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有两位学者,一个叫因果律,一个叫逻辑学,他们来到了地球面前。因果律总是最先行动的那一个,他指着眼前那颗缓慢旋转的蓝色星球,语气斩钉截铁:“这是一个结果。”站在他身旁的逻辑学,神情冷静得像一块永不融化的冰,他只是微微颔首:“同意。那么,原因是什么?”</p><p class="ql-block">“它绝不会凭空出现,”因果律的眼中燃烧着探究的火焰,“在漫长的时间之前,必然存在着一个初始状态,一个导致它诞生的决定性事件。”他的信念是这片虚空里最坚实的法则之一——凡有果,必有因。</p><p class="ql-block">逻辑学没有说话,他只是抬手,在空中勾勒出无形的框架。“提出你的初始假设。”他要求道。因果律毫不犹豫地回答:“一团混沌的、旋转的原始星云。物质的引力聚合,是最合理的起点。”这是他能想到的最简洁优美的“前因”。</p><p class="ql-block">“可以。”逻辑学的指尖仿佛有星光流动,开始构建思维的脚手架,“如果‘原始星云聚合’为真,那么,根据既定的物理法则,我们将能推导出三个可被检验的预测。”他的声音平稳,不容置疑,“第一,寻踪。我们应在宇宙中,观测到其他正处于形成初期的‘婴儿行星’。第二,验身。构成此星球的原始物质,其成分必须与某些古老的天体遗骸——例如特定类型的陨石——相匹配。第三,重演。我们必须能够通过计算,模拟出从星云到行星的完整过程。”</p><p class="ql-block">因果律点头,他的身影已率先向数据的洪流中走去。调查开始了。</p><p class="ql-block">他们调整了名为“望远镜”的感官,将目光投向宇宙的摇篮。光年之外,新生恒星的光芒耀眼,而在那光芒周围,翻滚的尘埃盘内部,正有一些点状物在引力作用下悄然凝聚。寻踪,确认。</p><p class="ql-block">他们收集了从天外坠落的陨石,又剖析了地球深处最古老的岩石。在精密的审视下,那些沉睡数十亿年的元素谱线苏醒过来,彼此吻合,如同钥匙找到了锁孔。验身,确认。</p><p class="ql-block">他们在名为“计算机”的思维熔炉中,注入了物质、引力与时间。无数微小的粒子在法则的驱使下运动、碰撞、合并,一片混沌的云,最终在屏幕上稳定成一个沉默的球体。重演,确认。</p><p class="ql-block">所有的证据碎片,都被严丝合缝地嵌入了逻辑学预先搭建的框架之内。他整合完毕,宣布了结论:“所有预测均得到观测与实验的支持。‘原始星云引力聚合假说’,是目前对地球起源问题,最可信的解释。”</p><p class="ql-block">因果律凝视着那颗蓝色的星球,他追寻的原因已然找到,但他的目光却投向了更深的宇宙。“这就是全部真相了吗?”他问道,声音里听不出满足,只有更深沉的探寻。</p><p class="ql-block">逻辑学在无形的档案上做着最后的记录,他的笔迹清晰而冷静。“真相是一个移动的目标。”他写下,“鉴于观察者认知与观测工具的固有局限,本结论仅为基于当前所有可用证据所建立的最佳可行模型。它并非终极答案,并随时准备因新证据的发现而被修正,或被推翻。”</p><p class="ql-block">档案合拢。在无垠的虚空里,一个新的“结果”正于某个角落发出微光。两位学者转过身,没有任何言语,再次踏上了征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