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青春里的“香炉”(35)</p><p class="ql-block"> 三百六十五个日夜的挑灯夜读,文君终究没负自己的坚持。那句“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正是他雅思7分佳绩最贴切的注脚。2001年盛夏,奥克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跨越山海而来;而远在奥大的阿玉,也顺利迈入研究生论文阶段——一对年轻人,各自奔赴,却恰逢圆满,这便是最动人的双喜临门。</p><p class="ql-block"> 拿到那张梦寐以求的录取通知书时,文君仿若历经一场浴火重生、凤凰涅槃。是爱情与知识,彻底改写了他人生的轨迹。他曾以为,毕业后工作谋生,或许就会这样终老于这座闽南小城,这亦是多数出身平凡的乡邻难以挣脱的宿命。然而与阿玉的邂逅,恰似为他推开了一扇望向世界的窗,手中的这份offer,更像是一张通往幸福的通行证,让他们的未来从此有了无限遐想的可能。</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夏天,文君考上奥克兰大学研究生的消息,成了整个村庄乃至小城的盛事。闽南乡俗里,遇此光耀门楣的喜事,必到祖祠举行盛大祭祖仪式。文君身披大红绶带,在乡亲们的簇拥下踏过祖祠的青石板路,烛火映着他年轻的脸庞,香火缭绕中,连祠堂供案上的老铜香炉都似泛着格外温润的光,而此刻的文君满脑子都填满了对阿玉的思念和感激。谁能想到,距北辰山遇险不过一年多光景,那段惊心动魄的经历还在坊间流传,如今这位“遇险主人公”竟又成了小城的“风云人物”。各种猜测与传闻像夏日的风,裹挟着乡邻的好奇与艳羡,吹遍了小城的街头巷尾。(待续3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