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里的牵挂,藏着父母未说出口的爱

李晓娟

<h3>  老大升入初中,老二踏入小学,日子仿佛被按下快进键,裹挟着我们一路往前奔。孩子爸爸出差的原因,家里的大小事、接送的重担,需要我付出更多的精力。周内要赶在清晨送完老二去小学,再送老大去初中,接着马不停蹄赶去上班;傍晚刚下班,又得穿梭在两所学校之间接孩子。到了周末,本该喘息的时光,却被各种培训班填满,送完足球赶英语课,盯着老二写作业的间隙,还要帮老大梳理初中的知识点。</h3> <h3>  这样连轴转的日子里,“回家看爸妈”成了奢侈的愿望。我的父母早已近七旬,本该是我多陪伴尽孝的年纪,可我却总被孩子和工作绊住脚步。有好长一段时间,我几乎没怎么回过老家,电话里也常常是匆匆几句就挂断。后来听妈妈偷偷说,爸爸心里挺不是滋味,觉得女儿有了自己的小家,就把他们忘了。</h3> <h3>  我心里又酸又愧疚,却不知该如何解释。后来试着换了种方式,在电话里跟爸爸开玩笑:“爸,上次八月十五回家,你们买的那种老面馒头也太香了,孩子们念叨好久,我现在想起来还馋呢。”我不过是随口一提,没想着真能有什么回应。</h3> <h3>  没想到一周后的傍晚,我正准备送老二去上英语课,手机突然响起,是妈妈的声音:“闺女,我和你爸在地铁上呢,给你带了好多馒头,还有……。”我又惊又喜,赶到地铁口时,就看见爸妈拎着好几个沉甸甸的袋子站在那儿,爸爸的头发又白了些,妈妈的额角也沁着汗珠。</h3> <h3>  没等我多说几句,老二的英语课快到点了。我正着急,爸爸摆摆手说:“你快送孩子去吧,我和你妈在这儿等会儿,正好看看娃。”等我送完老二回来,爸妈已经把馒头分类装好,整齐地摆在厨房。爸爸说:“知道你忙,我们不耽误你,这馒头你冻在冰箱里,给孩子做早餐方便。”我打开装馒头的袋子,熟悉的麦香扑面而来。那一刻突然明白,父母的爱从不是轰轰烈烈的表达,而是这样悄无声息的奔赴。他们或许曾因我的缺席而失落,却从不会真的怪我,只想着用自己的方式帮我分担。我随口说的一句喜欢,他们记在心里,跨越半个城市送来;知道我没时间陪伴,他们便主动缩短相聚的时光,只为不给我添负担。</h3> <h3>  短暂相聚几个小时之后他们便打算回家,因为家里还有了不断的牵挂。望着爸妈远去的背影,秋风吹起落叶,也吹红了眼眶。原来父母的爱,就像这秋日的阳光,不炽热却绵长——我随口的一句偏爱,他们跨越半个城市来兑现;知道我分身乏术,便主动缩短相聚,只为不给我添负担。</h3> <h3>  这个秋天,桂香会散,秋叶会落,但馒头里的麦香、父母的牵挂,却成了最暖的底色。往后,再忙也要循着秋光回家,就像他们奔赴而来那样,常回去看看,看看我鬓染秋霜的爸妈,把亏欠的陪伴,慢慢还回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