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的美篇

花儿

<p class="ql-block"> 广州行(第一天)</p><p class="ql-block"> 期待已久的广州行,在数日的准备中,终于在2024年1月20日凌晨三点抵达。侄女和侄女婿在机场已等候多时。他们家在白云区,十年前我曾来过这里,那时还是一片未被开发的静谧之地。广空的家属楼就坐落于此,名叫兰天新苑。广东人讲究数字寓意,“七上八下”,八层不取,七层留给首长,他们便选了九楼。一百六十平的房子,四室两厅两卫,还有一个宽敞的阳台,一边还修了个小鱼池,养着观赏鱼和几盆花草怪石。可惜广州近年也有寒潮,鱼儿大多没能熬过,只剩空池映月。而眼前的白云区早已焕然一新,高楼林立,党政军机构云集,俨然一座新兴的政治文化中心。</p> <p class="ql-block">  广州的生活,是从一顿早茶开始的。木质蒸笼掀开的瞬间,虾饺晶莹剔透,隐约可见内里粉嫩的虾仁,顶上一点香菜,清新提色。茶壶里白茶氤氲着清香,几碟点心错落有致地摆开,金黄的糕点、翠绿的配菜,仿佛一幅静物画。这一桌,不只是食物,更是一种生活的仪式感。</p> <p class="ql-block">  蒸碗置于竹笼之上,几块白嫩的点心整齐排列,表面光滑如脂,像是刚从匠人手中出炉。红绿辣椒片点缀其上,不仅添了色彩,也暗示着岭南饮食中那一点恰到好处的刺激。这道菜不张扬,却自有风骨,像极了广州人外柔内刚的性格。</p> <p class="ql-block">  一碗粥,乳白浓稠,热气缓缓升腾。油条切成小块,金黄酥脆地浮在粥面,几颗花生点缀其间,旁边一小碟酱料,咸香浓郁。这碗粥,是清晨最温柔的抚慰,不喧哗,却暖到心底。</p> <p class="ql-block">  另一碗粥同样热气腾腾,撒了葱花与姜丝,香气扑鼻。旁边配菜清爽,深色糕点沉实有味。粥体细腻如乳,看得出火候拿捏得极准。在这座快节奏的城市里,一碗好粥,是慢生活的倔强坚持。</p> <p class="ql-block">  金黄的煎饼整齐码在白盘中,葱花均匀撒落,油香隐约。它不似北方煎饼那般豪放,却多了几分精致与克制,像是这座城市对待生活的态度——讲究,却不张扬。</p> <p class="ql-block">  黑色砂锅里炖着肉块、茄子与青椒,汤汁红亮,葱花与红椒丝撒在表面,热气腾腾。砂锅保温,让味道在时间中继续发酵。这一锅,是家常的丰盛,也是岭南人家餐桌上的温情写照。</p> <p class="ql-block">  炒面金黄干爽,香肠片红润,青菜翠绿,面条根根分明,光泽诱人。小碟里盛着红酱,或许是辣椒,或许是番茄,蘸一口,味觉瞬间被唤醒。这道炒面,是市井烟火中最踏实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  三颗切开的苹果静静躺在白盘上,果肉淡粉,泛着自然的光泽,旁边一小簇香草,清新点睛。它不似其他点心那般热闹,却以纯粹的姿态提醒我们:简单,也可以很美。</p> <p class="ql-block">  又是一笼蒸饺,薄皮透亮,隐约可见内馅,香菜点缀中央,蒸笼下白气袅袅升腾。刚出锅的热气扑在脸上,带着面香与馅香,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被这口热食融化。</p> <p class="ql-block">  早茶桌上,花样繁多,琳琅满目,侄女生怕慢待,各种点心轮番上阵,摆满一桌。这哪里是吃早饭,分明是一场味觉的盛宴。饭后我们驱车前往省博物馆,虽有地铁可乘,但为图方便,他们特意准备了商务车。</p> <p class="ql-block">  广东省博物馆矗立在广场中央,灰色几何外墙现代而独特,标牌上“广东省博物馆”几个字简洁有力。广场上人流如织,有人拍照,有人驻足,绿植点缀其间,生机盎然。这座建筑不仅是文化的容器,更是城市精神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潮汕人的居住概况,在博物馆的展厅里徐徐展开。</p> <p class="ql-block">  展厅内,几件传统服饰陈列于深蓝背景前,红黑为主调,金蓝勾边,刺绣繁复,图案精美。每一件都像在讲述一个家族的故事,承载着礼仪、身份与审美的多重意义。</p> <p class="ql-block">  一块展板详细介绍了潮汕民居的大厅——那是整个住宅的核心。木雕龙柱撑起空间,屏风、牌匾、几案陈设有序,装饰极尽华丽。这里不仅是待客之所,更是家族尊严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  一间复原的传统房间,红木家具雕工精细,雕花床、书桌、椅子静静伫立。竹帘半卷,灯光柔和,仿佛能听见旧时书生的吟诵声。这不仅是居所,更是一方文化的栖息地。</p> <p class="ql-block">  大房,主人起居之处,多位于正厅左侧,以示尊贵。富裕人家的房中,雕花花床、梳妆台、书柜一应俱全,金碧辉煌,细节之处尽显匠心与地位。</p> <p class="ql-block">  古色古香的房间里,一张雕花大床居中,花纹繁复却不显杂乱,两侧小桌对称摆放,庄重而典雅。这空间,是生活,也是艺术。</p> <p class="ql-block">  厢厅位于天井两侧,功能多样——会客、读书、赏器、奏乐,甚至可作私塾。儒家文化的气息弥漫其中,陈设精致实用,是文人理想生活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  一间古意盎然的室内,雕花床榻、长桌、柜子错落有致,顶棚雕花精美,木门纹路细腻。整个空间仿佛凝固了时光,让人恍惚间步入百年前的书香门第。</p> <p class="ql-block">  “小姐房”的展板详细介绍了闺阁陈设:床、衣柜、梳妆台,每一件都小巧而精致,处处体现着对女性生活的尊重与呵护。这里不仅是私密空间,更是情感与审美的寄托。</p> <p class="ql-block">  因对岭南文化了解有限,参观多半是走马观花,人潮汹涌,只能贴边而行,生怕走失。但就在匆匆一瞥中,一副对联却牢牢抓住了我的心。</p> <p class="ql-block">  “闲花野草皆妙药,老树枯藤亦灵丹。”——这副对联静静立于通道旁,字字如珠,令人顿悟。自然万物,皆可入药,老祖宗的智慧,藏于山野,也藏于日常。</p> <p class="ql-block">  另一处,深色牌匾上书“老树枯藤灵丹”,窗内灯火温暖,红灯笼高挂,节日气息扑面而来。这不仅是装饰,更是一种信仰——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珍视。</p> <p class="ql-block">  横批“百草堂”三字遒劲有力。中医的神奇,正在于此:化平凡为灵药,变枯朽为生机。老祖宗的足智多谋,就藏在这三尺药堂之中。</p> <p class="ql-block">步入“粤山秀水 丰物岭南”展区,巨幅蓝屏上白字醒目,岩石装饰增添自然气息。灯光柔和,展板简洁,现代科技与传统主题交融,让人沉浸于岭南的丰饶画卷。</p> <p class="ql-block">  一幅展板讲述传统服饰的制作工艺,深蓝背景上竖排文字典雅,刺绣图案细腻繁复。标题“何以盛装”发人深省——盛装不仅是华服,更是文化与匠心的凝聚。</p> <p class="ql-block">  这一章聚焦潮汕服饰的材质。</p> <p class="ql-block">  麻与丝的对比图静静陈列:左侧麻叶宽大翠绿,象征质朴与坚韧;右侧丝茧洁白柔美,寓意高贵与细腻。两种材质,两种生活哲学,在服饰中交织共生。</p> <p class="ql-block">  黑底背景上,棉花洁白柔软,麻叶青翠挺拔。棉与麻,一柔一刚,一暖一清,</p> <p class="ql-block">  省博内容丰富 展品繁多,琳琅满目,看得眼花撩乱。已无法用我贫瘠的语言加已表述!这就是大都市的不同之处!</p><p class="ql-block"> 离开省博,漫步在繁华的北京路,这里的商品很齐全,物价也能接受,但我对逛街,兴致不浓,两个外孙女却乐此不疲,在各自妈妈的陪同下,见店就进,我们只能在外等候。</p> <p class="ql-block">  上面是橱窗剧场,定点表演广东人喜欢的粤剧。虽然听不懂,但演员的卖力表现,还是令人称赞的!我暗想,这会不会和西北人在广场上唱秦腔如出一辙呢!</p><p class="ql-block"> 天黑前到螺蛳粉店,品尝了广东的名小吃!</p><p class="ql-block">一天下来,虽然很累,但很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