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的记者证</p> <p class="ql-block"> 我这一生最荣耀的事情就是曾经是一名记者!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走入军营,感谢部队慧眼识珠,让我这个想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小人成为了一名通讯员——营房里的小记者。</p> <p class="ql-block"> 新闻通讯员和战士之间就是拿枪和拿笔的区别,武器不一样战场上仍生死与共。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拍不出好照片的记者不是好记者;中越战争前,我立下遗嘱:不当英雄即为烈士!</p><p class="ql-block"> 离战场近点再近一点!我要用多见报来证明战士们的勇敢与军人的伟大。不辱使命,作为军人,作为记者,我做到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陪同我军著名老作家苏策、郭明孝、万元德一行去云雾缭绕的高地采访,此行苏老写下了名篇《扣林山之战》。</p> <p class="ql-block">与师宣传科周鉴周科长、杜冰老师在高地采访途中。</p> <p class="ql-block"> 不顾生命危险,跟随主攻连队,用镜头记录了战士们冲锋陷阵视死如归夺取一个又一个高地的珍贵画面。我的报道,曾经刊登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光明日报及各省地报刊,部分照片被军事博物馆收藏。为此,两度荣立三等功,先后被聘为,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国防战士报,红河报等报刊的特约通讯员。</p><p class="ql-block"> 年少轻狂,因部队没有提我的干愤而离开,也因我的离开,该部再与新闻报道一等奖无缘。</p> <p class="ql-block">在部队时,手把手帶我走上记者之路的恩师杜冰(云南政协报退休)。</p> <p class="ql-block"> 回到地方,我仍然保持着一个战士的斗志,1983年,我借调《贵州日报》成为省报的一名摄影记者。曾计划跑遍贵州省每一个县,报道贵州如火如荼的改革开放(如贵州私人企业第一人唐忠宽),开始拍摄贵州的名人名事(如画家宋吟可,董克俊、书法家陈恒安,张新槎、冯继泉等)。由于报社摄影组组长丁长锐一拨人要求自己的子女接班,给报社党委施压,我被迫离开贵州日报。</p><p class="ql-block"> 回到地方宣传部,仍然从事记者工作,每年仍然是毕节地区的优秀新闻工作者,《毕节日报》总编刘群峰,先后两次要我,时任县委书记则以旅游局长的职位将我留下。</p> <p class="ql-block">与原贵州日报同事著名记者张幼琪,中国法学专家、文化人、著作等身的陈世和老师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看望贵州日报社最善良的政治部主任涂玥生老人</p> <p class="ql-block">站在巨人的肩上,你可以看到世界!我贵阳的老师朋友们。</p> <p class="ql-block">与贵州的文化学者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14年的记者生涯,使我学会了学习思考,选择主题,什么重要的?什么不重要?从做奴才跟风、浮夸报道,蜕变成一个有主见有骨气敢于说真话的文化人。</p> <p class="ql-block">和部队曾经的名记者吴学伦、韩贵群战友及著名摄影家林坚家中小酌。</p> <p class="ql-block">和现在的贵州名记者乔启明,书画家彭丹毫小聚。</p> <p class="ql-block">为原贵州电视台名记者曹长惠老师讲解我的个人摄影艺术展</p> <p class="ql-block">我文化圈的朋友们</p> <p class="ql-block">原《贵阳晚报》名记者彭年老师请我吃早餐</p> <p class="ql-block">回到曾经的军营,《芳华》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保持良好的军人学风,传授知识,我不收1分钱。</p> <p class="ql-block">我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我的学生们</p> <p class="ql-block">回顾记者生涯,我自著、与他人合作,亲自编辑出版的书有十多本。《丰碑》极具收藏,日记体《启示录》,成了那段历史最真实的研究史料!</p><p class="ql-block">认真做人,不说假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