技术革命。德州仪器是集成电路的发明者之一,那时候有的是钱和资源去“养”人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于张忠谋来讲,这宛如及时雨,1964年他获得博士学位,刹那间就时通运泰,从他迈入德州仪器的那一刻起,他的人生便留下了美国的痕迹,他也确实很努力,一路从部门主管晋升到集团资深副总裁,成为美国大公司最高管理层里的第一位华人。所以1962年他入籍,他选的压根不是国籍,他选的是当时全球最顶级的产业生态。之后他前往创办了台积电,不少人认为是“回乡创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现在看,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他实际上就是将美国的产业模式以及资源迁移到了亚洲。他死磕只搞代工不做设计的模式,这可不就是照着美国半导体产业分工越发明细的路子来的?台积电的第一批订单,就是他老东家德州仪器给的。当英特尔的技术比对方落后两代半时,还助力使其产品打入全球市场,台积电能成为如今这般的巨头,并非仅仅依靠自身,在技术层面,它仰仗美国主导的EUV联盟,ASML的光刻机中,近一半的零部件是由美国生产的,在设备方面,40%来自应用材料、泛林这类美国企业。更何况是客户,我查阅数据,在2024年台积电的营业收入当中,75%源于北美市场,其中苹果单独一家就占据了25%。</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英伟达、高通、AMD等巨头的先进制程订单,几乎全都被它承揽下来了,全球5纳米以下的芯片代工份额,它拥有95%以上。台积电就是美国半导体产业链中最为关键的那个“制造车间”,张忠谋作为该车间的创始人,其立场必然得与产业链的“总指挥部”保持一致。更实际的是,台积电的命脉早已被美国把控。自2020年起,美国借助出口管制逐步进行限制,台积电的南京厂进口设备需经过美国的特殊许可,给华为供应先进芯片的通道直接被阻断了。作为交换,也作为逼迫,美国给了66亿美元补贴,让台积电必须去亚利桑那州建厂。根据公开报道,台积电在那边的投资从最初的650亿美元一路追加到了1650亿美元,要建六座晶圆厂和研发中心。就算美国工厂的良率只有60%,比台湾低35%,成本还高出20%,台积电也得咬牙推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因为美国掌握着EDA设计软件85%的市场份额。美国要是断了供应,台积电连芯片图纸都画不出来。因此张忠谋在2023年接受采访时坦言“限制大陆芯片它毫无办法”,要是得罪美国,台积电的先进制程业务马上便极有可能无法进行。92岁的他依旧说着“我是美国人”,这是他一生经历的自然表露,18岁赴美而来的他,90多岁的时候,在美国生活的时长远胜于在其他任何地方。他获得过美国媒体评选的“半导体业最具贡献之人”,入选过《时代周刊》全球最佳CEO,还担任过麻省理工的董事,这些荣誉全都是美国社会对他的认可。转过来审视他的财富,依据福布斯等财富排行榜,2023年他具有23亿美元的身家,这其实是依托美国半导体霸权所获得的盈利,要是美国没有在20世纪90年代出手打压日本半导体、推进全球化分工,台积电就根本没有时机变成代工巨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他来说,美国不只是国籍,更是他事业的“孵化器”和资源的“源头”。他说美国是“世界的希望”,我听着他其实是在说,那个能让他从落榜博士变成行业教父的美国生态,仍然是他心中最理想的模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