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株潭研修取经,赋能工作室提质成长

粟小红

<p class="ql-block">  金秋时节,会同县名师工作室高级研修班赴株洲、湘潭开展集中研修,两地在基础教育创新、名师工作室建设、校本研修实践等领域的先进经验,为我们名班主任师工作室提质增效提供了宝贵借鉴,现将核心可借鉴内容梳理如下:</p> <p class="ql-block">一、 理念革新:锚定工作室发展新方向</p><p class="ql-block"> (一) 构建系统化培养体系</p><p class="ql-block"> 借鉴株洲“双名计划”“育己+育人”双育模式与“启航-远航-领航”三阶培养思路,建立分层分类的成员成长体系。针对新成员侧重基础技能夯实,助力快速“启航”;针对骨干成员聚焦课程开发与课题研究能力提升,推动稳步“远航”;针对核心成员着力教学主张凝练与辐射引领能力塑造,实现示范“领航”,让不同层次成员均能找到精准成长坐标。</p> <p class="ql-block">(二) 坚守“以研促教”本质初心</p><p class="ql-block"> 秉持湘潭天易贵竹学校“让校园充满成长气息”的教育理念,立足教师教学实际需求,从“任务驱动”转向“需求导向”。通过精准调研掌握教学痛点与发展诉求,将研修主题与课堂实践、课题研究紧密结合,让工作室成为教师破解教学难题、实现专业成长的“能量场”,而非单纯的任务执行平台。</p> <p class="ql-block">二、 模式借鉴:打造可落地的研修体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 主题式课例研修,破解教学痛点</p><p class="ql-block"> 吸纳株洲市天元小学“集备-观课-议课-改课-验课”五步实施路径,构建“问题聚焦-课例打磨-实践验证-成果沉淀”的闭环研修模式。每月围绕一个核心教学痛点(如课堂互动低效、学科融合不足等),组织全员参与集体备课、示范授课、精准观课、深度议课、迭代改课、课堂验课全流程,让研修成果真正落地课堂,切实破解教学难题。</p> <p class="ql-block">(二) 探索跨学科融合教研新范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借鉴株洲市南⽅中学“学科载体+价值共通”的跨学科融合思路,打破单一学科教学壁垒。推动工作室与不同学科、本土文化、信息技术等领域深度联动,如语文工作室可结合历史、艺术开展文化主题创作,英语工作室可联动美术、信息技术设计实践任务,数学工作室可融合科学、实践学科设计探究活动,通过“主题共研+任务驱动”,丰富教学维度,提升学生综合素养。</p> <p class="ql-block">三、 团队建设:凝聚协同成长强大合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 构建“导师引领+同伴互助”共同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借鉴株洲“1+5”工作室方式与罗军名师工作室“RICH模式”,推行“骨干带教+小组共研”机制。每位核心成员结对帮扶多名不同层次成员,通过同课异构、送教下乡、磨课沙龙等实景活动传经送宝;按研究方向组建专项小组,围绕具体课题开展联合攻关,以思维碰撞催生创新火花,形成“各展所长、互帮互促”的良好氛围。</p> <p class="ql-block">(二) 完善成果转化与激励机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参考天易贵竹学校“定学研用评展”一体化模式,建立健全工作室成果转化机制。对研修形成的优质课例、论文、课题等成果分类梳理,通过校内展示、区域交流等方式推广应用;设立专项荣誉表彰,对表现突出的成员给予认可;将研修成果与专业评价、评优评先挂钩,树立“深耕教研有回报”的鲜明导向,激发全员参与热情。</p> <p class="ql-block">四、 品牌塑造:彰显工作室独特价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借鉴株潭优秀工作室“一核多翼”的品牌建设思路,明确工作室核心定位与特色方向。确立“以生为本、深耕课堂、辐射引领”的核心理念,以优质课程研发、骨干教师培养、教学成果推广为重要支撑,打造特色品牌项目,如“名师公益讲堂”“教学诊断门诊”“青年教师成长营”等。通过系列化、常态化活动,形成辨识度高、影响力广的工作室品牌,成为推动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p> <p class="ql-block">  株潭两地的先进经验为县域名师工作室发展提供了清晰路径,未来需将这些宝贵借鉴与本地教育实际深度融合,在理念落地、模式创新、团队共建、品牌塑造中稳步推进,让工作室真正成为赋能教师专业成长、引领区域教育提质增效的坚实平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