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朝冶父,山上遇神仙!?——菩提之路(110)常愚

少水之鱼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实际禅寺是在旅游风景区中,听同修说寺院边上的冶父山上还有几个寺院,都是出名的名胜古迹。心想,既然已经来到冶父山的脚下,一定要找时间到山上看看去,这样也不虚此行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冶父山,距县城东约9千米,峰峦叠翠,庙宇辉煌,古迹遗存,佳传甚多,有“江北小九华”之称。据传春秋时,铸剑之父欧冶子曾在此山铸剑,山上存有铸剑池古迹,因此得名冶父山。诗人赞道:“长剑欲一淬,夜寻冶父山,揽衣望奇气,直在斗牛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冶父山最高峰为兜率峰,海拔375米,自麓至巅凡五里许,群峰耸拔,盘旋而上,远眺江光,俯视五湖(沙湖、黄陂湖、后湖、白湖、巢湖)林峦崤密,雄峻秀丽,甲江淮间诸山,每当大雨初雾,晴空万里,登上顶峰,上有浮云紫雾,下有群峦叠翠,蔚成“冶父晴岚”,旧为庐江八景之一。1992年,冶父山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2014年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冶父山山头有寺,名曰“伏虎寺”,山下有寺,就是“实际禅寺”,城中“金刚寺”设为下院,皆由教慈伏虎禅师创建。相传远古时候,有一个相貌奇丑、双目失明的孩子,被父母遗弃,巧遇一只老虎路过,衔入洞中喂养大,并刨出泉水,治好了孩子的眼睛。孩子长大后当了和尚,老虎和他形影不离。后来到了冶父山,建庙安身,传经修道。此事被唐昭宗皇帝李晔知晓,就敕封他为“孝慈伏虎禅师”,“伏虎寺”也因此得名。山上山下,也由此衍生了虎刨泉、系虎墩、伏虎禅师塔、报恩寺等多处古迹名胜。该寺最独特的佛教建筑是无量殿,该殿至顶没有横梁架构,而直接采用大石块垒成。寺内重要文物是青铜大锅,被定为国家二级文物;寺内另有僧人墓塔四座,明、清碑刻16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月18日,头天晚上下起了大雪。早上起来寺院没有什么活动,自己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由于行程比较紧,正好可以利用这段空闲时间,来个雪后畅游冶父山。这次朝拜之旅真的是和雨雪有缘分,老家在黑龙江,冬天离不开雪。没有想到来到了南方,大雪也跟着我走,基本上是走到哪里哪里就开始下雪,而且下的还不小。就是在普陀山那里没有下雪,但是还有蒙蒙细雨在相伴,看来真的是没有办法,就是这样的命运了,躲都躲不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出了寺院大门,就沿着山路边看着路边的风景,一点一点往山上走,遇到好的景色顺便拍点相片留念。这个AAAA级的森林公园可真不是吹的,由于刚下完雪,路边的各种各样的树上挂满了树挂,非常好看,不时的还会出现挂有说明牌的稀奇古怪树种。一开始一边走一边欣赏着路边的风景也没有怎么感觉到累,可是越往上走,台阶越陡了,再加上刚下完雪,台阶非常滑,一不小心就会滑倒,山才上到一半的时候就有点走不动了。考验意志的时候又到了,想想,在东天目山背山都背了,而且拎着箱子在九华山那么陡滑的道路上都走过来了,这点小山路算得了什么,坚定信心,奋勇向前!这么一想真的就感觉不怎么累了,一鼓作气的就爬到了接近山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时,迎面走过来两个人,一位老态龙钟的妇人,看样子怎么的也得有八十来岁了吧,颤颤巍巍的,这边手里拿着拐棍,那边由一位三四十岁的少妇搀扶着,从山上向山下走,和我正好走个对面。我还为她们让了路,我刚要和她们打招呼的时候,发现那个少妇的脸上露出了不屑的神情,把我想说的那句话就给憋了回去。我当时主要是想提醒她们,道路这么滑,可得注意啊!可别老人家给摔倒了,那可就麻烦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冶父山顶的水池中,还发现了一个奇观。池中的冰面上竞然开满了一个个的冰莲花,冶父山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事后想想这件事情,总觉得哪块儿有点不对劲儿,挺蹊跷、怪怪的样子。试想一下,一位那么大岁数的老人,山下到山顶的山路距离据说要5里多远,就是好天的情况下,想上去都不可能,何况还下有那么大的雪呢!她们是怎么上去的?再说了,就算是趁着好天上去了,在山上住了几日,今天下山,但是,当时山路上的石头台阶上是厚厚的一层雪,而且台阶还很陡,我这个壮年人不但上山时感到很吃力,下山的时候感觉也并不轻松,好像比上山都费劲。因为上山时身体在前方,下山时身体重心要放在后方,很不得劲儿,怕踩滑了,要一步一个脚印儿的往下挪步,下快了肯定是要滑倒的,从山上就得轱辘下去,后果非常严重!我下山都这么费劲,何况她一个那么大岁数的老人呢!再一个,回想起来,我正要和她们说话的时候,那位少妇,她好像知道我要说什么似的,要不我们也不认识,我还好心的为她们让路,她何必脸上露出不屑的神情呢?她们到底是谁啊?至今也是个迷!难道是住在山里的神仙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事后经常想这件事情,我断定在山上碰到的这两位妇人,肯定是在山中修行的狐仙之类的。而且,还有一定的神通。那位年轻的妇人肯定是知道我以前所做的那些个错事,罪业深重!所以才对我不屑一顾的。这也难怪,她们那么努力的修行,至今还没有得到真正的人身。而我们得到了人身,却不加珍惜,做恶造业!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地狱一报五千劫!真的是令畜牲道的修行者都嗤之以鼻!一定要趁身体强健时努力行善,精进修行!可千万要警觉啊!</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