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西林铅锌矿破产20年祭

理想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西林铅锌矿破产20年祭</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申敏学</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西林铅锌矿破产至今年底已经满20年了。当年号称全国八大铅锌矿之一,当年那个宣传可以生产100年的的矿山,一个拥有4千名职工2万多人口,能托付一生的企业,仅仅生存了33年就匆匆谢幕了,矿山的寿命被缩短了半个多世纪。这是自然规律所然还是人为乱采乱开使然,人们茫然不解。在破产20年后的现在,我想起来做伊春日报记者时对她的多次采访,想起来那些曾经熟悉的领导、朋友、同学,所以写点纪念文字。希望能给那些漂泊在他乡,定居在异地的西林人、西林铅锌矿人一点慰藉。</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解放初期,国家曾经发动过鼓励人民群众找矿、报矿、查矿运动,由此发现了许多矿产资源的线索。西林铅锌矿藏的发现不是偶然,恰恰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现的。1957年4月,南岔林业局第六林场有人在如今人称十八公里的老道庙河岸发现有颜色的河流石,并在当年的5月份,把捡到的五六市斤的有颜色的河流石邮到中央的地质部,经过鉴定确认是矿石。1958年4-8月,市省和地质部先后派人勘察。1960年2月,伊春市委、伊春市人委决定成立小西林铅锌矿采选筹建处。西林铅锌矿1960年开始建设,1966年列入国家计划进行重点建设。当时主管部门东北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组织所属八个矿山企业的工人、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建设大会战,许多建设者后来成为铅锌矿的第一代职工。1969年1月基本建成.。铅锌矿成为沈阳冶炼厂、葫芦岛锌厂主要原料供应地之一。成为伊春境内经济效益、员工福利、百姓口碑俱佳的大企业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西林铅锌矿自成立以后的主管部门先后是:伊春市人委—-省冶金机械厅—东北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省第一重工业局---省冶金厅----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中国铜铅锌集团总公司---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伊春市人民政府(属地化管理)。经过八个部门转了一圈又回到了起点,折射出其效益、价值的悄悄变化。</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69年末西林区成立后,人们把西林区和当时正处在上升时期的省属企业西林钢铁厂、中直企业西林铅锌矿合称为“三西”。这三个单位代表着伊春市的工矿业的最高水平,是当地现代工业文明的标志,三足鼎立,名扬四方。也含有赞许的意思,当年也是名噪一时。铅锌矿成为连续两部电影《沸腾的群山》、《你在想什么》的主要拍摄、取景地,让山区、矿区的人们大开眼界。1975年5月,西林铅锌矿曾经进行一次井下中深孔45吨炸药大爆破,落矿35万吨。我作为伊春日报的记者,采访了这个新闻事件,写成《爆破记》在头版头条刊发。</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此外西林境内还有1967年建立的苔青水泥厂、1969年8月沈阳军区后勤部在苔青街道办事处辖区内建设的储备仓库,俗称苔青驻军。一个县级行政区内有四家县团级单位的情况在伊春境内也绝无仅有。西林区进入高光时刻、鼎盛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自2002年末开始,西林铅锌矿被国务院列入全国167家破产企业名单。</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2003年12月18日,伊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告西林铅锌矿关闭破产。</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2003年12月26日伊春市西林铅锌矿破产工作组进驻开展工作,成立铅锌矿流守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2004年末,伊春市人民政府通过互联网上招标方式,将原西林铅锌矿国有资产以2200万元的价格,整体出售给辽宁金来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变为民营企业伊春市金林矿业有限公司。</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由此我想到,随着铅锌矿的不景气和资源的枯竭,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开始,一些有远见卓识的人陆续调转到哈尔滨、大连、山东等工作,开启了人员流动、迁徙的大幕。随着鲅鱼圈、珲春的开发,特别是海南省的建立,吸引了一大批西林人离开故乡外出打拼,去为自己的理想去奋斗。尤其是去海南省的人数达到数百人、各个层次的人才都有;省市区的党政机关、财贸金融、房地产等部门和行业都有西林人的身影。西林区、西林钢厂、西林铅锌矿人员的外流成为一股潮流,并且持续多年,演变到至今的青壮年的持续外流。这其中西林铅锌矿外流的人员是领风气之先的。是早于地方、林业系统人员外流的。他们去中州铝厂、广西苹果铝厂、承德、莱芜、胶东、北海、海南等地谋生。2003年以后,西铅职工下岗的、退养的、外漂的、打工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铅锌矿区、生活区充满了唏嘘、衰败的气氛。</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西林区建立的初期、中期,行政区内有西钢、西铅、苔青水泥厂等大、中型中直、省属、市属企业。名噪一时的“三西”代表了那个时期的欣欣向荣。西林铅锌矿在2003年破产,苔青水泥厂紧随其后倒闭。西林钢厂由国营变民营后,西林区的产业结构出现失衡、单薄的现象,区属企业陆续退出市场和消亡。林业系统的场所等因为政企分开的原因也改换门庭了。这些都表明区域经济的拉动力基本上不存在了,预示区域经济的衰退。外来资本的稀缺,极低的招商引资成功率,都使曾经的工业重镇、工业立区的蓝图黯然褪色了。西林区职级设置名不副实,大马拉小车的萎缩迹象加速显现。行政区划调整成为绕不过去的问题。巧合的是十五年后的2019年7月,金山屯和西林区合并,西林变成镇级政权设置,新的行政区名称为伊春市金林区。居然与原西林铅锌矿新主人的企业名称完全重合。但愿这不是生拉硬扯,而是冥冥之中的天意。</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的马后炮想法,一、若是20公里的小火车道(小火车的轨距762毫米。国铁的轨距是1435毫米,外国的轨距是1520毫米)不拆除,做一个旅游线路应该是不错的创意.(据说当年拆除者获利70万元)。</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2、竖井、选矿厂的设备、厂房作为采矿工业文明的遗迹能不能利用或改建他用?有没有人愿意投资?这也是独辟蹊径的旅游项目。</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4年9月13日于淄博寓所)</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张立成:9月13日 微信回复:是法院在地方长官授意下强行破产赖账的,让债主求告无门,上诉省高院不予受理,市中院终审裁决。是企业破产史上一大壮举。怕闹事在网上开债主大会,债主都被“强奸”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a href="https://www.meipian.cn/5hlfg1ya"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无形的法典--小城风俗习惯速览目录</a></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a href="https://www.meipian.cn/5fq24abl"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那一年我们正青春》封皮</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