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气节追高范

墨吟

<h5><b><i><u>人物</u></i></b><br><br><br></h5><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峥嵘气节追高范</b></h1><br><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追忆邓拓</b></h3><br><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文/墨吟</b></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邓拓遗照</h5><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邓拓(1912—1966),原名邓子健,福建闽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晋察冀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新华社晋察冀分社社长等职,曾为《晋察冀日报》撰写社论《纪念七一,全党学习毛泽东主义》和主编出版五卷本《毛泽东选集》。从1949年7月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起,到1958年3月被迫辞职,可谓与人民日报十年风雨同舟。<br data-filtered="filtered"> 离开人民日报后,邓拓经彭真安排,调任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主编北京市委理论刊物《前线》。1961年中央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开始纠正“大跃进”的一些错误做法。邓拓依然书生气十足,以为形势有了改观,就应《北京晚报》之约,以马南邨的笔名撰写《燕山夜话》杂文专栏,连发了150多篇文章。不久,又与吴晗、廖抹沙合作在《前线》杂志撰写《三家邨札记》,于是惹火烧身,在“文革”之初即被打成反党反社会主义的“三家村集团”首要成员,遭到残酷迫害。<br data-filtered="filtered"> 1966年5月16日,文革纲领“十六条”发布,邓拓认定这是杀身之祸的前奏,不如自寻了断。5月17日晚上,他支走了妻子和孩子,伏案疾书至深夜,留下了两封遗书。<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第一封是写给彭真、刘仁和同事的长信,其中有这样两段关键的话:<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文章的含意究竟如何,我希望组织上指定若干人作一番考核。《燕山夜话》和《三家邨札记》中,我写的文章合计一百七十一篇,有问题的是多少篇?是什么性质的问题?我相信这是客观存在,一定会搞清楚的。<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我不认为自己是‘混进党内,伪装积极,骗取了党和人民的信任’,我认为自己一直是在党的领导下,为革命事业不顾一切地在努力奋斗。”<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第二封是写给妻子丁一岚的诀别信,全文如下:<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一岚:我因为赶写了一封长信给市委,来不及给你们写信。此刻心脏跳动很不规律,肠疾又在纠缠,不多写了。你们永远不要想起我,永远忘掉我吧。我害得你们够苦了,今后你们永远解除了我所给予你们的精神创伤。永别了,亲爱的。”</div><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 一般来说,自杀是不足取的,每个人都应当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尤其是在自己阵营内蒙受天大冤屈和遭受非人摧残的情况下,选择自杀以求得解脱,不仅需要极大的勇气,而且留给后人以警示,值得人们同情和敬仰。这就是自古以来中国有血性的知识分子所信奉的“士可杀不可辱”的气节。<br data-filtered="filtered"> 邓拓在第一封遗书中所表达的愿望终于实现,1979年2月他的冤案得以平反昭雪,包括《燕山夜话》和《三家邨札记》所有文章在内的《邓拓全集》得以出版。<br data-filtered="filtered"> 邓拓写给妻子的诀别信让全家痛不欲生,家人并没有忘掉他。每年5月18日,丁一岚都要给丈夫写一封信,告诉他这一年里她和孩子们的情况,向他倾诉自己的孤独和困惑。然后,她划一根火柴把信点燃。她就用这样一种方式和丈夫交流着情感,联系着两个世界。<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邓拓的同事袁鹰有诗曰:<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血海冤沉不记年,星霜历历付云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峥嵘气节追高范,锦绣才华迪后贤。</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劲骨遭残宁愿折,蛾眉见嫉敢争先。</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诗魂今日应无憾,泪溢银河注九天。</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