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引言:建国后中国打了三场大的对外战争。而1979年的那场战争,远没有抗美援朝、中印边界反击战的宣传端庄得体,赶上了自媒体时代,网上说得最稠的就是“小童打黑枪”、“女兵遭遇”之类的传闻。猎奇传闻姑且一笑了之,但一些关于中国军队在越南实行“三光”的抹黑流言则令我愤怒。作为参加了这场战争并在一线作战的步兵班长,我想对读者们大声说:</b></p><p class="ql-block"><b> 不是这样的!</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我们部队是在深冬由中原直接开进到中越边境的,脱下棉衣就开打,眼前万物迥异,如果说还有一点熟悉的感觉,那就是越南村落里几乎每家都张贴着的华国锋主席的领袖像了。</p><p class="ql-block">因为战事来得急,百姓一时转不过弯,抑或是来不及扯下来就逃避战火走了,以致中国的华国锋和越南胡志明的领袖像还像往常那样并列贴在百姓家的正当门。两国领袖肩并肩,眼瞅着两国官兵在脸前厮杀,十二分地不着调儿。此等怪事可能古今中外都不曾有过。</p><p class="ql-block">这天连队占领一高地后,派出我班到山下的村庄例行搜巡,这是十分危险的任务,因为越南的百姓和军人在装束上常常并无区分,冷不丁就会从哪个旮旯里打来黑枪或扔出颗手榴弹,对于分头行动我方士兵危险性极大。</p><p class="ql-block">村庄空旷无人。当我走进一间农舍时,在幽暗的光线中总觉得哪儿不对劲儿,猛然调转枪口,惊悚看到墙角的一堆稻草里竟然有一张脸,睁着一双幽森的眼睛!这令我毛骨悚然,几乎扣动了扳机,冲锋枪里压着满满30发子弹!</p> <p class="ql-block">稻草堆悉悉作响,一个精瘦的老太婆慢慢站起来,挂着草屑一步步往前挪动,我大喊“站住!”,她却听不懂,战前背熟的几句越语喊话情急之下竟一句都喊不出来了。</p><p class="ql-block">老太婆挪到正当门的墙边,指着墙上的华国锋领袖像唔哩哇啦说些什么,虽然听不懂,但知道无非是些“同志加兄弟”的老话。她是不是在麻痹我?有床而不卧,为什么要在墙角弄一堆稻草钻进去?战区的百姓早就跑光了,这老太婆留下来做什么?刺探军情?联络情报?躲在暗处搞狙杀?一切皆有可能。</p><p class="ql-block">就在几天前我们还接到通报,某部队刚出友谊关,路边的一个越南老太婆冷不防就朝运兵的汽车里投了颗手榴弹,死伤了很多人。</p><p class="ql-block">友邻团2连在越南行军时,见到路边稻田里一个放牛的老迈村妇,没在意就走过去了,哪知道这老太婆突然就从稻草堆里操起一挺机枪,从背后一通扫射,22名官兵伤亡。</p><p class="ql-block">战后有传闻说,中越战争中被越南百姓和准军事人员杀伤的中国官兵,甚至超过了与越军交战的伤亡数字。这个说法是否被夸大了我无从考证,但开战初期对于越南非军事人员防备不足,应对不力,却是实情。</p><p class="ql-block">我们出境前曾被反复教育要爱护越南人民的生命财产,说黎笋集团是中越人民的共同敌人,部队出境后对越南百姓毫无防备之心,越南人的黑枪冷炮一直打到了战争结束才消停,那还不是因为中国军人不会像日本鬼子一样见人就杀,稍有疑虑抬手就毙了?如果真是网上传说的中国军人在越南“大开杀戒”,哪还轮得上越南老太婆颤巍巍立在路边打黑枪扔手榴弹?这也是参战老兵们提起当年的战事,最为愤怒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眼前的这个老太婆怎么办?</p><p class="ql-block">那双幽森的眼睛咋看都象是个打黑枪的角色,要么是留下来传送情报的?最简单、最保险的办法就是一枪打掉扭头就走,食指一动所有的疑虑即刻解除,换了日本兵想都不想就做了,可能都不用枪,一刺刀捅过去了事。</p><p class="ql-block">我注意到墙角稻草堆边上的一只碗,碗里有几个杏子大的山药蛋,这是越南农家最常见的食物了。于是我想这老太婆这些天就是靠啃些生的山药蛋来维生了,进而又想她会不会只是因为年老体弱跑不动才留下来的?大概是吧。应该是吧。宁肯相信是这样的吧。</p><p class="ql-block">这样一想我就打算走了,刚要转身又觉得不对——她要是从背后给我一枪怎么办?</p><p class="ql-block">要不就用背包带捆起来丢回稻草堆里?再一想不妥,一把年纪缚着手脚,她会渴死饿死的。</p><p class="ql-block">战场上非要剥夺对方的生命才能保全自己吗?没有别的办法了吗?握枪的手出了许多的汗,站在那里四目相对,进退两难。</p><p class="ql-block">最后的决断出自一个闪念:我家也有老人。</p><p class="ql-block">我腾出一只手,从挎包里摸出两包压缩饼干,顺着地面丢过去,然后一步一步退向屋门口。</p><p class="ql-block">老太婆完全意外地张着干瘪的嘴,怔怔地看着我一步步退出院子,转身疾速离去。</p><p class="ql-block">撤军回国后我不敢对人说这件事,担心被责备,但后来我才知道,类似的事情在我们连队发生过很多,几乎每人都能说几句,从战场下来的人都像是半个菩萨。</p> <p class="ql-block">十年前我把这件事情记述在我的新郎博客上,很快引来许多评论,评论中有这样一句话:</p><p class="ql-block">“博主你是牧师?传教士?和尚?道士? 都有可能,唯独不是军人,倒像是东郭先生。”</p><p class="ql-block">这句话让我纠结良久。我和我的步兵班在战场上奋勇作战,完成任务干净利索,对于敌人从不手软,怎么就不是军人而成了东郭先生了?就因为放过一个老太婆吗?</p><p class="ql-block">平心再一想,他说的可能没有错,战场上顾及的太多会让军人无法打仗,甚至无法生存。进入战场后你首先是个军人,肩负国家使命的军人!而不是别的什么角色。</p><p class="ql-block">事情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每当夜深人静时,稻草堆里那双幽森的眼睛常常浮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p><p class="ql-block">挥之不去的还有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疑问:当时我那样做,做错了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待续:捅刀子的士兵哭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