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以來 ‍參加联合国 ‍总部的會議 ‍ ‍

记者、编辑《上海人在纽约》

<p class="ql-block">站在投影屏幕前,我轻轻整理了下橙色围巾,目光扫过台下一张张专注的脸。屏幕上的标题清晰写着:“AI时代下中企在美股权与知识产权战略”。这是我在联合国总部参与的系列会议之一,每一次站上讲台,都像把中国企业的声音一寸寸铺进国际对话的版图。台下的笔尖沙沙作响,有人点头,有人微笑,那种被倾听的感觉,踏实而温暖。</p> <p class="ql-block">2025年以来,我多次走进联合国总部的会议厅。从非洲投资大会到世界妇女联合会,再到全球华人世界和平大会,每一次参会都像打开一扇窗。在纽约的晨光里,与各国代表并肩而坐,讨论的不只是议题,更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共情。而华人华侨社团的聚会,则让我在异乡听见熟悉的乡音,那份归属感,总在推门那一刻涌上心头。</p> <p class="ql-block">在NYU中美高峰论坛的背景板前,我停下脚步。蓝色与白色的配色沉稳大方,写着“对话、合作、可持续”的主题词。我微微扬起嘴角,不是为了拍照,而是因为意识到——我们正站在一个连接东西方的节点上。论坛里没有喧嚣的口号,只有理性探讨的声音,像细流汇成江河,推动着两国在科技、教育、环保领域的深层互动。</p> <p class="ql-block">企业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论坛的背景板上,OPPO、TCL等品牌标志熠熠生辉。我与身旁的商务代表并肩而立,他穿着笔挺的深色西装,我们相视一笑。这笑容里有默契,也有期待。中国企业走出去,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带着技术、责任与合作诚意,参与全球规则的共建。那一刻,我感受到的不是竞争,而是共生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又一次站在会议前景,粉色外套和橙色围巾成了我的标志。有人笑着说:“你一出现,会议室就亮了。”我笑着回应,其实我只是想用一点温暖的颜色,打破国际会议常有的严肃壁垒。屏幕上的数据跳动,议题深入,而我始终记得,无论谈的是法律、贸易还是人权,最终指向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与福祉。</p> <p class="ql-block">联合国妇女基金会的宣传牌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背后是纽约晴朗的天空与林立的高楼。我和几位女性代表站在一起,微风拂过围巾,笑声轻轻荡开。我们谈论性别平等、女性领导力、南南合作,话题宏大,但语气平实。因为我们知道,真正的改变,往往始于这样一次握手、一次对视、一次真诚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又一次在“企业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论坛”的背景板前合影。这次我穿了白色上衣,围巾花纹细腻,像一条静静流淌的思想之河。身旁的男士是某跨国企业的顾问,我们聊起绿色供应链的实践案例,越谈越兴奋。原来,不同背景的人,只要愿意倾听,就能在差异中找到共识的土壤。</p> <p class="ql-block">联合国海南总商会的联络方式静静躺在蓝色渐变的背景上,像一张通往未来的邀请函。我常想,这个小小的窗口,连接的不只是商业资源,更是文化理解与责任共担的桥梁。每一次会议结束后,我都会把这份信息分享给更多人——让更多中国企业知道,他们也可以站上这样的舞台,发出自己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舞台上,庆祝中美建交46周年的横幅高悬,红灯笼与烟花图案映照着每个人的脸。我们手持奖牌合影,神情庄重。这不是一场庆典的终点,而是一段历史的回望与再出发。四十六年风雨,有波折,也有坚韧。而今天,我们仍在努力,用对话代替对抗,用合作回应挑战。</p> <p class="ql-block">新闻发布厅的大屏幕上,“庆祝中美建交46周年大型文艺演出”几个字闪闪发亮。几位女性站在我身旁,穿着红粉相间的服装,笑容灿烂。我们不是演员,却是这场文化交流的见证者与推动者。当艺术与外交相遇,情感便成了最柔软也最有力的纽带。</p> <p class="ql-block">又一次站在屏幕前,这次的主题是“北京行动纲领和全球南方女性”。我穿着浅色外套,橙色围巾依旧系在颈间,像一抹不灭的火焰。会议讨论着资源分配、教育公平、女性赋权,每一个词都沉甸甸的。但我知道,只要还有人愿意站出来发声,希望就不会熄灭。</p> <p class="ql-block">在“全球数字贸易新论坛”的讲台后,我看着屏幕上金色的装饰图案,深吸一口气。透明讲台前的欢迎牌写着我的名字,也写着中国企业的名字。我说起数据跨境流动的挑战,说起中小企业如何借力数字平台走向世界。台下有人记录,有人点头,那一刻,我感到的不是孤独的代表,而是无数同行者的支持。</p> <p class="ql-block">2025年以来,我走过一间又一间会议厅,从纽约到日内瓦,从论坛到圆桌。每一次参会,都是一次微小的播种。我们谈政策,也谈人心;讲规则,也讲温度。而我始终相信,真正的全球化,不只是资本与技术的流动,更是理解与善意的传递。在这条路上,我愿继续前行,带着围巾的暖意,也带着中国的声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