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博物馆

添源地方

荆州博物馆位于湖北省荆州市,是一座地方综合性博物馆。我在29年前去过,那时陈列的文物并不多。如今再去,馆内有很大的变化,增加陈列了许多珍贵文物,让人大饱眼福。 现在,荆州博物馆对个人参观不用预约,只用进行安检就可以进去参观了,连身份证都不需要出示。荆州博物馆里很有一些好宝贝,只是荆州市不善于宣传,所以来的人不多。但对于我这样喜欢静静观赏的人来说,无疑是非常开心的。 在主楼一楼展出的是《吉金耀彩——荆州出土铜器展》,这件青铜器与我以前看过的其他博物馆的物型都不一样,大家猜猜看,这是个什么东西呢?原来它是个盛钱器,战国时期的文物。 这几个豹形镇做得非常活泼可爱,显示出温驯祥和的气氛,让我想摸一摸它们。 这是虎尊,出自西周。该铜尊腹内中空,口部设有一孔与腹内相通,背部则装有一盖,其上的钮饰以一只飞鸟造型。铜尊的颈部竖起一道鬃毛,身、颈、尾部均以双线或单线勾勒出虎斑纹,尽显威猛之态。 这是一件敦。敦在这里不念dun,而是念dui。楚国的青铜器一般都与3有关,我们这里的的鼎一般都是三足,不像河南中原地区是四足。楚文化喜欢“三”,崇尚凤。 这就是有名的人骑骆驼灯。出自战国时期,形象生动,反映了楚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融合,是楚国典型器物。 这件孔雀熏炉出自战国中期,可以从孔雀背部打开,放入香料在炉内焚烧。 这是重圈铭文镜,出自西汉。 “兵闢太岁”铜戈为战国时期青铜礼兵器,其内两面阴刻“兵、闢”“太、岁”两组铭文及异兽图案,援部两面铸浅浮雕太岁(木星)神像,神人形象融合羽饰、蛇形纹饰等元素,体现了先秦时期对天文星象的崇拜。该文物名称直接源于铭文内容,形制兼具巴文化特征与楚文化纹饰风格,是研究战国时期军事思想与巴楚文化交融的重要实物。<br> 大名鼎鼎的吴王光戟登场了!吴王光,即吴王阖闾,此戟胡部两面错金铭文“攻吴王光自作用戟”,彰显了其独特的历史价值与工艺水平。 重头戏来了!这是越王鹿郢剑。<div><br></div> 上面两图是越王州句剑,圆首、圆茎实心,剑茎上缠绕着精致的丝绳,并饰有两道带纹的圆箍。大家都熟悉的越王勾践剑在湖北省博物馆,可是荆州博物馆里还有四把越王剑,分属四代越王。 当然,在楚地的青铜器,肯定少不了编钟。只是湖北省博物馆的曾侯乙编钟最完整,其他地方的编钟都比不过它。 逛完了青铜器,我来到《陶苑奇珍——荆州出土古代瓷器展》。这件青瓷荷叶盖罐,由盖与器身巧妙组合而成。盖面呈现平弧状,顶部则装饰着一个精致的桥形钮,周围饰以荷叶形状,寓意着生机与繁荣。器身直口束颈,鼓腹下收,造型优雅,体现了南宋时期青瓷制作的高超技艺。 上面两张图是出自西晋的陶俑,而且是成套的,各有主题,展现了西晋高门士族平时的生活。 《书于竹木——荆州出土简牍展》展示了风格独特的简牍文字,是楚汉文明的见证。荆州出土了大量战国、秦代、西汉时期的简牍,内容涉及政治、法律、经济、军事、历史、哲学、数学、历法、医学、巫术、丧葬等多个领域。该展览分“战国楚简”、“秦代简牍”、“西汉简牍”三个单元,展示的是历年来考古发掘出土简牍资料的代表篇章。 《楚玉撷英——荆州出土玉器展》展示了大气庄重的楚玉器,是楚玉器制造技术与古代手工业文明的展现。其中的战国玉覆面是国家一级文物,由整块墨绿色玉料雕刻而成。其面部刻有毛发、眉毛、胡须及五官,采用透雕技法,以单块玉料雕刻出完整人面造型,与先秦时期多用多片玉片连缀的工艺不同,属于罕见孤品,被列为荆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出了主馆,我来到旁边的荆州历史展馆,看到了明万历首辅张居正端砚——“双龙戏珠方形张文忠公之砚”,该砚台为明朝万历皇帝御赐给张居正的石砚,底部刻有“御赐帝赉忠良”六字,外部为黑紫檀木盒,内部雕刻双龙戏珠图案。 湘献王朱柏贴金木谥宝是荆州博物馆收藏的明代藩王谥宝的代表文物,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朱柏为明太祖第十二子,该谥宝为梨木制成,通体贴金箔,印面雕刻篆书“湘献王宝”。其形制与生前使用的宝玺不同,专为随葬而制,由朝廷造办,体现明代藩王丧葬制度。此谥宝为国家二级文物。 现在,荆州博物馆推出了“看见中国先秦丝绸宝库——荆州马山一号楚墓织绣品特展”,其中展示了有名的根雕辟邪。它是战国时期的根雕艺术品,以天然树根为胎,髹红漆雕刻而成,造型奇特,呈虎头曲身,四肢饰有蛇、蛇噬蛙、蜥蜴噬鸟和蝉等浮雕图案。作为我国已知最早的根雕作品之一 ,具有重要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最后我来到珍品馆。二十世纪中叶以来,荆州出土了逾万件饱水漆器,荆州博物馆也因此成为馆藏楚秦汉饱水漆器最多的博物馆之一。这些漆器都主要集中在珍品馆中。 龙凤纹盾出自战国,距今两千多年,保存完好。这件盾牌由整木制成。通体髹黑漆,正面用红、黄、蓝三色绘三角形云纹,背面绘六组龙纹及人物、凤鸟、树木等。 上面三张图是‌西汉彩绘鹤纹漆匜‌,为西汉时期漆器文物,它是‌盥洗器‌,用于“沃盥之礼”(行礼时盛水浇洗,与盘配套使用)。 这是‌战国凤鸟践蛇莲花漆盖豆‌,为战国时期楚国漆器代表作,是国家一级文物。整器由‌浮雕龙纹盖、莲花状豆盘、凤鸟柄身、蛇形底座‌分件雕刻组合而成,运用浮雕、圆雕、透雕等技法,塑造出“凤鸟衔莲、爪攫蟠蛇”的动态造型,工艺精湛且创意独特。它是楚人‌凤鸟图腾崇拜与生命观‌的物质载体,其艺术构思与工艺水平,体现了战国时期楚国漆器的巅峰水准,为研究楚文化、漆器工艺发展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哇,又一件镇馆之宝来了!这件漆木彩绘蟾座凤鸟羽人,由上部羽人、中部凤鸟和下部蟾蜍状底座三部分巧妙组合而成。羽人形象独特,既为人又为鸟,整体展现出极高的艺术创意与神秘感。其造型采用整木雕琢与髹漆彩绘工艺,将漆器制作、木雕技法与思想信仰完美结合,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最重量级的文物来了!虎座凤鸟悬鼓!这一战国时期楚国的重要乐器,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以两只形态生动的卧虎为底座,背上则各站着一只引吭高歌的鸣凤,中间巧妙地悬挂着一面大鼓。整件作品通体以红、黄等色彩精心绘制虎的斑纹和凤的羽毛,造型既别致又优美,充分体现了战国时期楚国人民的智慧和艺术创造力。 这是中国楚墓中发掘出的最大虎座凤架鼓之一,是一件把漆、雕、绘三种艺术手段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精美工艺品。因此,它也成为荆州博物馆最具分量的镇馆之宝,博物馆的文创雪糕都做成它的模样。<div> 当然,荆州博物馆还有一具震惊全国的男性湿尸——五大夫遂的尸体,而且有肌肉有内脏有脑髓!!!还可以看到出土时候的棺液。不同于马王堆汉墓等其他我们了解熟知的出土干尸,尸体目前仍用透明液体封存。由于太过震撼,胆小者慎入,所以我就不发照片了。据说如果不是因为五大夫遂的汉墓出土的文物太少,它绝对比马王堆汉墓更出名,毕竟它的医用价值和防腐技术更高。</div><div> 荆州博物馆绝对是被严重低估的宝藏珍馆,希望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