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首富创业路

景增元的幸福生活

<p class="ql-block">说到“大运”这个牌子,不少人脑海中浮现的是大运的重型卡车,可对于挺多中年人来讲,他们印象最深的还是大运摩托车。</p><p class="ql-block">大运集团的老板远勤山,小时候家里挺穷的,他是靠做摩托车生意起家的。在摩托车这个行当里,他能成功转型,可算是少数有本事的企业家。那么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翻身的呢?</p><p class="ql-block">远勤山1968年2月在运城的一个农村出生,是家里最小的娃。因为家里穷,他很小就开始跟哥哥姐姐一起下田干活,受了不少累。</p><p class="ql-block">有一次,远勤山和哥哥走在路上,被路边小贩大声吆喝卖的雪糕吸引得直流口水。</p><p class="ql-block">哥哥在一旁打趣道:“想吃就自己去攒钱呗。”从那以后,远勤山就拼命积攒零花钱,最后他居然攒下了一元“大钱”,但出人意料的是,他没用这钱去买雪糕。</p><p class="ql-block">小时候的远勤山真是挺可怜的,那时候一个雪糕才八分钱,可他因为吃过太多苦、受过太多累,对赚钱和攒钱特别上心。尽管心里很想吃雪糕,但他还是硬忍住了,只是时不时地把那一块钱拿出来瞅瞅。</p><p class="ql-block">远勤山好像只对赚钱感兴趣,别的事情都提不起他的劲。他上学时成绩一塌糊涂,是个不折不扣的学困生,上课总打瞌睡,一下课就生龙活虎。</p><p class="ql-block">家里人对他不上进这事儿没啥抱怨,反正种地也不需要会解那种一元二次方程嘛。</p><p class="ql-block">远勤山可不想和家里人一样种地,倒不是因为他怕累,而是觉得那样挣钱太少了。所以他在念完九年义务教育后,就出门去做买卖了。</p><p class="ql-block">没有啥特别本事和关系,远勤山一开始做的就是买卖粮食的活儿,天天到处跑,从各家各户收粮食,然后又转手卖给粮管所。</p><p class="ql-block">贩卖粮食是个苦力活儿,季节性很强,经常得忙到深夜,还得一袋一袋地搬粮食。</p><p class="ql-block">忙活一整年能挣到多少钱呢?算来算去,也就刚好够买下2500根冰棍,就连吃顿白面馒头都觉得奢侈,这让远勤山心里很是不甘心。</p><p class="ql-block">1986年过年的时候,远勤山在外头干活的堂兄弟,开着一辆摩托车回了老家。</p><p class="ql-block">那时候,运城一辆新摩托车得花上四五千块钱,这价钱都赶上远勤山辛苦种粮20多年的收入了,让他心里直痒痒,于是打定主意不再守着家里那一亩三分地,要出去闯一闯。</p><p class="ql-block">远勤山压根儿没想过,自己的人生轨迹会从此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年,对草根创业者来说是个黄金时期,中国的好多第一代大富豪都是在那时候崭露头角的。</p><p class="ql-block">他们很多人都有着和远勤山一样的背景:家境不好、学历不高,都是从做体力劳动起步的。</p><p class="ql-block">创业不看重学历高低,只要有眼光和胆量,就能找到赚钱的门路,像远勤山他们那一代人,可以说是最幸运的一拨创业者了。</p><p class="ql-block">离开家乡一年后,远勤山就满怀信心地给自己定了个连乡亲们都觉得吃惊的目标:十年内要拿到城市户口,买上房子和车子。</p><p class="ql-block">远勤山没想到自己当初的目标设得太过谨慎了,不仅户口、房子、车子能轻松到手,将来就连运城首富的位置,也很有可能是他的囊中之物。</p><p class="ql-block">一次赚5年收入,1987年,19岁的远勤山从邻居那里借了3000块钱,然后去广州闯荡。刚到那儿的他,既没啥技术,也找不到好的机会,虽然肯吃苦,但不想像倒卖粮食那样,忙活半天却赚不了几个钱。</p><p class="ql-block">在广州逛了好几天后,远勤山瞧见一家店正在大减价,卖一辆嘉陵七零摩托车,只要2000块钱。</p><p class="ql-block">在老家运城,就连二手摩托车的价钱都比这个高出许多,远勤山感觉机会就在眼前,于是他立刻买下了那辆摩托车,计划着把它运回运城转手卖掉。</p><p class="ql-block">远勤山对怎么把摩托车运到运城感到十分苦恼,因为这得花上一千多到两千块的运费,而他手头只有三千块的创业资金,根本负担不起。</p><p class="ql-block">最后,他打定主意要骑摩托回运城,因为这样算下来,花销只有付运费的一半。</p><p class="ql-block">不过从运城到广州的路有1800公里长呢,要一路骑回去可真不简单。远勤山连着骑了6天5晚,路上只在加油站歇了4回。</p><p class="ql-block">骑了很久的车真的很累人,这一路上远勤山不知吃了多少辛酸,就连古代最厉害的骑兵,估计也跟他差不多辛苦吧。</p><p class="ql-block">远勤山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他骑摩托车到家才三天,就有人自己找上门来想买他的东西了。</p><p class="ql-block">摩托车最后以3500元卖掉了,去掉成本,远勤山一下子就赚了1000元,这钱相当于他以前卖粮食五年的总收入!</p><p class="ql-block">这让远勤山非常高兴,于是他常常在运城和广州之间来回跑,通过买卖摩托车赚了点钱。</p><p class="ql-block">但是一个人出门挺危险的,有次远勤山一个人骑着摩托车回运城,半道上出了车祸,要不是有好心人经过把他救了,他可能就没命了。</p><p class="ql-block">另外,那时候的社会治安可没现在这么安稳,一个人要是出远门,路上可危险着呢。远勤山在遭遇那场车祸后,就琢磨着把老乡们聚一块儿,一块儿做起倒卖摩托车的生意来。</p><p class="ql-block">想要变得有钱得靠特别大的决心,因为过程实在太艰难了,不少人半道就打了退堂鼓,但远勤山硬是挺了好几年,最后在家乡成了个小富翁。</p><p class="ql-block">远勤山没有只是简单地买卖摩托车,而是一边做买卖,一边学习有关摩托车的知识。他改掉了学生时期那种调皮捣蛋的毛病,开始变得勤奋好学,并且进步神速。</p><p class="ql-block">远勤山用了4年时间,通过买卖摩托车赚到了第一桶金。到了23岁,他在运城开起了一家卖摩托车的店铺。</p><p class="ql-block">那时候,运城卖摩托车的店家还比较少,市场有很大的空间,他很轻松地就拿下了好几个国内外摩托车品牌在运城的销售权。</p><p class="ql-block">尽管远勤山是运城的代理商,但他并非处于最高级别的总代理位置,而是需要从别的代理商那里进货,这样一来,他的进货成本就得多出大约30%。</p><p class="ql-block">不过远勤山的零售店开张后人气超旺,一天最多能赚20多万。到了1992年,全年营业额达到了2000万,利润至少有200万,让他提前6年就实现了买房买车的梦想。</p><p class="ql-block">他之所以能成功,主要靠的是这两点秘诀:</p><p class="ql-block">一种是装摩托车的“大箱子”。那时候,这种装摩托的箱子特别结实,不容易摔坏,所以有些店家会拿它来放东西或者搬东西。远勤山在卖摩托车的同时,也顺便卖起了这些箱子。</p><p class="ql-block">第二种方法是做交通运输的兼职。远勤山在给顾客送货的路上,会特意让货车经过那些还没有公交车和物流公司到达的地方,然后让司机顺便带带客人或者货物。这样一来,每次送货都能多赚好几千块钱的运费呢。</p><p class="ql-block">用现在的标准来衡量,远勤山的行为确实有点像犯法了,但在那个公共交通不太方便的时候,老百姓倒是挺欢迎这种“给大家行方便”的做法。</p><p class="ql-block">采用了这两种手段后,就算远勤山买的货价格高,他卖的摩托车价钱还是很实惠。</p><p class="ql-block">1997年,远勤山创办了通达集团,专门卖摩托车,每年的收入能有20亿。这样,他就成了山西卖摩托车最大的人物,在圈子里也挺有名气的。</p><p class="ql-block">但远勤山并没有因此就心满意足,位置高了视野也宽了,在商界一帆风顺的他很快就察觉到了潜在的威胁。</p><p class="ql-block">1990年的时候,中国摩托车这行当火得不行,好多厂家和卖家都冒了出来,大家抢饭碗抢得可凶了。远勤山觉得吧,光有卖的渠道不行,手里得有好货,所以他打算自己也动手造摩托车。</p><p class="ql-block">投身摩托车制造,结果正如远勤山所料,快到新世纪那会儿,不少卖摩托车的商家开始拼价格,不管是做摩托车的厂家还是卖摩托车的商家,赚的钱都少了很多,一辆摩托车也就赚个三四十块到五六十块。</p><p class="ql-block">1998年,摩托车这行真是遇到了大冷天,远勤山的通达集团利润也少了四成,这让他更加想自己动手造摩托车。</p><p class="ql-block">不过,要想亲手打造摩托车,远勤山还得等个机会。毕竟,他以前学习不咋地,干的全是销售的活儿,既不懂制造,手里也没多少钱。这么一等就是好几年,愿望始终没能实现。</p><p class="ql-block">人生真是充满了意外,正当远勤山为如何踏入摩托车制造领域而苦恼时,一家叫做北易的公司主动找上了他,想请他担任经理一职。</p><p class="ql-block">北易,也就是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是泰国正大集团的易初投资公司和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的北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一起合作成立的。</p><p class="ql-block">北易公司是在1992年成立的,它配备了很先进的设备、高效的生产流水线,还有现代化的管理方式。那时候它发展得特别快,只用了三年就让投资方赚回了本钱,一年的税款都能交到3亿呢。</p><p class="ql-block">不过,在1998年那个寒冷的冬天,北易公司也碰到了大麻烦,它手下的大阳摩托生意亏了钱。</p><p class="ql-block">北易公司想找懂摩托车销售、手里有资源的合作伙伴,在一次会议上,他们碰到了远勤山,接着就向他提出了合作的想法。</p><p class="ql-block">就像是正好打了个哈欠就有人递上枕头,2002年远勤山满心欢喜地去了北易当上了经理,随后大阳摩托就火了起来,大运摩托车也跟着名声大噪。</p><p class="ql-block">摩托车市场不景气是整个圈子都头疼的事儿,大伙都不觉得远勤山能让北易翻身。为了让大家放心、促成各方联手,远勤山拍了不少胸脯,许下了好多保证。</p><p class="ql-block">在公司大会上,他向大家保证,如果利润目标没达到,那差的部分他会自己补上。</p><p class="ql-block">在摩托车行业代表齐聚的会议上,远勤山对合作伙伴许下了三个保证:第一点就是,假如大阳摩托一年的销量没卖到50万台,那配件降价的款项,我们一分不少地退给大家。</p><p class="ql-block">第二点就是得按时把钱付了,要是晚了,每天得赔1%的钱;第三点呢,就是在交易的时候,要是碰到北易的员工故意找茬,你可以直接找总经理去说这事儿。</p><p class="ql-block">除了靠接收举报这种方式,远勤山给出的承诺和下的决心,确实让大家都鼓足了劲。但同时,也有很多人暗暗为他担心——毕竟2001年大阳摩托的年销量才30万台,到了2002年第一季度每个月都在亏钱,他定的销售目标似乎有点太高了。</p><p class="ql-block">远勤山之所以敢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是因为他深知行业的现状和自己公司的实力。他早就把经营的路子、每个月的赚亏打算、广告怎么投放、怎么省钱以及销售计划都想好了。</p><p class="ql-block">从那以后,远勤山经常请各地的销售商来北易的生产车间瞅瞅。销售商们一看,惊讶地发现北易用的全都是本田公司的正宗生产线,产品质量杠杠的,完全打破了他们之前觉得有些摩托车品牌便宜但质量差的印象。</p><p class="ql-block">远勤山在一年里通过一系列的公关活动,成功让大阳摩托的经销商数量增加了五百多家,市场很快就得到了大幅拓展。</p><p class="ql-block">远勤山不仅凭借专业本领赢得了经销商的信赖,还大力投放广告来吸引消费者。他请来了国际大明星巩俐来代言,广告播放次数翻了一番多,摩托车的销量也跟着猛涨。</p><p class="ql-block">按照远勤山的描述,北易就像是一条受了伤的鱼,只要给它把伤口治好,它马上就能重新活蹦乱跳。</p><p class="ql-block">北易真的按照远勤山的计划发展了,2002年6月就开始赚钱了,全年卖出了52万辆摩托车。这样一来,</p> <p class="ql-block">北易真的按照远勤山的计划发展了,2002年6月就开始赚钱了,全年卖出了52万辆摩托车。这样一来,不仅把银行的贷款都还清了,公司的现金流也达到了最高点,员工的工资也跟着涨了起来。</p><p class="ql-block">2003年,北易的业绩还是一路飙升,因为表现特别出色,远勤山被人叫做“行业里的奇才”。</p><p class="ql-block">之后,远勤山继续努力,让大阳摩托车的产量达到了每年200多万辆,发动机250多万台。这些产品不仅卖到了全国各地,还远销亚非、欧美等超过100个国家,一年的出口销售额曾达到20亿元。</p><p class="ql-block">远勤山和北易的合作真是个两全其美的事儿,北易的销售数字噌噌往上涨,远勤山也顺利找到了进入摩托车制造行业的大门。</p><p class="ql-block">2004年,远勤山创办了自己的摩托车牌子——大运摩托,还建了个新的摩托车生产厂。那里做出来的跨骑式摩托车,和大阳摩托看起来差不多。</p><p class="ql-block">2005年,大运摩托把全国的经销商都召集到了一起开会,从那以后,大运摩托的销量就噌噌往上涨。到了2008年,大运摩托还跟北京奥组委搭上了伙,成了奥运会摩托车的提供商,还是残奥会摩托车的唯一指定供应商呢。</p><p class="ql-block">跨界转型求发展,2004年,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开始迅猛发展,眼光独到的远勤山,也加入了这场长达十多年的热闹大派对。</p><p class="ql-block">大家都知道,做房地产能赚大钱,所以不光是搞制造的、做服务的,就连那些玩技术的也都纷纷涌进房地产这行当里来。</p><p class="ql-block">不过搞投机真的很危险,隔行就像隔座山,好多房地产公司就是因为没跟上调控的节奏,或者没管好金融风险,结果亏了大钱,甚至破产了。</p><p class="ql-block">做生意后,远勤山改掉了年轻时不爱看书的习惯,变得特别爱学习。在北易工作的时候,他陆陆续续花了好几万块钱买书,就算工作再忙,也会抽时间每天读上两小时的书。</p><p class="ql-block">刚开始涉足商界那会儿,远勤山还是个连初中课本都搞不清的白丁,可现在,他已经拿到了中山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p><p class="ql-block">他努力转变自己并勤奋学习,因此在做生意时表现得更出色,成功跨入了其他行业。</p><p class="ql-block">大运房产打造出了广州的高档住宅社区“大运家园”,还有山西那块900多亩大的“大运公园城”,到现在在房地产行业里也还是挺有名气的。</p><p class="ql-block">远勤山通过成功的地产经营获得了充足的现金流,这让他能够克服经营难关,并推动产业不断升级。</p><p class="ql-block">现在,中国的摩托车市场早就不再像以前那么火爆了。因为好多大城市都开始限制摩托车,所以这个市场慢慢在变小,那些不太出名的低端摩托车牌子日子就更不好过了。</p><p class="ql-block">摩托车赚的钱越来越少了,而汽车市场能赚更多。因为摩托车和汽车的管理上有很多共通之处,所以远勤山很早就打算进军汽车行业了。</p><p class="ql-block">2004年,当远勤山在房地产上投资的同时,他还在运城砸了20亿建了个大运汽车制造公司。第一期工程就占了1500亩地,打算做到150亿的产值。</p><p class="ql-block">制造汽车的技术要求比造摩托车高出不少,可不是仅仅多装两个轮子那么简单。国内确实有摩托车厂想转行做汽车,但尝试的很多,成功的却没几个。</p><p class="ql-block">在大运集团里头,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有人怕投资太多,有人担心技术不达标,还有人觉得市场太小。远勤山心里清楚,前方困难重重,但他对自己的计划还是很有信心的。</p><p class="ql-block">远勤山没有选择进入竞争激烈、技术门槛高的小型轿车领域,还有已经差不多饱和的客车市场,他出人意料地投了重型卡车这一行。</p><p class="ql-block">2004年的时候,不少人觉得重型卡车市场没啥前途,有专家就建议,大运要是专门做低档市场,可能还能生存下去。</p><p class="ql-block">可是很多人都没注意到国内对手不多的情况,也压根儿没料到中国马上就要搞起的“大规模建设”。</p><p class="ql-block">在大运重型卡车正式开始生产前,遇到了个大难题,就是周边配套产业不足,技术工人也紧缺。这时候,山西省委书记特地来给远勤山打气,他说:“能从没有中创造出有,这才是真本事!要是样样都齐全了,那就不算啥了!”</p><p class="ql-block">山西给出了好多实惠政策。2009年,大运造出了第一辆重型卡车,而2008年正好是国家推出四万亿投资计划的时候,国内开始大力搞基建,所以说大运重型卡车出现得正是时候。</p><p class="ql-block">在工程用车技术这块儿,特别是重型卡车方面,中国以前长时间不如国外,而且国内能生产这些车子的厂家也很少。</p><p class="ql-block">大型货车用不久,开个两三年就得换新,中国现在搞这么多大型建设项目,对大型货车的需求量会非常大。</p><p class="ql-block">外国货价格太贵,它们靠着技术上的优势多赚钱,这种事儿,不管是政府还是咱们国内的企业,都觉得不能接受。</p><p class="ql-block">大运重卡价钱挺公道,而且一直在改进,质量上也能符合要求。因此,它一上市就很快受到了市场的喜爱。</p><p class="ql-block">因为生产速度赶不上销售的需要,远勤山赶紧增加了生产能力,第一年就打算造出一万辆车,这比大多数重卡企业刚开始生产时的数量要多得多,到了第二年,他更是让工厂具备了每年生产5万辆车的能力。</p><p class="ql-block">就算当初有人担心运城和山西的市场太小,但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大规模搞基建让能源需求大涨。</p><p class="ql-block">不过那时候山西还没能把铁路修到每个地方,而空运费用又太高,所以越来越多的煤炭选择公路运输,这让大运重卡卖得很火爆。</p><p class="ql-block">大运大获成功之后,不少企业也盯上了重卡市场,都想来分一杯羹。但没多久,因为生产得太多,2012年卡车行业就遭遇了危机,结果有17家企业倒闭了。</p><p class="ql-block">远勤山凭借出色的生意经,让大运公司在2012年的行业难关中挺了过来,到了2013年,公司开始有了新的发展势头,销量和利润都一直在涨。就算到了2015年,行业又碰到了一次大麻烦,大运公司还是实现了反超增长。</p><p class="ql-block">现在的大运集团已经跻身全国五百强企业行列,手下有一万多名员工,资产总额超过了80亿,他们的产品卖到了100多个国外市场。</p><p class="ql-block">2019年10月10日,远勤山上了胡润百富榜,排在第747名,他的钱财有55亿元人民币。</p><p class="ql-block">2021年12月份,远勤山拿到了第一届“山西省优秀人才特别贡献奖”。</p><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2号,晋南钢铁集团、大运集团和南京金龙公司一起,在晋南钢铁集团举办了氢能合作的签字活动。这意味着远勤山领导的大运集团要在氢能产业上加大投入。不过,最后会咋样,还得看以后的发展。</p><p class="ql-block">远勤山的创业故事特别鼓舞人心,他靠持续学习、敏锐的洞察力以及拼搏奋斗,最终扭转了自己的命运,给后来的创业者们树立了个好榜样。</p><p class="ql-block">2、《北方易初摩托车公司总经理远勤山的奋斗故事》;作者:王学锋;刊登于《摩托车信息》2003年第9期</p><p class="ql-block">3、《远勤山让梦想驰骋世界》;作者:徐翠兰、魏停;来源:《新晋商》杂志2013年第8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