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专列游南疆

天边

<p class="ql-block">专列自韶关启程,历时四十八小时,纵贯湖南全境,穿越重庆陕西山峦,横跨青海的苍茫戈壁,最终抵达新疆哈密。我们的南疆之旅,就此在东疆正式开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到游南疆,必不能错过喀什古城。这座城历史悠久、文化丰厚、风情独具,素有“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不到古城,不算到喀什”的美誉。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霜雨雪,喀什古城如同一部立体的史书,成为古西域城市变迁的活化石,也是探索丝绸之路文化最具价值、最富影响力与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名城。</p><p class="ql-block">古城分为东城与西城。东城热闹鲜活,蒸腾着浓郁的市井烟火;而西城则更显静谧深沉,被时光浸染得文艺十足——色彩在巷弄间缓缓流淌,斑驳的老墙与雕花的木窗,仿佛一页页摊开的诗篇。每一扇虚掩的门背后,都藏着一个被岁月摩挲过的故事。偶尔擦肩而过的高挺鼻梁与深邃眼眸,只一瞥,便仿佛唤醒了千年的风沙与驼铃。</p><p class="ql-block">古城内还有始建于1442年的艾提尕尔清真寺,其木雕与砖雕艺术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而高台民居作为拥有八百年历史的原生态街区,至今仍展示着土陶制作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沧桑中见生机。</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走出古城,不妨前往喀什下辖的英吉沙。小刀村以制作精美小刀闻名,已有480年历史。选用优质钢材手工锻打,经淬火处理,刀刃锋利,刀柄则镶嵌金、银、铜、玉、骨、宝石等材料,雕饰繁复秀丽,被誉为“丝绸之路一枝花”。不远处的土陶村也极具特色——外墙以泥土涂抹,嵌以土陶装饰,质朴而别致。在这里,你可以跟随高级民间艺术师,亲手体验琉璃烧件、陶盘、陶壶、陶罐等维吾尔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感受非遗文化的温度与魅力。</p><p class="ql-block">此外,英吉沙还有令人惊叹的达瓦孜表演,或优美或惊险,总让人欲罢不能。</p> <p class="ql-block">如果您热爱音乐,那么莎车将是您南疆之行不可错过的一站。这里长眠着一位与维吾尔古典音乐瑰宝《十二木卡姆》紧密相连的女子——阿曼尼莎汗。</p><p class="ql-block">《十二木卡姆》作为驰名中外的乐舞艺术珍宝,其系统性的搜集与整理,正是由这位十六世纪的才女推动完成。阿曼尼莎汗(1526-1560)是叶尔羌汗国时期的莎车王阿不都热西提之妃。她天资聪颖,能诗善文,能歌善舞,是那个时代杰出的维吾尔族女诗人,她的一生虽短暂如流星,却为后世留下了灿烂不朽的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前往阿曼尼莎汗纪念陵,不仅是对这位音乐之魂的深切缅怀,也是一次文化的朝圣。在陵园附近,还可以顺道参观叶尔羌汗国王陵,透过那些静默的建筑与纹饰,了解当年独特的墓葬文化与历史风貌。</p><p class="ql-block">告别陵园,请一定走进莎车老城。这里曾是西域三十六国中重要的莎车国所在。漫步于充满异域风情的街巷,凝视着两旁独特的民居建筑,时空仿佛在此交错,让人一瞬间恍若踏入了那个驼铃悠扬、商旅往来的古西域。</p> <p class="ql-block">南疆的人文景观中,除了喀什古城,库车王府同样值得探访。库车王的封号始于乾隆时期,为表彰鄂对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中的功绩而赐予,其后世袭十二代,直至末代王爷达吾提·麦合苏提(1927年8月—2014年7月)。达吾提·麦合苏提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王爷,他一生拥护党的领导,坚定支持社会主义事业,始终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堪称时代典范。</p><p class="ql-block">如今的库车王府分为多个展区:王府展区以丰富的历史文物与资料,呈现库车王家族跨越两百年的兴衰历程,陈列包括功勋令牌、王室器物在内的各类展品;龟兹博物馆展区则聚焦灿烂的龟兹文化,通过佛窟艺术、乐舞壁画与出土文物,展现古丝绸之路的多元文明;老城墙游览区保留了清代城墙遗迹,为游客营造沉浸式的历史体验。</p><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库车王府中仍居住着末代王妃以及王爷的亲孙女。据了解,王府已整体捐赠给国家,而王妃与格格的生活来源,主要依靠与游客合影等途径获得。这一情况也引发了一些关注与讨论。</p> <p class="ql-block">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除了喀什古城与库车王府,还蕴藏着无数令人沉醉的人文风景。</p><p class="ql-block">在库车的龟兹小巷,每当夜幕降临,您总能遇见维吾尔族青年在巷口踏歌起舞。他们身姿曼妙,舞步欢快,让整个小巷都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若您被这份热情感染,不妨加入其中,与当地人一起随着音乐起舞,感受最地道的维吾尔风情。</p><p class="ql-block">而吐鲁番的坎儿井,则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杰出体现。这座与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的地下水利系统,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组成,总长度超过5000公里。它通过地下暗渠巧妙引取天山雪水,有效避免了水分的蒸发流失,至今仍在滋养着这片绿洲,堪称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p><p class="ql-block">哈密回王府同样值得探访。历史上的哈密回王为维护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团结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这里已成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展现各民族融合发展的重要基地。</p><p class="ql-block">来到新疆,怎能错过独具特色的歌舞文化?无论是《伊州曲韵》的悠扬旋律、《杏花之约》的浪漫情怀,还是《丝路龟兹》的历史回响,抑或是喀什古城每日的开城仪式与整点歌舞表演,都会让您情不自禁地想要加入这欢乐的海洋,在歌舞中感受新疆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说到旅途中最动人的人文风景,莫过于与当地人的真实相遇。</p><p class="ql-block">在哈密,我们的地导是一位维吾尔族大姐。她读书时全用维吾尔语,汉语是成年后自学而来。客观地说,她的表达并不流利,时有机巧的停顿和艰难的措辞;但主观上,我由衷地敬佩——这是一种挣脱了语言边界的、鲜活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作为一名语言教师,我的“职业病”也在此刻发作。每至一处,我总想与孩子们聊聊,探知他们语言世界的模样。</p><p class="ql-block">在喀什古城的深巷里,我撞见七八个高低错落的孩子,一问之下,竟全是一家的兄弟姐妹。他们围着我,用带浓浓新疆口音的汉语活泼地叽叽喳喳,那份毫无戒备的亲切,瞬间消融了陌生人之间的距离。</p><p class="ql-block">在库车打车,拼车遇上一位高一的小姑娘。她为了学舞蹈,独自在外读书,普通话说得极为标准。我们聊学业,也谈未来,她说她的梦想是考上南京大学。那份从戈壁绿洲望向江南烟雨的憧憬,无比动人(她那么可爱,我悄悄替她付了车费,算是一点微末的鼓励)。</p><p class="ql-block">还有龟兹小巷里那群放学的“小话痨”,公交车上的祖孙俩,在库车卖椰枣、说起妻儿便目光温柔的喀什商贩,吐鲁番街上一对黏人的由爸爸养大的男孩,乃至街头值守的年轻特警……每一段对话,都拼凑出这片土地更立体的模样。</p><p class="ql-block">然而,在欣喜于他们能流利使用汉语这把“钥匙”去开启更广阔世界的同时,一种隐忧也悄然浮现:他们自己的语言,将来会归于何处?那个高中生女孩的话言犹在耳:“我现在能说能听维吾尔语,但已经不会写了。”</p><p class="ql-block">这份担心,或许正是现代性带给所有古老文化的共同考题。在通往未来的路上,我们如何安放那份来自过去的、最珍贵的乡音?</p> <p class="ql-block">谁说南疆只能看人文?这里的壮美风光,同样能让你沉醉不已!</p><p class="ql-block">在这里,你不仅能感受到浓郁的民族风情,更能邂逅与内蒙额济纳齐名的胡杨盛景——伊吾胡杨林与塔里木胡杨林。</p><p class="ql-block">伊吾胡杨林,坐落于新疆哈密市伊吾县淖毛湖镇,坐拥47.6万亩的辽阔林区,是中国境内分布最集中的胡杨林。这里的胡杨树种古老而纯粹,形成了从千年到六千年完整的生命序列,堪称一座露天的胡杨博物馆。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伊吾胡杨的形态: 它们挣脱了树木常规的形态,枝干扭曲盘虬,造型千奇百怪,被专家誉为地球上树干造型最独特的胡杨。当清晨的朝霞为它们镀上璀璨的金边,这片土地便瞬间化身为一座宏大的抽象艺术殿堂,光影交错,诡谲而壮丽,令人流连忘返,仿佛每一步都能踏入一个超现实的梦境。</p> <p class="ql-block">塔里木胡杨林,坐落于新疆塔里木河流域,是世界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胡杨林区。它绵延约1700万亩,占据全球胡杨林总面积的54%以上,不仅是抵御风沙的“黄金屏障”,更是众多生灵栖息繁衍的珍贵家园。</p><p class="ql-block">我们此行所至的,是它的核心景区——轮台塔里木胡杨林。时值金秋十月,正是胡杨最绚烂的时节。与伊吾胡杨林的奇崛形态不同,这里的胡杨美在广袤连绵,美在高大雄健,也美在风姿万千。秋日里,整片森林仿佛一幅浓墨重彩的巨幅油画,金黄的叶片在澄澈的阳光下熠熠生辉,每一眼都如诗,每一帧皆成画。林间小火车悠然穿行,游人在虬枝金叶间驻足流连,仿佛也成了这幅天地画卷中跃动的精灵。</p> <p class="ql-block">新疆的自然之美远不止于胡杨的坚韧,更藏匿着帕米尔高原上两颗璀璨的明珠——白沙湖与喀拉库勒湖。白沙湖,是一首以素白与碧蓝写就的视觉诗。银白的沙山倒映水中,朦胧如画纸上未干的水彩,被风一吹,便温柔晕染,每一笔都空灵而写意,似有还无。而喀拉库勒湖,则雄浑如一部沉默的史诗。这不仅源于它慑人的自然景观,更因它曾见证丝路上千年驼铃的回响。无数商旅与探险家在此驻足回望,将身影烙印于慕士塔格峰的冰川与湖岸的砾石之间,为这片由冰与石构筑的天地,添上了一抹苍凉而悲壮的人文辉光。​</p> <p class="ql-block">新疆的壮美,不仅书写于胡杨的坚韧、凝结于湖泊的诗意,更雕刻在无数峡谷那亿万年风蚀水刻的褶皱之中——天山大峡谷、安集海大峡谷、温宿大峡谷、独山子大峡谷……它们如大地袒露的脉络,静默诉说着地质的变迁。而天山神秘大峡谷,正是这其中最为炽烈而神秘的一章。</p><p class="ql-block">它坐落于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因而也被称作库车大峡谷;因其山体呈炽烈的红褐色,维吾尔语中亦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克孜利亚,意为“红色的山崖”。这里不仅以壮丽的红褐色丹霞地貌闻名,更蕴藏着古老的石窟遗迹,全长约五公里的峡谷将“神、奇、险、雄”熔于一炉。当阳光掠过嶙峋的岩脊,赭红、橙红与酒红色的岩壁仿佛被瞬间点燃,光影如流动的火焰,在峡谷间奔腾、明灭,宛若一幅浑然天成的抽象巨画,震撼人心。</p><p class="ql-block">它被誉为“地球最美的伤痕”,是独库公路南段不容错过的标志性风景,也是一部镌刻在岩石之上,关于时间与自然的磅礴史诗。</p> <p class="ql-block">此行的最后一站是吐鲁番,这里有火焰山——一座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神话梦想的奇景,正是《西游记》中那烈焰蒸腾的传说之地。火焰山得名于它在日照下呈现的独特景象:赤红岩体反射阳光,宛如“焰云缭绕,形如飞腾的火龙”,仿佛整座山都在燃烧。而《西游记》的神话渲染,更让“火焰山”之名深入人心。这里夏季最高气温可达47.8℃,地表温度峰值曾达89℃,全年超过35℃的炎热日数约有100天,堪称中国的“热极”。</p><p class="ql-block">正因如此,我特意穿上了此行最单薄的衣服,却未料差点在馒头山上冻僵。不过,也正是在这片清冷的晨光中,我望见了师徒四人雕像——玄奘与悟空静立于晨曦之间,仿佛神话悄然落入了人间。</p> <p class="ql-block">旅途中,遇见了一群愿意为我抢座位、分享美食的姐妹,还有那位深夜仍陪我漫步古城的莉莉美女……她们让这段旅程多了许多暖意。当然,也留下了一些小小的遗憾。比如,没能亲眼见到安集海大峡谷的壮阔、盘龙古道的蜿蜒、班迪尔蓝湖的清澈、慕士塔格冰川的凛冽、罗布人村寨的宁静,还有红其拉甫口岸的庄严……再比如,专列出行的种种不便:上厕所永远在排队,四个人挤在狭小的空间里彼此迁就,若是再遇上一个作息混乱的同伴,简直是雪上加霜。更别提旅程快结束时,自己竟上吐下泻到狼狈不堪……</p><p class="ql-block">不过常听人说,缺憾也是一种美。既然躲不掉,不如学着在不完美中,看见另一种风景。这或许也就是旅行的意义所在吧——它从不许诺完美的风景,却总在无意间赠予最真实的情谊与触动。那些计划之外的曲折、无法抵达的远方,与不期而遇的温暖交织在一起,最终拼凑出的,才是独属于我们自己、无法被复刻的完整旅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