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他总在清晨六点半,准时出现在巷口的菜市场。</p><p class="ql-block">这或许算不得什么风雅之事——空气里混着鱼腥、泥土和熟食的香气,小贩的吆喝此起彼伏,地上偶尔有积水。可他走在这里,却像漫步于一座生机勃勃的花园,眼神里带着一种温和的探寻。</p><p class="ql-block">他曾有过一段“奔跑”的岁月。日子被切割成以分钟计算的方格,他像个严谨的棋手,在会议、航班与项目书间精准落子。那时,“日常”是亟待处理的背景噪音,“烟火”则是效率低下的同义词。他皱着眉头穿过生活,像穿过一条拥挤却毫无风景的隧道。</p><p class="ql-block">转折来得悄无声息。一个加班的深夜,他胃痛难忍,为自己冲了一杯最简陋的藕粉。看着透明的糊状体在碗里慢慢凝固,一股纯粹的食物香气钻入鼻腔,那一刻,他竟感到一种久违的、近乎感动的踏实。</p><p class="ql-block">从那以后,他开始有意识地“慢”下来。</p><p class="ql-block">他学着辨认蔬菜的时令。春天的荠菜最是清甜,夏天的丝瓜带着水汽,秋天的芋头饱满粉糯,冬天的霜打白菜能甜到心里去。他享受与小贩的几句闲聊,听卖豆腐的阿婆说说孙子的趣事,让卖鱼的大叔帮忙挑一条最肥美的鲫鱼。这不再是简单的采购,而是一场与生活真真切切的握手。</p><p class="ql-block">他的厨房,也从现代化的“战场”,变成了他的“修行道场”。系上围裙,他便成了专注的手艺人。切姜成丝,剁蒜成末,看洁白的米粒在锅里欢快地翻滚,溢出温暖的蒸汽。他尤其享受炖汤的时光——将食材投入砂锅,剩下的,便交给火与时间。他会搬张凳子坐在一旁,听着锅里传来“咕嘟咕嘟”的、安稳的声响,觉得那便是岁月最朴素的吟唱。</p><p class="ql-block">朋友们笑他,说这些琐事耗神费时。他只是笑笑,不做辩解。他们不懂,当他端出一碗自己熬的、汤色奶白的鱼汤,看着家人满足地喝下时,那份内心充盈的成就感,远比拿下一个项目更为丰厚和温暖。</p><p class="ql-block">他以“欢喜心”为柴,点燃了这平淡的“烟火日常”。</p><p class="ql-block">于是,洗碗不再是负担。他感受着温热的水流滑过指尖,看洁白的泡沫裹挟着油污散去,碗碟恢复光洁,如同完成一次小小的洗礼。晾晒衣物时,他会轻轻抖开每一件衬衫,让阳光和风的味道住进纤维里。他甚至爱上了在午后,看着阳光透过窗户,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而空气中,浮尘如金色的精灵,缓缓起舞。</p><p class="ql-block">他渐渐明白,生活从不缺乏诗意与浪漫,只是我们常常戴着一副名为“功利”和“匆忙”的墨镜,将它们一一过滤了。</p><p class="ql-block">如今,他的日程表上依然有繁重的工作,但他总会为自己留出一方“烟火”的空间。那可能是周末为自己精心冲泡的一壶茶,也可能是黄昏时分在阳台小坐,纯粹为了看一场日落。</p><p class="ql-block">他发现,当心是欢喜的,最寻常的日子也会发光。拖干净的地板,折射出窗明几净的爽朗;阳台上盛开的小花,展现着无人喝彩也自在的美丽;一碗热粥,暖的是胃,更是那颗在尘世中奔波、终于学会安住于当下的心。</p><p class="ql-block">这,或许就是他所寻到的生活真谛——以一颗浸润了欢喜的心,将每一个看似琐碎的烟火时辰,过成安宁而笃定的庆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