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无声处见丹心——观《沉默的荣耀》有感</p><p class="ql-block"> 当“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的台词在屏幕上浮现,《沉默的荣耀》用冷峻而深情的笔触,揭开了1949年台湾隐蔽战线的历史迷雾。这部聚焦吴石、朱枫等烈士真实事迹的剧集,没有寻常谍战剧的酣畅逆袭,却以直击人心的悲壮,让信仰的重量跨越时空,在观众心中久久回响。</p><p class="ql-block"> 剧集最动人的,是将英雄还原为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吴石身为国民党中将,本可安享高官厚禄,却甘愿深入“白色恐怖”的虎穴,用一次次冒险传递关键情报,他对家人的内敛深情与对家国的舍生取义形成强烈共鸣;朱枫以探亲为名孤身入台,温柔外表下藏着钢铁意志,旗袍盘扣里的暗号、深夜监听的警惕,尽显无名英雄的坚韧;陈宝仓临危受命时的豪迈担当、聂曦追随恩师的坚定执着,共同构成了群像式的英雄图谱。他们不是天生的勇者,却在民族大义面前,选择了最艰险的道路,让“句句不提信仰,事事皆为信仰”的坚守,成为最动人的宣言。</p><p class="ql-block"> 而剧中关于人性的刻画,更让这段历史多了几分沉重的反思。蔡孝乾因贪图奢靡而叛变,陈泽民为护家人而动摇,甚至朱枫的继女女婿为保“小家”而出卖亲人,这些堕落与摇摆的轨迹,恰恰反衬出英雄们坚守的可贵。在敌我对峙的绝境中,信仰与背叛、亲情与大义的残酷抉择,让我们读懂了隐蔽战线的斗争不仅是智谋的较量,更是人性的考验。当英雄们为保全战友而主动赴死,却中了敌人利用其崇高品格设下的圈套时,这份“义薄云天却壮志未酬”的悲壮,更让人体会到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p><p class="ql-block"> 作为首部完整呈现台湾隐蔽战线斗争的作品,《沉默的荣耀》填补了历史叙事的空白。吴石暗藏情报的眼神、朱枫跳海自尽的决绝、烈士墓前络绎不绝的祭奠者,这些源自解密史料的细节,让70多年前的牺牲变得可感可触。闽南语对白、布袋戏等文化符号,与朱枫烈士迟到60年的归乡骨灰形成情感共振,更唤醒了两岸同胞的民族认同。剧集不仅是对先烈的告慰,更昭示着统一是历史必然——从当年的情报暗战到如今的民心所向,无数人为之奋斗的“荣耀”,正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家国愿景。</p><p class="ql-block"> 走出剧集的沉郁,再看今日的太平盛世,才真正懂得“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吴石“凭将一掬丹心在”的绝笔,朱枫赴死前的从容无畏,早已化作跨越时空的精神火炬。这部剧让我们明白,信仰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是生死关头的初心不改。那些沉默的英雄们用生命证明,为了民族复兴与国家统一,总有人愿意以身许国、砥砺前行。 </p><p class="ql-block">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想我祖父黄玉芳把浙江宁波“德丰”“德盛”两家公司贡献还不够,还不顾自己资本家独子的身份,卖身作壮丁换作银两支援党的革命事业,并于1935年牺牲自己年仅二十多岁的生命,至今不知遗体何处!观看《沉默的荣耀》联系我祖父的牺牲造成我父亲从小没有父亲,我从小没有祖父,祖母守寡到1980年7月我参考高考回家的第二天去世,父亲长大以后也只读到高小毕业,可我曾祖父却是当年的日本留学生归来创业的资本家,我父亲之后也是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牛栏山煤炭建筑工程二队当建筑工到1985年退休。感恩千千万万革命烈士英灵在天佑,感恩有党恢复高考制度,虽然我从小因为贫困从来没有参考小学到高中毕业的毕业照,但我参考了大学本科毕业照,虽然没有小学至高中的毕业证书,但我有本科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两个妹妹也都成为大学毕业生,我儿子和我类似都是应届高中毕业就考上大学。我福建农学院毕业后去了闽西革命老区当了教师,儿子医大毕业成为了医生。我教书育人,儿子救死扶伤!感恩天佑,愿当年成千成万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自己一切的无名先烈们都能早日魂归故里,永垂不朽!在天有灵佑我中华好儿孙,扫光一切腐败腐朽!强我中华民族! </p><p class="ql-block"> 观看《沉默的荣耀》联系自己的家史让我止不住眼泪汪汪。我们要铭记这份沉默的荣耀,这样做既是对先烈的致敬,更是对当下的警醒。愿我们带着这份信仰的力量,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传承先辈的家国情怀,让统一的荣光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中,终将照进现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