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11月6日,我和几位战友,带着家人自驾驶入川西阿坝的腹地,直奔那传说中的“人间瑶池”——黄龙。</p> <p class="ql-block"> 四川黄龙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是中国唯一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以彩池、雪山、峡谷、森林“四绝”著称,199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人间瑶池”</p> <p class="ql-block"> 黄龙景区入口,木结构的牌楼古朴庄重,现代建筑则安静地退居一旁,与山林融为一体。我们在此合影,笑容灿烂,像极了当年新兵入伍时的那张集体照。只是如今,肩上没有钢枪,脸上多了皱纹,但眼神里的坚定,一如往昔。跨过这道门,我们不只是走进了一个景区,更是走进了一段被山水封存的岁月。黄龙的美,是自然的奇迹,而我们并肩走过的路,是比奇迹更珍贵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 山道蜿蜒,云雾缭绕,每转过一个弯,心就贴近自然一分。而更贴近的,是我们之间几十年未曾褪色的情谊。走在钙华池边的木栈道上,水光映着天色,碧绿与浅黄交错流淌,像极了当年在重庆部队操场上,晨光洒在列队身影上的那片温柔。那一刻,仿佛军号又在耳畔响起,青春重新在血脉里奔涌。</p> <p class="ql-block"> 阳光正好,我们沿着山间小路缓缓前行。战友走在前头,红色外套在风里微微鼓动,像一面不张扬却坚定的旗。他忽然停下脚步,转过身来冲我们一笑,那笑容干净得和身后雪山下的湖泊一样透亮。远处的亭子静立在山腰,仿佛等了我们很久。那一刻,谁都没说话,但我知道,这风景里藏着我们四十多年前一起站岗时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 我和战友站在观景台边,蓝色外套在一片银白中格外醒目。他举起手中的水瓶,笑着说要和这湖水干杯。湖面蓝绿相间,像打翻的调色盘,阳光洒在远处的雪坡上,金灿灿的,像是给大地镀了层勋章。他笑得像个孩子,可我知道,这笑容里有我们共同熬过的夜、走过的雪地、扛过的枪。山河无言,却替我们记下了所有。</p> <p class="ql-block"> 战友夫妻站在水池边的小路上,有人正用手机给他们拍照,她们笑得自然又放松。那一层层的水池像大地的眼睛,映着天光和雪影。他忽然回头喊我们:“快来,这儿像不像咱们当年在川西拉练时见过的那片海子?”我们都笑了——是啊,像极了,只是这一次,我们不用赶路,不用集合,只管站着,把风景看透。</p> <p class="ql-block"> 战友夫妻在黄龙的栈道上携手行进,山间的风从湖面掠过,带着一丝凉意,轻轻掀起了的衣角。我爱人很用心地给她俩拍了夫妻前行的背影,他们并肩走着,脚步不急不缓,像是要把这段路走得更久一些。木栈道蜿蜒向前,嵌在山坡与湖水之间,像一条细细的线,把人和这片静谧的天地缝在了一起。远处的山峦叠嶂,雪峰在阳光下泛着微光,湖水则如一块沉静的翡翠,倒映着天空的蓝与树影的绿。</p> <p class="ql-block"> 走在这条山间的木道上,脚下的木板被踩出轻微的响声,像是季节在低语。他们携手同行,风把她的围巾吹得微微扬起,灰橙相间的外套在枯枝与绿意间格外显眼。他俩都没怎么说话,但脚步却出奇地一致,仿佛走的不是一段路,而是一段安静却踏实的时光。木栏外,树影斑驳,远处的山影淡淡地卧着,像一幅未完成的水墨画。这样的路,不长也不短,刚好够两个人把心事走成默契。</p> <p class="ql-block"> 雪山脚下,天光清亮,雪峰在远处静默地立着,像某种永恒的见证。她靠在木栏边,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里轻轻散开。他站在她身旁,看着山脚那几棵金黄的树,叶子几乎落尽,却依然倔强地亮着。雪地里有零星的脚印,是其他游客留下的,像是提醒我们,再美的风景也有人同行。但那一刻,我只觉得世界很小,小到只剩他和她,还有眼前这片被雪染白的山野。他们没说太多话,只是并肩站着,像许多年来的每一次停驻——不必言语,也知道彼此在想什么。</p> <p class="ql-block"> 黄龙寺的飞檐在雪后格外精神,红墙黄壁上落着薄雪,像谁轻轻盖了层棉。牌匾上“大浩功勋”四个字在阳光下泛着光,我站在门前,忽然想起当年连队门口那块写着“钢铁防线”的水泥牌。岁月把很多东西都磨淡了,可有些东西却越擦越亮。几个老战友在门前拍照,笑声惊飞了屋檐下一只麻雀,那一刻,庄重与温情竟如此自然地融在了一起。</p> <p class="ql-block"> 秋日的黄龙,像被大自然打翻的调色盘。梯田般的水池层层叠叠,从浅绿渐变至深蓝,岩石泛着金黄,林叶染上橙红,阳光穿过云隙洒落水面,波光粼粼,宛如梦境。我们缓步前行,脚步轻,心却重。这山这水,静得能听见呼吸,却也喧嚣得仿佛回荡着当年的冲锋号。</p> <p class="ql-block"> 一位战友忽然哼起老军歌,低沉的旋律在山谷间轻轻回荡,其他人渐渐跟上。那一刻,风景不再是风景,而是我们共同记忆的背景板——年轻过,战斗过,活下来,还能一起看山河如画,已是命运最大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 我站在河岸高处,右手抬起,像是向远山敬了个迟到的礼。面前摊着一本介绍五彩池的册子,可目光始终没离开那片雪山与河流。阳光洒在水面上,碎成一片片金子。我没说话,但大家都知道战在想什么。四十年多年前,我们在同一片天空下站岗;几十年后,我们站在这里,看山河依旧,看岁月如流。</p> <p class="ql-block"> 五彩池前,我们不约而同停下脚步。池水如琉璃般澄澈,蓝得深邃,绿得灵动,倒映着四周的林木与天空。有人说:“这哪是池子,分明是大地的眼睛,看透了岁月。”我笑了笑,心里却想起自卫反击战那年的雨夜,炮火间歇时,我们躲在战壕里,望着同样清澈的星空,许下活着回去的诺言。</p> <p class="ql-block"> 如今站在这里,山河无恙,故人未散,五彩池映出的不只是风景,还有我们眼角微闪的泪光。金沙铺地,不只是钙华沉积的奇观,更是我们用脚步丈量过的、沉甸甸的战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