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头不语,陈香自叙

诗心开物社

<p class="ql-block">  爱喝熟普的人多半也是爱茶头的。“茶头”,也叫“自然沱”,俗称“茶疙瘩”。是经过多年陈化的茶头,因其形成后往往需要存放数年才能达到理想的品饮状态,故被称为“老茶头”。这个名字,显得敦厚可爱,其实它是普洱熟茶在渥堆发酵的自然过程中形成的结块状的茶团。茶叶在发酵的时候,湿热作用下,一些细嫩的茶叶会在果胶质的浸润下,会紧紧的粘在一起,最后形成大小不一的茶块。起初它的待遇可没这么好,更多的是会被粉碎、筛选作为副产品。后来因为人们发现这些经过陈化后独具风味,就形成了这一种特色的命名为“老茶头”的熟普茶。</p> <p class="ql-block">  对于陈年的老茶头,我是喜欢的,因其独特的工艺和岁月陈化赋予老茶头,卓越的口感。因富含果胶,滋味醇厚,茶汤甜度高,极其耐泡而出名。它的滋味,醇厚粘滑,香甜可口,它的香气,陈香、甜香浓郁都与普通的熟普有所区别,各有特色。而且汤感粘稠,有的老茶头带有枣香,更醇甜。</p> <p class="ql-block">  茶头还有一个特色,因为形状结实紧,它茶内置释放缓慢,在冲泡的过程中,20多泡仍然余香味浓,色泽浓艳。十年以上的茶头,色泽棕红润,透亮油润。真的就像一个学识饱满,温文尔雅的老者,这个名字恰如其分。</p> <p class="ql-block">  老茶头没有惊艳的香气,也没有刺激的口感,无论是煮还是泡,让人越喝越平和。而且老茶头在煮的过程中搭菊花,搭红枣,我最爱搭螃蟹脚,它的综合性比较强,对肠胃刺激也小,不容易出现醉茶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  当然也有一些老茶头,只要一两年,甚至被新工艺制作出来就有了陈茶的色泽,可是澄澈度,需要十年八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显现出来。大约也像人一样,许多的道理,我们通过受教育,观社会很早就会了解,可真的要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大约也如茶,只有在时光中积淀祛芜存菁。</p> <p class="ql-block">  而我尤爱喝自己收藏多年的茶头,品茶汤在时光里慢慢由混沌转为澄明,我也随茶汤一同沉淀心性。烹茶时静候水沸,投茶入壶,追玉川子茶境,一碗入喉,喉吻清润,洗去凡尘浮躁;两碗下肚,心头孤闷尽散,只剩茶香萦绕;三碗过后,枯肠渐被茶香唤醒,那些藏在心底的字句会鲜活起来,便铺纸提笔,写下几行茶评,将此刻的甘醇与悠然定格。这般滋味,恰慢慢进入“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的意趣,追慕仙境,在这一盏老茶头汤里,能暂离尘世喧嚣。亿万苍生皆为生计奔波,而我得此片刻,借无语之茶,舒缓身心,在陈香与甜润里寻得苏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