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崮:沂蒙深处的崮韵春秋

昶旭

<p class="ql-block">在沂蒙山区的腹地,群峰逶迤间散落着一颗颗奇特的“石明珠”——岱崮。这些由亿万年地质运动雕琢而成的方山崮群,形似石堡,雄踞山岭,承载着沂蒙大地的沧桑记忆,更孕育了厚重绵长的人文底蕴,在岁月流转中绽放着独特的光彩。</p><p class="ql-block">岱崮的奇,在于其鬼斧神工的地质奇观。亿万年前的地壳升降与侵蚀风化,造就了这里“顶平、身陡、麓缓”的崮形地貌,被誉为“中国崮乡”。清晨时分,薄雾如纱萦绕在崮顶之间,阳光穿透云层洒在青灰色的岩壁上,明暗交错间,仿佛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春日里,崮下桃花、杏花竞相绽放,粉白相映,花香漫山;秋日来临,漫山红叶与金黄的柿子树点缀其间,与黛色的崮群构成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最令人称奇的是“七十二崮”的传说,每一座崮都有着独特的形态,有的如雄狮盘踞,有的似仙女梳妆,栩栩如生,引人遐思。</p><p class="ql-block">岱崮的魂,在于其厚重深沉的人文积淀。早在商周时期,这里便是古人类繁衍生息的家园,遗留的古村落、古遗址见证着先民的智慧。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齐鲁文化交融的前沿,孔子周游列国时曾途经此地,留下了“登东山而小鲁”的赞叹。近代以来,岱崮更是成为沂蒙精神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儿女在崮群间筑堡垒、藏兵粮,用鲜血和生命守护家园,谱写了一曲曲英雄赞歌。如今,岱崮革命遗址、纪念馆静静矗立,无声地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的重要载体。</p><p class="ql-block">岱崮的暖,在于其淳朴真挚的民俗风情。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沂蒙儿女,保留着最本真的生活方式。清晨,山间传来清脆的鸡鸣,村民们扛着农具穿梭在田埂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傍晚时分,炊烟袅袅升起,家家户户的屋顶飘出饭菜的香气,邻里之间热情招呼,其乐融融。每逢佳节,村民们会举办热闹的民俗活动,扭秧歌、唱柳琴戏、踩高跷,欢快的旋律回荡在崮群之间,展现着沂蒙人民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这里的手工艺品同样独具特色,剪纸、刺绣、面塑等非遗技艺代代相传,凝结着劳动人民的审美与智慧。</p><p class="ql-block">岁月流转,岱崮的山依旧巍峨,水依旧清澈,而这里的故事还在继续。如今的岱崮,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让这座沂蒙故地上的明珠愈发璀璨。走进岱崮,既能感受地质奇观的雄奇壮丽,又能领略人文历史的博大精深,更能体会到沂蒙人民的淳朴热情。这里的每一座崮、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岁月的印记,诉说着沂蒙大地的传奇,等待着人们去探寻、去品读、去珍藏。</p> <p class="ql-block">感谢岱崮地貌旅游风景区和山东盛田传媒的大力支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