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英的美篇

魏小英

<p class="ql-block">沐天河的那片银杏林</p><p class="ql-block"> 魏萍</p><p class="ql-block"> 看银杏,早已成为深秋季节人们观景的一大雅兴。银杏以纯粹的金黄将秋意渲染到极致,阳光下、秋风里,随便一拍都很出片,自然成了人们打卡的绝佳之地。深秋的银杏,李清照有词云:“风云雍容未胜都,尊前甘橘可为奴”,一句诗词便把银杏在深秋的C位拉满。</p><p class="ql-block"> 我第一次赏银杏,是2017年11月,几位同事相约去随州看银杏。那时候的旅行远没有今日这般方便,我们四个人在沙市一家旅行社参了团,早晨8点出发,颠簸四个多小时才抵达随州的千年银杏谷。我着实惊诧于它的古老沧桑——虬劲的树干直指天际,却衬着最鲜活的金黄,恰如“高丈似向云中出,落叶犹能天半飞”的意境。我们激动得像群快乐的小女孩,在林间奔跑、欢笑,只觉得这树下藏着的,便是一整个秋天浪漫。</p> <p class="ql-block">也正因这份对银杏的痴迷,2018年11月,偶然得知松滋沐天河也有一片银杏林,且已成为当地的网红打卡地时,我立刻动了心。上班午休时分,我们查了地点,离单位竟不到20分钟路程,几位同事一拍即合,当即前往观赏。就这样,我第一次踏进了沐天河的这片银杏林。它自然没有随州千年古银杏那般壮观,我们去时游人也少,树上的叶子大约只剩三分之一未落,地面上积着厚厚的一层落叶,走起来沙沙作响,反倒让我真切感受到了秋天独有的宁静与旷达。</p><p class="ql-block"> 也许是生命旅程到了这个季节便对纯粹与安宁有了偏爱,自那以后,每到深秋,我总会如期赴约这片银杏林——或独自漫步,或静坐林间,成了刻在季节里的习惯。我却总没能赶上树叶最繁盛的时刻,但也偏偏偏爱这份“不圆满”里的温柔。那抹暖黄不似金光灼眼,反倒像浸了阳光的蜜糖,轻轻裹住整个秋林。仰头时,细碎的金黄在风里晃悠,光斑落在肩头,心里便漾起细碎的欣喜;俯身抚摸地上的落叶,叶脉间还残留着秋阳的余温,指尖触到的脆响,像时光在低语,几分感慨混着莫名的平静,悄悄滋养着心底的浮躁,只剩满身心的惬意。</p><p class="ql-block"> 林间的山路也藏着惊喜,路两旁的橘子树总在这时挂满黄澄澄的果子,圆滚滚的果实坠在枝头,像缀了满树的小灯笼。秋风过处,橘香混着银杏的清润,鼻尖萦绕的都是丰收的甜,由衷的满足感,又让这份平静徒添几分亮光。</p> <p class="ql-block">可并非每一次赴约都伴着温软时光,有一年的景象,至今想起仍心头发涩。那年天干少雨,我踩着秋末的风如约而至,却被眼前的景象撞得满心怅然——银杏叶早已落尽,光秃秃的枝桠伸向灰蒙蒙的天空,地上的落叶也失了往日的鲜亮,枯槁发暗,踩上去少了沙沙的清脆,只剩折脆的声响。沿着山路往前走,往日挂满枝头的橘子树也没了生机,稀疏的果子挂在枝头,表皮爬满了锈迹般的斑痕,蔫蔫的毫无光泽。顺着树林往下望去,山脚下的小堰塘早已干涸见底,龟裂的塘底像一道道深刻的皱纹,触目惊心。那一刻,先前的宁静与满足荡然无存,只剩下沉沉的悲哀,为这草木的枯荣,也为自然的无常。</p><p class="ql-block"> 今年的赴约,圆了我多年的念想——我终于撞上了沐天河银杏最盛的光景,那份繁茂鲜活,是从前从未见过的模样。满枝满桠的金黄挤挤挨挨,浓得化不开,阳光穿过叶片的缝隙,筛下满地跳跃的金斑,风一吹,枝头便涌动起金色的浪潮,簌簌声响里全是秋的热闹。地上的落叶还未铺满,零星铺在青翠的小草上,暖黄与嫩绿相映成趣,又添了几分灵动生机。更让我心头一暖的是,林间新立了一块指示牌,“银杏园”三个大字清晰醒目,原来这片我私藏了多年的深秋秘境,终于有了正式的名字,被郑重地立了牌,被更多人知晓与偏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树下,久久不愿挪动脚步。往年看惯了半树金黄、满地落叶的清寂,如今这般枝繁叶茂的盛景,竟让我生出几分恍惚的感动。“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莫不就是这般景致!伸手触摸枝头的叶片,厚实而有光泽,带着阳光晒透的暖意,仿佛触到了秋的脉搏。忍不住掏出手机,镜头里全是层层叠叠的金黄。随手一晃都是流动的光影,拍着拍着,嘴角便不自觉地上扬。风卷着叶片轻晃,满是熨帖的欢喜。 </p><p class="ql-block"> 沐天河的这片银杏林,于我早已不只是一处观景地,更像一位沉默的老友。它见过我初见时的雀跃,陪过我独处时的宁静,也映过我怅然时的悲伤,今天又赠予我圆满的欣喜。它用枯荣与变迁,记录着我的岁岁年年,也诉说着自然的馈赠与无常。每一次秋赴,都是一场与时光的重逢,让我愈发懂得:珍惜与坚守,皆是最美的光景。而那些藏在金黄里的温与凉,都是岁月最珍贵的馈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