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的12件珍宝,48幅古老的地图,现代的珍宝古代的辉煌古老的地图历史的脉搏—探索与导航人类历史精彩

婉兮清扬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火上热搜的台北故宫,十大镇馆之宝先睹为快!</p><p class="ql-block">  中新网北京8月11日电(记者 王诗尧)据台湾媒体报道,近日网络上流传民进党当局准备从台北故宫博物院近七十万件藏品中,挑选九万件精品转移至美国、日本以寻求“保护”。虽然,台北故宫博物院否认了这个消息,但是身在大陆的网友们还是担心珍贵的文物们再度被迫“流浪”。</p><p class="ql-block">  近日以来,“台北故宫的文物有多珍贵”这一话题冲上热搜高位,台北故宫博物院是台湾规模最大的博物馆,占地16公顷,藏品60多万件。你知道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里的珍贵文物都有哪些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有两类:一类是民间俗称的 “故宫三大件”(常被称为“猪肉白菜锅”),除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毛公鼎还</span>包括翠玉白菜、肉形石。 <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类是 “故宫三宝”,即范宽《溪山行旅图》、郭熙《早春图》和李唐《万壑松风图》;</span>珍贵藏品当然还包括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和苏轼的《黄州寒食帖》……</p><p class="ql-block">民间俗称的“故宫三大件”</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毛公鼎: 西周晚期的青铜器,鼎内铸有近500字的铭文,是目前出土的最长青铜器铭文,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span></p><p class="ql-block">翠玉白菜: 一件天然翠玉雕刻的白菜,寓意清白,上面还雕刻有昆虫。</p><p class="ql-block">肉形石: 天然玛瑙石,色、纹、形状都酷似一块肥瘦相间的东坡肉,被誉为“东坡肉形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他珍贵藏品</p><p class="ql-block">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书圣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乾隆皇帝视其为“二十八骊珠”之一,并将其与王献之《中秋帖》、王洵《伯远帖》并称为“三希”。 </p><p class="ql-block">颜真卿〈祭侄文稿〉: 颜真卿的行草书作品,被誉为“天下三大行书”之一。 </p><p class="ql-block">苏轼〈黄州寒食帖〉: 苏轼被贬黄州时所写,因其悲愤交加的情感和极具个性的书法而闻名,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p><p class="ql-block">赵干〈江行初雪图〉: 五代南唐的画家赵干所绘,描绘了江上初雪时的景象。 </p><p class="ql-block">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代表作,是中国山水画的巅峰之作。 </p><p class="ql-block">天青无纹水仙盆: 北宋汝窑的杰出作品,被认为是传世仅存的、完整无开片的一件汝窑器。 </p><p class="ql-block">“故宫三宝”</p><p class="ql-block">范宽〈溪山行旅图〉: 北宋巨幅山水画,构图雄伟壮阔,是范宽现存的唯一真迹。</p><p class="ql-block">郭熙〈早春图〉: 北宋画家郭熙的代表作,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p><p class="ql-block">李唐〈万壑松风图〉: 北宋画家李唐晚年的代表作,以其雄浑苍劲的山石和松树描绘而闻名。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毛公鼎</p><p class="ql-block">  西周晚期 公元前857-828</p><p class="ql-block">  高53.8公分,腹深27.2公分,口径47公分,重34.7公斤</p><p class="ql-block">  毛公鼎器腹内壁的铭文全长五百字,为迄今所知最长的青铜器铭文。铭文内容见证了西周“宣王中兴”的历史,铭文前段为宣王对毛公的训诰之辞,后段详载宣王赠予毛公的丰厚赏赐。铭文以古雅精奥的文风表达了宣王对毛公的谆谆告诫、殷切期待,任重道远之情。</p><p class="ql-block">  毛公鼎器形极其简朴。半球形的器身立于三蹄足之上,口沿上有两个宽厚的立耳。全器器身光素,仅于器身口沿下方饰以一周精简的重环纹及一道凸弦纹。其端正的器形及浑厚的器壁在与铭文朴实的书风以及宣王对毛公重任的呼应下,更显庄重肃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散氏盘(San Family Plate),又称夨人盘、散盘、乙卯鼎,西周晚期青铜器,因铭文中有“散氏”字样而得名。清乾隆年间出土于陕西凤翔(今宝鸡市凤翔区),曾藏于乾隆内府,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盘高20.6公分,腹深9.8公分,口径54.6公分,底径41.4公分,重21.312千克。圆形,浅腹,双附耳,高圈足。腹饰夔纹,间以兽首三,圈足饰兽面纹。内底铸有铭文19行、357字,字间可见阳文直线界栏。 铭文记录了夨国因侵犯散国田邑而赔偿田地的过程,包含土地交割细节、双方参与定界及盟誓的25人名,并由周王派仲农作证。内容反映了西周晚期井田制动摇和王室权力式微的史实,是研究土地制度的重要契约文献。 散国位于陕西宝鸡凤翔一带,与夨国相邻。青铜器断代多将散氏盘定为周厉王时期器物,亦有学者主张属宣王时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快雪时晴帖</p><p class="ql-block">  王羲之</p><p class="ql-block">  晋 公元265-420</p><p class="ql-block">  册 纸本 纵:23公分 横:14.8公分</p><p class="ql-block">  《中秋帖》《伯远帖》和《快雪时晴帖》被乾隆帝统称为“三希”,意为“希世珍宝”。《快雪时晴帖》是一件行楷书短简,内容是大雪之后向友人问候。从用笔来看,此帖多圆钝的用笔,点画勾挑都不露锋,结体平稳匀称,在优美的姿态之中,流露出质朴内敛的意韵。此帖一般认为是唐代精摹本。</p><p class="ql-block">《中秋帖》和《伯远帖》,现藏地: 北京故宫博物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祭侄文稿</p><p class="ql-block">  颜真卿</p><p class="ql-block">  唐 公元618-907</p><p class="ql-block">  卷 纸本 纵:29.2公分 横:59.6公分</p><p class="ql-block">  《祭侄文稿》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一个起草文稿,上面有大量删改、涂抹之处,却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媲美。</p><p class="ql-block">  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颜真卿收复常山郡,命人至河北寻得颜季明头颅,挥泪写下《祭侄文稿》一文,23行,每行11、12字不等,共234字。</p><p class="ql-block">  2019年,台北故宫曾将镇馆之宝——颜真卿《祭侄文稿》,外借给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展览。历史上,《祭侄文稿》在台湾地区也仅展出过3次,台湾网友讽刺民进党当局此举“大逆不道”。</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不知所终,第二行书的地位可想而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寒食帖</p><p class="ql-block">  苏轼</p><p class="ql-block">  宋 公元960-1279</p><p class="ql-block">  卷 纸本 纵:34.2公分 横:199.5公分</p><p class="ql-block">  王羲之《兰亭集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东坡《寒食帖》合称“天下三大行书字帖”。《寒食帖》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明显有悲奋感情的文词,字里行间也就随着文词不同的情绪波动,有所节奏变化。</p><p class="ql-block">  就行草书言,字形可大可小,较有自由变化,苏东坡自谓字体“短长肥脊各有态”,在这卷书法里字体的大小组合,揖让进退,乃至于如“年、中、苇、纸”诸字,最后一笔直下成一长竖,在布白与行气以至于整篇的章法形成一特殊行间布白。</p><p class="ql-block">第三行书也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江行初雪图,</p><p class="ql-block">是五代南唐画家赵干的作品,本卷起首处之题字,一说为李后主李煜手笔 书:“江行初雪。画院学生赵干状。”</p><p class="ql-block">本幅描绘初冬江南水景,旅人策蹇,渔夫打渔谋生的生活细节,具有鲜明的江南地区画风,在性质上则属于风俗画。这一件重要的南唐遗珍,在北宋初属私人收藏,后入内府,为《宣和画谱》著录。后收入元朝内府及清朝内府,是件流传有绪的精品,目前收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溪山行旅图</p><p class="ql-block">  范宽</p><p class="ql-block">  宋 公元960-1279</p><p class="ql-block">  轴 绢本 浅设色画 纵:206.3公分 横:103.3公分</p><p class="ql-block">  范宽(活动于十世纪),陕西华原(今耀县)人,经常来往京师与洛阳一带。个性宽厚,举止率直,嗜酒好道,擅长山水画,此图是唯一传世名迹。《溪山行旅图》构图简洁,巨大山体迎面而立,山路间,一列微小的行旅迤逦而行,更显得山势巍峨雄壮。画幅右角树阴有“范宽”二字款。</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故宫三宝”,范宽《溪山行旅图》、郭熙《早春图》和李唐《万壑松风图》。</span>这些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中的顶级国宝,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与艺术的光芒。属于中国的国宝,一件也不能少!</p><p class="ql-block">徐悲鸿的“最倾倒者”,<span style="font-size:18px;">近现代著名书画家徐悲鸿曾这样评价过一幅画:“中国所有之宝,吾所最倾倒者,则为范中立《溪山行旅图》,大气磅礴,沉雄高古,诚辟易万人之作。此幅既系巨帧,而一山头,几占全幅面积三分之二,章法突兀,使人咋舌!”。</span>董其昌评它“宋画第一”:范宽《溪山行旅图》 是一幅让无数人为之折腰,使人咋舌的旷世名作,也被评为与郭熙《早春图》、李唐《万壑松风图》齐名,是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故宫三宝”……</p><p class="ql-block">范宽山水丛丛如恒岱,远山多正面,折落有势。颇好作密林,水际作突兀大石,溪山深虚,水若有声。物象之幽雅,品固在李成上,本朝自无人出其右。——米芾</p><p class="ql-block">画作曾被明清两代文人墨士珍藏流传至今,其中不乏著名鉴赏家和多位皇室成员,经手累加的印鉴多达22枚,而清高宗乾隆的印鉴竟有6枚,可见其珍爱程度。</p><p class="ql-block">《溪山行旅图》虽然流传有绪,很多都认定其为范宽真迹。然而,遗憾的是,900多年来,来自画家本人的证据,一直未能寻找到令人信服的“铁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郭熙〈早春图〉: 北宋画家郭熙的代表作,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唐〈万壑松风图〉: 北宋画家李唐晚年的代表作,以其雄浑苍劲的山石和松树描绘而闻名。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8、富春山居图(无用师)</p><p class="ql-block">  黄公望</p><p class="ql-block">  元 公元1279-1368</p><p class="ql-block">  卷 纸本 水墨画 纵:33公分 横:636.9公分</p><p class="ql-block">  《富春山居图》由元代画家黄公望所作,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明朝末年后,这幅名画因故分为两段,1948年以后分别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2011年6月1日,在两岸有识之士共同推动下,分离360多年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在台北实现合璧展出,成为中国艺术史上的一段佳话,也是两岸交流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化盛典。</p><p class="ql-block">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由六纸接成,长逾六公尺,第一纸前有残补痕迹。画卷笔墨堆栈层出,山石勾勒皴染变化多样。全卷山体从浑圆迫近、层迭后偃,平缓坡岸乃至耸峙山峰,具丰富的山水型态。此画卷不仅是富春的隐居景致,更是黄公望探索自然造化后的理想山水形象。</p><p class="ql-block">《富春山居图》已被分割成两部分,分别由浙江省博物馆珍藏《剩山图》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无用师卷》。这两部分是《富春山居图》的真迹,尽管它们分藏于两岸,但均被视为国宝级珍品。 </p><p class="ql-block">《剩山图》: 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是画卷的前半部分,因其尺寸较小,仅占原画的一小部分,因此被称为“剩山图”。</p><p class="ql-block">《无用师卷》: 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画卷的后半部分,占据了《富春山居图》绝大部分的画作。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汝窑 天青无纹水仙盆</p><p class="ql-block">  北宋 公元960-1127</p><p class="ql-block">  高6.9公分,横23公分,纵16.4公分,口径23 公分,足径19.3X12.9公分,重670 克</p><p class="ql-block">  椭圆形盆,侈口、深壁,平底凸出窄边棱,四云头形足;周壁胎薄,底足略厚。通体满布天青釉,极匀润;底边釉积处略含淡碧色;口缘与棱角釉薄处呈浅粉色。裹足支烧,底部有六个细支钉痕,略见米黄胎色。全器釉面纯洁无纹片,此种传世稀少,温润素雅的色泽,正是宋人所欲追求如雨过天青的宁静开朗的美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0、定窑 白瓷婴儿枕</p><p class="ql-block">  北宋 公元960-1127</p><p class="ql-block">  高18.8公分,底径31X13.2公分</p><p class="ql-block">  定窑是宋代北方著名窑场,窑址以现今河北曲阳县为中心,因其地古名定州,故称定窑。类似的婴儿枕全世界所知仅有三件,台北故宫藏品的釉色之美及装饰之精为其中之最,枕底并刻有清代乾隆皇帝御题一首。</p><p class="ql-block">  瓷枕造型采婴儿侧卧于榻上,头微扬、宽额、身硕、双手交叉为枕,两脚弯曲交叠,状极悠闲。婴儿脸部清晰写实,模样雅稚可人,更兼衣饰精细,身着长袍,外加背心,长裤,布鞋。</p><p class="ql-block">  婴儿枕的釉色牙白温润,头部与身体分别左右模接后,并将身、首接合,再剔刻面容。特别的是,若举而持之,可以发现器内有一泥块,在移动时,会轻击内壁叮叮作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1、翠玉白菜</p><p class="ql-block">  清 公元1644-1911</p><p class="ql-block">  长18.7公分,宽9.1公分,厚5.07公分</p><p class="ql-block">  “翠玉白菜”原置于紫禁城的永和宫,永和宫为光绪皇帝妃子瑾妃的寝宫,因此有人推测此器为瑾妃的嫁妆之一。玉雕师运用玉石自然天成的色泽分布,雕刻出一棵叶片翠绿、鲜活欲滴的白菜。菜叶上停留的两只昆虫,是寓意多子多孙的螽斯和蝗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2、肉形石</p><p class="ql-block">  清 公元1644-1911</p><p class="ql-block">  全高6.6公分,长7.9公分</p><p class="ql-block">  肉形石乍看之下,就像一块令人垂涎三尺、肥瘦相间的“东坡肉”,实则为清代一块黄玉所雕。“肉形石”即碧石类矿物,其纹理层层堆栈,艺匠据此天然特征再予以加工。首先于表面细密钻点,除营造毛孔的效果外,还使质地较为酥松,易于染色。其次便是将上层染成褐红色,像是肉皮浸过酱油一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都说,看一个人喜欢看哪一类的书,看他在厕所看什么就清楚了……</p><p class="ql-block">说是有很多朋友,这些空闲的时间里最常做的就是抄起一本地图翻翻看看,短短的时间能天马行空想到很多很多……</p><p class="ql-block">从小就喜欢看地图,一是感觉文字上说了很多,也不如一张图来的一目了然,一下子就抓到了核心问题与其他方面的关系,提高了理解和知识吸收的数量与质量,二是有的时候,一边阅读着书籍一边甚至用手指点着地图,看完书后记忆非常深刻,很久以后还会有记忆犹新的感觉,三是总看地图,慢慢就会养成比较全面看问题,比较能够理解和包容一些不太被关注的边缘问题,更是比较能够抓住重点的逻辑思维模式,四是自然地理地图,能够给出许多我们去不到的地方,可以对我们生活的大自然的美的认识和趣味的表现有了更加多元的认识,五是历史文化地图更是我的所爱,不同的立场不同的利益常常让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人们在历史文化事件描述中带上自己浓浓的情感色彩,删减甚至修改都是常见的,而不同年代的历史地图对于我们的正确认知是很有帮助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偶尔有机会看到了40幅古老的地图,赶紧一幅一幅静静欣赏一番,想着应该集合一起分享给朋友们,让同样喜欢地图的朋友也能一饱眼福……</p><p class="ql-block">《欧洲地图里的世界文明史》与古代世界地图中的传说故事 </p><p class="ql-block">传奇的皮里·雷斯,和他的神秘雷斯地图——奥斯曼简史</p><p class="ql-block">在展示这40幅古老地图之前,先来简单的看看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风格不同属性的地图吧,地图可谓充斥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8年前第一次来到巴黎,那个时候与现在的差异说是天翻地覆也不为过,没有网络的时代,一切咨询的获得都非常不易,</p><p class="ql-block">法文看不懂,更不要说听说写,电视节目都是连猜带蒙,即使是英文也是半瓶子醋不到,查查字典勉强应付,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快译通更没有手机网络什么的,我们的外语水平确实不行,作为七十年代末刚恢复高考的新三届大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学了些哑巴基础英语,毕业后也基本还给老师了,要不是专业应用以英语为根基,那些不常用的词汇也很难记住了……</p><p class="ql-block">巴黎这么著名的城市,咨询信息方面,就仅仅靠刚到的时候,法国地球物理公司接待人员发给大家人手一册的英文巴黎手册了,好在时间还长,慢慢看吧……</p><p class="ql-block">意外的在宾馆前台发现有印刷精美的巴黎地图,竟然是免费的,不禁大喜过望,当时国内除了地图出版社的少量城市地图,印刷也很简易,还价格不便宜……而这个免费彩色地图印制非常精美,应该是当时我们很少看到的光亮的胶板纸,地图内部更是精细,除了清晰的街道、公园、绿地、河流、交通车站等等,很多有名的景观、建筑、教堂和商场等都有像是实物般的画片标识,让人看了一目了然……后来看到地图边上的标志拉法耶特,也就是后来国人常说的老佛爷,才知道那是人家老佛爷百货商场免费放到各大星级宾馆前台做广告宣传的,不觉感到人家真是挺有商业头脑的……</p><p class="ql-block">逛巴黎,我们也是有三大利器的,</p><p class="ql-block">第一,我们有时间,每周周五中午在公司吃完大餐后,2天半的周末就开始了…</p><p class="ql-block">第二,我们有公司给买的月票,地铁公交随便坐,统统不用再花钱…</p><p class="ql-block">第三,除了宾馆拿到的地图,400多个地铁站,很多都可以拿到免费实用的小小掌中地铁线路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48幅古老的地图,探索与导航的历史见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彗星天象图》,1618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放马滩秦墓地图》,绘制于战国晚期的秦国,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质地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巴比伦世界地图》,可能出自美索不达米亚的西帕尔,伊拉克,公元前700年至公元前50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伊德里西的世界地图》(阿拉伯语),1456年的抄本,原始文本可追溯至1154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呈女王形态的欧洲地图》,雕刻版并配有凸版印刷文字,1587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猛犸象牙上的雕刻》,或许是一幅“地图”,格拉维特文化时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赫里福德世界地图》,13世纪,最大的中世纪地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托勒密的世界地图》,1482年。</p><p class="ql-block">托勒密在公元150年绘制的世界地图,这是历史上首次在世界地图上添加了经纬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邦廷三叶草形地图》,由海因里希·邦廷于1581年在德国绘制,是一幅具有后期基督教风格的地图。</p><p class="ql-block">这幅地图将世界描绘成基督教三位一体教义的一种延伸形式,把耶路撒冷当作将一切联系在一起的中心枢纽,而并非按照世界的真实样貌来呈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明坤舆万国全图》,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p><p class="ql-block">由利玛窦和李之藻合作绘制,是一幅融合了中西方地理知识的世界地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1.《世界航海图集:葡萄牙半球的圆形世界地图》,1519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2.《诗篇世界地图》,公元126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3.《扬松绘制的古代世界地图》,165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4.《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西印度航行的地图与景观图》,圣地亚哥,1586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5.《世界地图》,170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6.《塞缪尔·邓恩的世界地图》,1794年。</p><p class="ql-block">邓恩是首位以詹姆斯·库克船长的发现为指引,绘制出整个世界地图的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7.《古罗马世界地图》,从古罗马人视角所看到的世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古代地理地图》,约1608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波特兰海图,旧世界》,1505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美洲地图》,1553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1.《尼古拉斯·维舍尔地图》,1658年。</p><p class="ql-block">1658年,尼古拉斯·维舍尔在阿姆斯特丹绘制了《最精确的新世界地图》,这是一幅蚀刻的双半球地图。此外,它还包含了按比例缩小的南北极投影图。</p><p class="ql-block">画家尼古拉斯·贝彻姆绘制了四幅神话形象,分别置于地图的四个角落,用以装饰地图边缘,这些形象描绘的是宙斯、尼普顿、珀尔塞福涅和得墨忒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2.《古代黑海地图》,约1559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3.《世界全貌描述》,附实际风向路径,157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4.《禹贡地域图》,由西晋裴秀绘制</p><p class="ql-block">《禹贡地域图》是见于记载的最早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裴秀因此被称为中国传统地图学的奠基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5.《古代欧洲地图》,可能绘于1870年之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6.《耶路撒冷地图》,177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7.《慕尼黑地图》,174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8.《希罗多德的亚美尼亚地图》,公元前2世纪,波希多尼奥斯绘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9.《海内华夷图》,801年。</p><p class="ql-block">唐代贾耽绘制,涵盖了当时唐朝所能了解到的世界范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0.《马德拉岛》——源自一幅古老的法国地图,1909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1.《古希腊地图》,1814年绘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2.《古代非洲地图》,1837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3.《古代罗马地形图》,1557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4.《科斯马斯·印第科普莱特斯绘制的世界地图》,6世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5.《古代雅典城地图》,1841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6.《亚伯拉罕·奥特柳斯绘制的古代意大利地图》,约1608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7.《古代世界地图》,1555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8.《大明混一图》,成图年代为公元1389年(明洪武二十二年)</p><p class="ql-block">图上标出了周边国家,是中国古代较有影响的全国地图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9.《古代希腊南部、希腊诸岛及克里特岛地图》,1794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0.《马太·塞乌特绘制的罗马地图》,约175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1.《纽约地图》,1695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2.《航海图集》,150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3.《墨西哥森波阿拉地图》,158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4.《奥斯曼帝国示意图》,157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5.《古代黑海或攸克辛海地图》,1855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6.《古罗马帝国东西分治地图》,1850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7.《古代首尔地图》,绘制在清溪川溪流瓷砖上,1825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8.《非洲地图》,1575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说是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首先记录了生活在世界相反一侧:即对跖点地带居民的情况。在罗马时期,老普林尼为完成他的百科全书《博物志》,收集了有关自然世界的全部知识,包括所有已知的与怪物有关的故事。生活在公元 4 世纪的索利努斯和圣依西多禄大主教也在自己的著作中,重述了古代权威所讲的有关生活在世界边缘的怪人的传说,包括从最南的角落地带一直到对跖点地带人群生活的未知世界。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欧洲地图里的世界文明史》,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福特汉姆奖作品!</p><p class="ql-block">200余幅珍稀古地图,再现中世纪、文艺复兴、早期殖民探索等世界文明史关键进程,人类认识探索世界的千年之旅,一场精美绝伦的视觉盛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p><p class="ql-block">奇幻与真实:那些古代世界地图中的传说故事 </p><p class="ql-block">你怎么看这些古代传说与背后的历史原型?</p><p class="ql-block">古代的世界地都包含了许多充满奇幻色彩的地点或怪物。从众神的奥林匹斯山,到名城雅典和亚历山大大帝的铁门。到中世纪时,这些源自古代的传说又混杂了基督徒、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叙事传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些流传很广的故事,最终成了地图上的组成元素。其中有两个传说最为著名:歌革和玛各传说和亚历山大大帝的铁门故事。</p><p class="ql-block">埃布斯托夫世界地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年代来看,歌革和玛各首次被提到是在《圣经》的旧约。包括先知以西结的作品与新约启示录当,都讲述了末日前夕,撒旦带着耶和华的敌人与以色列人作战。到了公元1世纪,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斯也叙述,亚历山大大帝建造了1道带铁门的墙,用以阻挡西塞亚人对文明世界的进攻。在里海之滨,亚美尼亚与波斯的北部边界处,也确实矗立着一堵巨大的墙。但其建造年代要比亚历山大时期早得多。</p><p class="ql-block">近代欧洲的歌革和玛各形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拉伯人既知道关于可怕民族歌革和玛各的故事,也了解亚历山大大帝的巨墙和铁门传说。《可兰经》中甚至也提到这些,伊德里西的世界地图中还突出标明了巨墙与歌革和玛各。在阿拉伯人的故事版本中,这些野蛮部落并不是西塞亚人,而是哈扎尔人。他们是生活在黑海与里海之间地区的突厥游牧民族。到9世纪末,一个流言开始在阿拉伯人的叙述里传播:亚历山大的巨墙其实可能在中国。</p><p class="ql-block">穆斯林版本的 歌革和玛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伦敦《圣咏集》地图对亚历山大的巨墙和铁门进行了详细描绘。在图中,它们被重新定位到了里海的东北海岸。埃布斯托夫地图里也有相同的区域,不过表现方式稍有不同。因为埃布斯托夫地图非常大,宽度接近 4 米,所以可以承载更多信息,其中就包括高加索地区的其他人群和城市。在埃布斯托夫地图中,西塞亚人势力扩张。东到最东边的大洋,南至高加索山脉,西部边界直抵赫卡尼亚。</p><p class="ql-block">亚历山大帝国的最大版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亚历山大大帝的巨墙与铁门</p><p class="ql-block">根据地图上的说明,在西塞亚居住着44个民族,还有几条大河从此流出。那里财富可观,有黄金,还有经过抛光的宝石。巨大的狮鹫格里芬折磨着那里的人们。这种瘦长的生物是一种长着四条腿的鸟,是最好斗的捕食者。它们生长在世界北端的高山山坡上,那里的高度令人目眩。它们的身子如同狮子,并且长着翅膀以及鹰的脑袋,尤其喜欢攻击马匹。它们有一个习惯是将人撕成几块,还能用利爪将一群牛撕成碎片,公牛在它们面前如山羊般弱小。在这张地图制作的时候,西塞亚的田园文化已经在俄罗斯南部草原上消失很久,但来自古代文学史料的西塞亚传说还是流传到了中世纪的欧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近代手绘的 狮鹫格里芬形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伦敦《圣咏集》地图、埃布斯托夫地图和赫里福德世界地图中,还有其他一些在古代就已被知晓的有关遥远国度与那里的怪兽怪人的传奇故事。</p><p class="ql-block">来自英格兰的《圣咏集》世界地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p><p class="ql-block">传奇的皮里·雷斯,和他的神秘雷斯地图——奥斯曼简史</p><p class="ql-block">说起奥斯曼帝国历史上的皮里·雷斯,很多人想到的往往不是他作为海盗、绘图师、地理学家和海军上将的身份,而是由他所绘、神秘的皮里·雷斯地图!当然由他所著的世界海事第一本指南——《海事手册》也影响深远。</p><p class="ql-block">皮里·雷斯和他的皮里·雷斯地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谓的皮里·雷斯地图其实是皮里·雷斯在1513年绘制的一张世界地图(他也是最早绘制世界地图的人之一)。因图中绘制出了南北美洲、西部非洲等地,以及南极洲(存疑)的地形而闻名于世。</p><p class="ql-block">皮里·雷斯地图(残卷)</p><p class="ql-block">换句话说,地图里关于美洲的部分,使它成为了世界上最早的几幅包含美洲的世界地图之一!单凭此项,皮里·雷斯就注定会被载入史册,更不用说他的地图中还有可能绘制了南极洲的地形!</p><p class="ql-block">时至今日,我们也对残卷中右下角所绘制的部分争议不止,很多人煞有其事地认为那就是今天南极洲的一部分,若果真如此,那么皮里·雷斯则在人类发现南极洲一个世纪之前就将南极洲绘在了地图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更有甚者认为皮里·雷斯的地图是抄袭了远古文明(如亚特兰蒂斯),才绘制了南极洲的部分进地图中......当然类似的传说和争论还有很多,咱们就不一一列举。</p><p class="ql-block">那么雷斯地图是否如传说般神秘,皮里·雷斯又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本期咱们就来一一揭晓......</p><p class="ql-block">皮里·雷斯(Piri Reis)生于15世纪60年代,死于1553年。是16世纪奥斯曼帝国著名的海盗、绘图师、地理学家和海军上将,他的一生作品颇多,既有地理学方面的著作,也有绘制的海上地图。</p><p class="ql-block">皮里·雷斯(Piri Reis)皮里·雷斯原名“哈只·艾哈迈德·穆希丁·皮里”(Ahmed Muhiddin Piri)。其名中的“哈只”,是对曾经前往麦加圣地朝觐者的尊称,也译作“哈吉”,有“巡礼人”或“朝圣者”之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代七下西洋、著名的三宝太监——郑和,就因他祖父和父亲都曾跋山涉水朝觐麦加,所以郑和一家也被当地人称之为是“哈只”。同理,皮里·雷斯名中的“哈只”也是此意。</p><p class="ql-block">郑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抛开“哈只”不谈,皮里·雷斯名中的“雷斯”,也不是他原本的名字。在当时的奥斯曼帝国,“雷斯(Reis)”其实更像是一个头衔的名称,类似于“舰长”或“海军将军”一类的。就跟奥斯曼人将官员称为“帕夏”一样。就跟咱们中国人常称呼的“王处”、“李厅”有异曲同工之妙。</p><p class="ql-block">所以当时奥斯曼海军将领中,多以“雷斯”做名字,比如塞尔曼·雷斯、皮里·雷斯、穆拉特·雷斯、西迪·阿里·雷斯等等等等,所以皮里·雷斯的原名应该叫“艾哈迈德·穆希丁·皮里”更为恰当。</p><p class="ql-block">皮里·雷斯游戏形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根据资料记载,皮里·雷斯出生在加里波利半岛,也就是土耳其达达尼尔海峡的欧洲一边,在当时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地。因此地独特的地理位置,所以当地人几乎各个都是航海的好手。</p><p class="ql-block">加里波利半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用土耳其历史学家的话说:加里波利港的孩子们“像鳄鱼一样在水中长大,船就是他们的摇篮,日夜都伴着海浪和船只的摇摆入睡”。因此从加里波利走出了多位奥斯曼帝国海军将军!</p><p class="ql-block">而皮里·雷斯就是其中之一,只不过早年的他还只是一名普通的水手,从事获奥斯曼帝国政府支持的私掠海盗活动,并在大约十岁时跟着他的叔叔——著名海盗凯末尔雷斯,纵横海上,四方劫掠。</p><p class="ql-block">正是年少时从事海盗活动的经历,逐渐让皮里·雷斯成了一名出众的地理学家,并留下了有关爱琴海和地中海航行情况并内容丰富的著作。尤其受他叔叔凯末尔的影响,皮里·雷斯更是对探索海洋未知之地充满了兴趣,大概日后他所绘制世界地图的激情也由此而生。</p><p class="ql-block">《大航海时代》里的皮里·雷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至于他的叔叔凯末尔·雷斯,则是著名海盗头子,而根据名字咱们知道他日后成为了奥斯曼帝国的海军将领(名字带“雷斯”),先后参加了奥斯曼帝国针对西班牙、热那亚和威尼斯的许多海战,是一位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海上行家里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皮里就这样跟着叔叔参加过1499年宗奇奥海战和1500年莫东之战,但等到1511年,凯末尔·雷斯意外遇海难身亡,一生驰骋大海的海盗最终死于海上。叔叔凯末尔·雷斯死后,年过半百的艾哈迈德·穆希丁·皮里就返回加里波利,开始正式学习航海技术。</p><p class="ql-block">1499年宗奇奥海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正是这段时间的继续学习,皮里将前半生的经验和知识进行了整理,根据笔记和所收集到的前人地图,成功于1513年绘制出了那张著名的世界地图,即皮里·雷斯地图!后来他对这幅地图进行了重绘,也就是今天只剩1/3残卷保存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比王宫里的那副神秘的皮里·雷斯地图。</p><p class="ql-block">皮里·雷斯绘制世界地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年后的1516年,艾哈迈德·穆希丁·皮里正式加入奥斯曼帝国海军。此后的他随军参加了1516—1517年“冷酷者”塞利姆一世征服埃及的作战;1522年又跟随“立法者”苏莱曼大帝参加了攻打罗得岛、对抗医院骑士团的作战。</p><p class="ql-block">“立法者”苏莱曼大帝</p><p class="ql-block">公元1547年,年过八旬的艾哈迈德·穆希丁·皮里终于在军中晋升为“雷斯”,担任奥斯曼帝国在印度洋的舰队司令和埃及海军司令,至此,他才得名“皮里·雷斯”!</p><p class="ql-block">皮里·雷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然皮里·雷斯此后的经历就不得善终了:公元1548年,他率奥斯曼第二次印度洋远征军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取了亚丁;1522年又攻克马斯喀特(今天阿曼的首都),并占霍尔木兹海峡上的霍尔木兹岛;随后占领了卡塔尔半岛和巴林岛,将葡萄牙势力逐出了阿拉伯海岸。</p><p class="ql-block">奥斯曼第二次印度洋远征路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因此战之中皮里·雷斯犯下致命战略错误:将整个帝国印度洋舰队停在波斯湾,被葡萄牙人瓮中捉鳖。这使得苏丹苏莱曼很是恼火,所以等将近90高龄的皮里·雷斯返回埃及时,因拒绝支持巴士拉总督在波斯湾北部继续与葡萄牙人作战计划的罪名,而于1553年在开罗被斩首......</p><p class="ql-block">一生功绩</p><p class="ql-block">虽然纵横海上75年的皮里·雷斯未得善终,但他一生的功绩却是显著的,且不说那著名又神秘的皮里·雷斯地图,他在地理学方面的著作就影响深远,比如他所著的《海事手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事手册》(Kitab-ı Bahriye)也可以翻译成“《航海书》”、“《航海之书》、“《海事全书》”、“《导航之书》”等,它被认为是世界海事的第一本指南,成为了此后数个世纪海员们不可或缺的指南之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然今天我们知道皮里·雷斯的很多事迹,也是靠着他这本《海事手册》,书中除了对同时代的哥伦布、瓦斯科•达伽马的发现作了记述外,还包含了在地中海航行的指导意见。</p><p class="ql-block">瓦斯科•达伽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皮里·雷斯从十岁就跟叔叔航行于海上,航行期间他所学习到的海事和航船知识,统统被详细记录下来并形成体系,加上他几十年的海上经验,以及210幅带有航海指南的示意图,使得此书在航海史上都有着巨大影响。</p><p class="ql-block">书中除了有对爱琴海的海事记载外,还说明了如何在异教徒控制下的近海海域航行,最远可至直布罗陀海峡。而为了方便航行船只上岸补给淡水,书里还特别标示了海岸和岛屿上有泉水的地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皮里几乎展示了威尼斯方圆百里之内和意大利与西班牙海岸所有可供桨帆船补充淡水的地点!所以他的著作也是一张16世纪奥斯曼海军的海战蓝图!以至于在此后数十年间,奥斯曼海军都在广泛使用他的这本《海事手册》!</p><p class="ql-block">1513年地图局部(左)和1528年重绘地图局部(右)的对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然要仔细论起来,这本《海事手册》跟他的神秘皮里·雷斯地图还是有点渊源的:公元1513年皮里首绘世界地图。等到十五年后的1528年,皮里·雷斯又根据此前的地图,绘制了第二幅世界地图,也就是保存至今的残卷。</p><p class="ql-block">保存在今天土耳其的地图残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皮里·雷斯主要是为了弥补第一幅地图缺失的部分,以及纠正了错误的地方,并且他还在第二幅地图旁边标注了注释以及援引了其他地图出处,即资料来源。在注解中还写道说他甚至引用了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地图!</p><p class="ql-block">克里斯托弗·哥伦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这幅世界地图包含了格陵兰、北美洲和中美洲等地。而根据地图上的文字介绍,我们知道皮里在绘制地图时参考了约20幅外国航海图和地图,来源包括阿拉伯、西班牙、葡萄牙、中国、印度和希腊,当然也不乏他自己所绘的航海局部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虽然皮里·雷斯非常详细地绘制了他的地图,并仔细地在地图旁边添加了注释,但这些地图信息仍旧有限,所以他才萌生了编写一本手册,为子孙后代指明方向的想法。《海事手册》遂传之于世。</p><p class="ql-block">而书中前言部分也阐述了他写这本书的初衷,即为了补全他在所绘制世界地图上无法显示的信息和资料。皮里·雷斯在撰写的《海事手册》中,详细记述了他在45年的地中海航行中所获得的经验:</p><p class="ql-block">从恰纳卡莱开始逆时针航行,书中详细描述了地中海的所有海岸,包括岛屿。甚至还讲授了海上的风暴和风。也谈论了如何使用指南针和地图。对当时世界的海洋和周围的陆地进行了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皮里·雷斯雕像</p><p class="ql-block">也记录了一些欧洲探险家的旅行,比如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部分内容,尤其还放了两百多幅局部地图在《海事手册》中。不厌其烦地记载了地中海港口停泊码头、海底特点、海底礁岩、海底泥沙等细节。</p><p class="ql-block">皮里·雷斯在书中还谈及了城市居民、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以及信仰、各地自然风光、动植物的种类、河流小溪和饮用水有关信息等,甚至在谈及海岸国家时还记录了其国家历史事件,比如圣索菲亚的建造、威尼斯的建城等信息。</p><p class="ql-block">游戏里的皮里·雷斯</p><p class="ql-block">书中的城市也是按照二维绘画手段,按比例绘制出来,连城堡、防御工事、桥梁、宗教建筑、历史遗迹、古城、矿山都被描绘在地图上。因此《海事手册》不仅仅是一本航海书籍,它也是一本地理和历史的“百科全书”!</p><p class="ql-block">皮里·雷斯邮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也决定了此书在数百年来为从事海事的人指明方向,这几乎就是一本完整的地中海海洋地图集,所以一直到19世纪为止,世界范围内都没有任何其他指南能出其右!</p><p class="ql-block">雷斯地图之谜</p><p class="ql-block">除了上述种种,更为人所津津乐道的还是神秘的雷斯地图,也就是文章开头所述的部分,但实际上关于雷斯地图的种种谣言早就不攻自破,被今天的科学手段给一一澄清。(里面被传得神乎其神的故事太多,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搜索相关资料了解)</p><p class="ql-block">神秘的雷斯地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如说神秘的南极洲之谜,很多人就说皮里·雷斯残卷地图左下角的海岸,就是南极洲海岸。而一直到一百年后,人类才发现并证实了南极洲的存在。所以从1929年此图被发现以来,关于雷斯地图发现南极洲之谜就传播了开来。</p><p class="ql-block">神秘的南极洲之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早在1953年,就有美国教授哈普古德,声称雷斯地图上面标出了南极洲大陆。他还表示这个地图画出了在冰层覆盖下的海岸线,而这个海岸线最后可用肉眼测得的时间是公元前4000年!</p><p class="ql-block">美国教授哈普古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此这位美国教授推断皮里·雷斯是借助了外星人或神秘的古代文明的力量才绘制出来。而教授不愧是教授,不仅把这一切说的有鼻子有眼,还特地把这些假想写成一本《A map of the acient sea king》的书,并凭此大赚一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 map of the acient sea king》</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世类似行为者更是不可胜数,所以皮里·雷斯地图之谜,热度竟超过了皮里·雷斯本人的传奇故事,并成为了考古学、古地图、史前文明、外星文明等领域的代表,哪怕到了今天仍有人愿意相信。</p><p class="ql-block">讲了这么多,那么雷斯地图之谜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很简单:皮里·雷斯所绘的那块所谓“南极洲大陆”的部分根本不是南极洲!而是今天的南美洲!</p><p class="ql-block">地图上的文字描述了此地裸奔的野人、茂盛的辛辣料植物和可怕的大蛇,而所有这些信息都表面此地至少是温暖的,不可能是冰雪覆盖的南极洲!而今天咱们知道,这些其实就是在描述巴西以南的南美洲东岸。</p><p class="ql-block">当然期间雷斯地图被美国教授哈德古普和英国人孟西斯进行了修改,他们用线条将原来地图的部分重新勾画过,所以造成了多出了一块神秘海岸的假象,实际上这块海岸是跟地图中描画的南极洲大陆连在一起的。</p><p class="ql-block">《刺客信条》中正在绘制地图的皮里·雷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今天的我们根据现代测绘技术,以及卫星照片对比,确认了皮里·雷斯的地图能够跟今天世界地图一一对应,其精准程度的确令今天的我们惊奇。唯一“失真”的部分就是地图中所绘的南美洲海岸被拉得过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咱们发现,这主要是因为地球本身并非二维,所以卫星照片和今天制作的地图,都有不同比例的“缩放”和调整,也就是说今天咱们看到的卫星地图或者常用的世界地图,里面各大洲的大小其实是有缩放和拉长的。</p><p class="ql-block">“虚假的”世界地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以为的世界是这样的?不不不,其实它很有可能是下面这样的:</p><p class="ql-block">“真实的”世界地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要完全按照三维的形状,在二维纸面上画出来的世界地图,很有可能是下面这样的:</p><p class="ql-block">《中国国家地理》发布的相对真实的世界地势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怎么样?是不是颠覆了传统的认知?这些变成真实大小后的各大洲形状,你还有几个认得出来?</p><p class="ql-block">所以咱们地图上看到的大陆比例实际上是非常具有误导性的,往往赤道附近显得特别小,而越是高纬度,则被拉伸得更大。所以非洲、澳大利亚实际上更大,而北美、俄罗斯、格陵兰岛等地则比地图上要小一些。</p><p class="ql-block">高纬度的俄罗斯跟赤道附近的非洲大小对比……</p><p class="ql-block">高纬度格陵兰岛跟赤道附近的印度大小对比……</p><p class="ql-block">非洲几个“小国”移到北美后的大小对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咱们今天所常用的世界地图,其实是选择牺牲地图上的面积大小,只保留其角度和形状,即使用“墨卡托投影法”(即“等角正切圆柱投影法”)所绘制出来的世界地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墨卡托投影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等角正切圆柱投影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如果将雷斯地图的参照物从二维平面的世界地图换成一个立体的地球仪的话,那么地图上的所有地方就能完美地一一对应,事实上一直到今天,这种为了美观和方便排版而制作出来失真的二维世界地图,仍然“误导”了相当一部分人。</p><p class="ql-block">三维的世界地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至此,雷斯地图之谜终于揭晓,原来残卷地图左下角的神秘大陆并非什么南极洲,而是今天南美洲南部的沿海海岸(大约是火地群岛)!当然关于雷斯地图的种种传说和谣言还在继续传播,仍然有人在乐此不疲地寻找种种证据来证明他们的理论。</p><p class="ql-block">不论结果如何,雷斯地图的传说本身,已经在数百年的传播中成为了一个抹不去符号,尽管它的谜底已经揭晓,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对它“二次创作”,试图在文化解构和重组中寻找出新的火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游戏王》中的皮里·雷斯地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游戏王》中的皮里·雷斯地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或许未来有朝一日,真的有证据推翻今日之结论,得出一个不一样面貌的“历史真相”,但所有这一切对皮里·雷斯来说已不再重要,这位奥斯曼海盗、绘图师、地理学家和海军上将,已经完成了他的人生成就,留下一本《海事手册》、一张世界地图残卷、多份资料和一段段海上传奇故事,只身奔赴死亡的深渊。</p><p class="ql-block">皮里·雷斯雕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今天的我们,在茶余饭后煞有其事的谈论所谓“雷斯地图之谜”的时候,能够想起历史上曾有过这么一位皮里·雷斯的人,便算是对得起皮里·雷斯的一生功绩了......</p><p class="ql-block">皮里·雷斯地图五百年纪念邮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考资料:《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六百年》、《海洋帝国》、《财富之城》、《1513年皮里·雷斯地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些历史地图网站,多数人都不知道:</p><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分享几个超宝藏的历史地图网站,掌握它们,就像拥有穿越时空的任意门,能在历史长河里肆意穿梭,简直不要太爽!</p><p class="ql-block">申报地图</p><p class="ql-block">:https://gissrv4.sinica.edu.tw/gis/China1948.aspx。通稱為《申報地圖》。乃是1934年上海申報館為紀念《申報》創刊60週年而出版之,由丁文江、翁文灝、曾世英編制。</p><p class="ql-block">中国历史地图网</p><p class="ql-block">:http://www.txlzp.com/lishi/。界面简洁,操作简单。从政治到经济,从文化到军事,各个方面的历史地图都能在这儿找到。研究古代经济时,看经济地图,商业中心的变迁一目了然,就像开了上帝视角。(看3吧)</p><p class="ql-block">中国历史地图集</p><p class="ql-block">:http://www.ccamc.co/chinese_historical_map/index.php。它把古代地图、历史文献和历史地名完美融合,一边看地图,一边读文献,还能了解地名的前世今生,一站式历史探索,谁用谁上瘾。</p><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地图博物馆</p><p class="ql-block">:http://www.map-cn.com/。以传播中国地图文化、整理古代舆图为主旨,以科普版图知识、研究地图历史为己任,以展示珍稀古图、挖掘地图内涵为特色,以融合地图艺术、开发地图文创为延伸,可让公众通过古代地图的演变,深入了解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征程。</p><p class="ql-block">观沧海</p><p class="ql-block">:https://www.ageeye.cn/。观沧海是一个2015年上线,由志愿者开放运营,提供地图制作分享服务的公益网站,地图分享知识是核心理念。这个win和Mac都有APP,linux版本在开发。</p><p class="ql-block">开放地理空间实验室:https://www.osgeo.cn/list/gzgls</p><p class="ql-block">云GIS应用与地图资源云 在线历史地图与专题地图 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p><p class="ql-block">家人们,这些网站真的超有料,别再犹豫,赶紧收藏网址,开启属于你的历史穿越之旅!</p><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有趣的历史地图类服务汇总</p><p class="ql-block">对于历史爱好者,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尤其是像战争、名人行迹(例如玄奘西天取经)等,需要结合当时的地图才能更好理解历史。在线地图的可互动特征,让历史+在线地图可以更好地呈现历史事件。</p><p class="ql-block">汇总一下一些有趣的历史地图类服务。</p><p class="ql-block">OldMapsOnline</p><p class="ql-block">https://www.oldmapsonline.org</p><p class="ql-block">https://www.timemap.org</p><p class="ql-block">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2397550</p><p class="ql-block">互动式历史地图,以时间轴为主线,在全球地图上查看当时时间点全球各地的朝代、统治者、名人、重要战役、历史地图等信息。</p><p class="ql-block">全历史</p><p class="ql-block">https://www.allhistory.com/</p><p class="ql-block">提供关系图谱、AB路径、时空地图等工具,穿越历史的每个瞬间。国内历史类软件体验最好</p><p class="ql-block">History-Maps</p><p class="ql-block">https://history-maps.com/zh</p><p class="ql-block">通过地图和时间线直观地学习历史</p><p class="ql-block">OpenHistoricalMap</p><p class="ql-block">https://www.openhistoricalmap.org</p><p class="ql-block">基于OpenStreetMap构建的开源、用户可编辑的历史地图</p><p class="ql-block">MapChart</p><p class="ql-block">https://historicalmapchart.net</p><p class="ql-block">创建自己历史地图的在线工具</p><p class="ql-block">Mylens</p><p class="ql-block">https://mylens.ai/</p><p class="ql-block">AI 生成时间轴</p><p class="ql-block">聪豹时间线</p><p class="ql-block">https://www.wiseal.cn/</p><p class="ql-block">专业的历史时间线收集管理工具</p><p class="ql-block">Running Reality</p><p class="ql-block">https://www.runningreality.org</p><p class="ql-block">Ostellus Atlas</p><p class="ql-block">https://atlas.ostellus.com</p><p class="ql-block">The map as History</p><p class="ql-block">https://www.the-map-as-history.com</p><p class="ql-block">在线历史地图动画合集</p><p class="ql-block">GeaCron</p><p class="ql-block">http://geacron.com/</p><p class="ql-block">Interactive History</p><p class="ql-block">https://interactive-history.app/</p><p class="ql-block">一位历史爱好者维护的历史互动地图,刚起步,值得关注</p><p class="ql-block">Chronas</p><p class="ql-block">https://www.chronas.org</p><p class="ql-block">https://github.com/Chronasorg</p><p class="ql-block">与OldMapsOnline很类似,项目已停止运营,代码已开源</p><p class="ql-block">苏东坡.足迹</p><p class="ql-block">https://cuilin.antlab.network/history</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p><p class="ql-block">许多珍藏的地图都非常棒,好多都是“古旧地图”,这属于文物或者准文物,而历史地图其实是“今人”绘制的。</p><p class="ql-block">也就是说,《中国历史地图集》这样的才属于历史地图。而这些学者绘制的地图都是要出书当作成果的,肯定能在书里找到,只在乎你看的书够不够多。而就古旧地图而论,许多贴图,好些都在一些古旧地图集或者地图学史著作中见过的,就算没见过,以前没有网络,这些地图好些也是结集出版的,所以大多也不满足书上没有这个条件。</p><p class="ql-block">那么什么才是书上没有的历史地图呢?</p><p class="ql-block">其实很简单,就是现在国内外都很流行的,由广大民间历史地图爱好者绘制,在网络上发布的历史地图,或者某些仅通过在线形式提供的历史地图。以我国为例,由于地图出版审核的严格规定,绝大多数网络历史地图爱好者所绘制的历史地图,都是没有机会出版的,也就不可能在书上看到。</p><p class="ql-block">另外一类就是随着WebGIS的成熟,国内外学术机构和社会团体都涌现出来了越来越多的在线历史地图平台,这些线上地图一般不重样式重数据和工具,自然也不需要出版。</p><p class="ql-block">这说明,我们只需要把这些线索组织归类一下即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朝代变迁、战争态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平时更多的见到的是山川河流,大地自然面貌图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p><p class="ql-block">人文历史地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历史,不能没有地图。看地理,更是离不开地图。中国古人所谓的“左图右史”,就是要在阅读历史的时候,参考历史和地理地图,如此才能更加透彻地了解历史。本表收集、整理、制作的历史地图超过3000张,地理地图超过800张。</p><p class="ql-block">历史地图,分为中国的历史地图和世界的历史地图。中国历史地图,按照朝代为顺序,分为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中国近现代共7部分。这些地图主要涉及考古遗址的分布、疆域的变迁、行政区划的沿革、战争示意图、经济布局等,丰富多样,应有尽有。</p><p class="ql-block">世界历史地图,主要包括全球性的历史地图、欧洲历史地图、西亚中亚非洲历史地图、美洲历史地图、东亚、东南亚、南亚历史地图等。其中欧洲历史最多,在300张左右。世界历史地图主要反映世界诸文明的发展,可以为阅读世界史提供有力的帮助。</p><p class="ql-block">另外,收集的地理地图多达800多张,这些地图清晰,简洁明了。有助于人们快速了解世界、各大洲以及中国的基本地理环境,例如地形、气候、人文、资源、经济布局等。其中包括大量的地理基础示意图,特别适合地理教学,例如制作课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p><p class="ql-block">宗教历史人文文化地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p><p class="ql-block">人文宗教神话图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p><p class="ql-block">社会发展历史朝代示意图以及各种演绎图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p><p class="ql-block">自然经济发展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然发展地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