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秋去冬来,大地萧瑟,11月7日柿树沟社区二楼会议室暖意融融。一场文学讲座正在进行。主讲人为王益区作家协会主席刘辉。</p> <p class="ql-block">本讲座分为两个环节,一是散文讲座,二是散文分享交流。二十余名会员聆听了讲座并就散文,小说的创作畅所欲言,热烈融洽的氛围驱散了初冬的寒意。</p> <p class="ql-block">刘老师做了充分的准备,课件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讲座深入浅出,引经椐典并以肖云儒老师撰文“形散神不散”为例,探讨交流,提高了与会会员的写作思路与思考问题的能力,大家听的津津有味,都认真做了笔记,产生了思想上的共鸣。</p> <p class="ql-block">一,什么是散文</p><p class="ql-block">古代是指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用散行,散体文字写成的文章。现代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p><p class="ql-block">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指所有不押韵的书面作品,包括小说、随笔、传记等等。散文的种类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状物散文、文化散文、说理散文。它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p> <p class="ql-block">二,怎么写散文</p><p class="ql-block">散文的基本写法</p><p class="ql-block">(一)精于立意</p><p class="ql-block">好的散文立意要高,做到有新意,有诗意,有意义。选材要有取舍,他与大家分析了朱自清的《背影》和《荷塘月色》矛盾的《白杨礼赞》汪曾祺的《昆明的雨》《多年父子成兄弟》及鲁迅先生的多篇散文。</p><p class="ql-block">(二)善于构思</p><p class="ql-block">重点讲解散文的线索,主要分析了古典名篇佳作《赤壁之战》和《兰亭序》及当代作家秦牧的《土地》碧野的《天山景物记》这时,我茅塞顿开,原来散文还有这么多不同的线索,看来理论的指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并不是像我心血来潮,随心所欲。以后还要弥补文学理论知识的不足,多读中外名著,以读促写,不断提高。</p><p class="ql-block">(三)巧于布局</p><p class="ql-block">一篇好的散文谋篇布局很重要,主要包括主题与结构设计、线索、节奏安排、叙事视角的选择、时空处理、过渡衔接等方面,这些要素保证了散文“散而有序”的艺术效果。</p><p class="ql-block">注意细节描写,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或社会环境,营造独特的氛围和意境。不可忽视修辞手法的作用,如寓意象征,隐喻与类比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实际创作中,散文往往综合运用多种写法,例如,在一篇散文中可以既有叙事又有抒情,既有描写又有议论,各种手法相互交织、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一篇丰富多彩的佳作。</p> <p class="ql-block">三,散文写作最容易出现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四,好散文的标准</p><p class="ql-block">优秀散文的核心标准包括形散神聚、语言优美凝练、思想丰富,情感真实、意境深邃,鲜明的艺术风格,这些要素共同构成散文的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好的散文要关注人性,人生和生活。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没有生活自然就没有散文,他推荐了沈从文的《边城》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分享了贾平凹和和谷两位大咖对散文的独到理解。</p> <p class="ql-block">五,散文发展的脉络</p><p class="ql-block">古代散文的发展分为魏晋南北朝、先秦、唐宋,元明清时期四个时期。唐宋时期是中国散文的辉煌时代,曾出现了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代表了中国古代散文的最高成就。</p> <p class="ql-block">现代散文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一同发展的。鲁迅、周作人、胡适、梁实秋、朱自清、谢冰心等名家辈出。</p><p class="ql-block">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散文作品,影响最大的是鲁迅。他的《华盖集》《南腔北调集》《朝花夕拾》以清新、自然的笔调,展现了他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社会的冷静思考。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朱自清的《背影》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丰子恺的小品文幽默的语言,展现出他对人生、自然的独到见解。冰心的《寄小读者》何其芳的抒情散文都值得一读。</p><p class="ql-block">40年代杂文和报告文学成为散文界的主导。杂文以鲁迅为旗帜,夏衍的《包身工》,沙汀的《记贺龙》,丁玲的《彭德怀速写》,则是报告文学的典范之作。</p><p class="ql-block">新中国建立后,出现了杨朔、刘白羽、秦牧、吴伯箫、巴金、魏巍等名家。其中,茅盾的《白杨礼赞》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杨朔的《荔枝蜜》鲁彦的《听潮》都是抒情散文的经典作品。</p><p class="ql-block">90年代,舒婷作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她的散文创作也颇具特色,西川的散文集《让蒙面人说话》、《水渍》等,展现了他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文学见解。同时出现了王家新、于坚、钟鸣等作家。</p><p class="ql-block">20世纪9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余光中,其作品《乡愁》等在两岸广受欢迎,席慕蓉的散文诗,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受到大众喜爱。</p><p class="ql-block">到了二十一世纪,文学多元化,网络文学盛行,散文的影响力大,刘主席推荐大家好好读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李娟的《阿勒泰的角落》和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等作品。坚持练笔,不辍写作,丰富自己的写作实践,拓宽自己的写作视野。写出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不辜负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p> <p class="ql-block">爱因斯坦曾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热爱了,才有了写作的动力,才有可能把文章写好。要热爱生活,爱大自然,汪曾祺的散文《人间草木》中有一句话,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 他的散文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温暖。</p> <p class="ql-block">三位老同志也是聚精会神,这种学习精神感动了我</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讲座深入浅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没有晦涩枯燥的理论,通俗易懂,让我这个文学爱好者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原来写散文也有这么多技巧。而自己却是随心所欲,一时兴起,流于表面,写得多都不成体统。相信今天的讲座对大家也都有一定的指导和帮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