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电大担任学生处主任不到两年,有时列席校长办公会,经常对崔世根校长提意见,对他的办学理念和工作作风不留情面提出批评,林桂森副校长乘机挑拨,对崔校长说,张主任通天不是你能领导的,于是崔叫林做我的工作劝我退居二线,我非常爽快地答应,而吕振扬主任也陪同一起退二线,其实吕主任虚年才52岁,吕主任不服气我陪他去找时任组织部部长的张爱军,张部长立即找组织部干部科科长了解情况,因为我们属组织部管,干部科科长说他们没有汇报不清楚,张部长连续三次打电话给崔校长,崔校长回答巳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公布了,他们二人照享受正主任在职一切待遇,吴瑞祥局长知道此事打电话给崔校长:你是无组织无纪律,既没有向教育局请示汇报又没有向组织部汇报,你叫张益余退二线,你学校还办不办…。我退二线不上班,帮多所高校招生、聘请我为服装女子学校顾问负责服装女子学校招生,我还当学习报社江苏省工作站站长为各中小学订学习报,还帮助我县不少中小学校长、主任和老师们发表论文为评职称准备资料,我退二线后电大职高连续三年每年招生只有100左右学生,教职员工200多人,学校办得要倒,时任县委书记的秦厚德一大早请我到他家吃蟹包了解电大办学情况,我说崔世根不能当一把手,最好调到教育局督导室养起来,后来崔世根被调到教育局督导室,结合海中班子调整把王欣荣调到电大当一把手,他不懂电大和职高办学,开教师座谈会一致建议把我请出来,于是王欣荣到我家请我出山当顾问,我和他一起奔赴苏锡常和上海联合办学包就业包上大学(我退二线那几年被多所大学聘任招生老师,我还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继续学院扬州分部副主任,主任是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南航和扬大联合办学”第一届60名新生都是我招的。考不上大学的学生我可以直接推荐到大学上学先上车后买票成绩及格拿本科文凭有的还考上在校研究生,当时我推荐不少学生进入南航、东南大学、扬州大学、上海交大、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南师大,南大上学。我还是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的考官,负责南通市、扬州市、盐城市三市航空专业的招生面试),王欣荣来电大第一年招生,我陪他到上海调研学习上海市群益职业中学(国家重点)的办学经验,设置了综合高中班,前二年上普通高中文化,高三分流,成绩差的学生学习专业课、技能训练参加对口高考,成绩好的学生继续学习文化课参加普通高考,当时电大的综合高中班办得很红火,由于普高热王欣荣校长决定高三不分流直接办成了普通高中班,不少学生家长搞关系开后门,分数不夠学校高收费,为学校创收了一大笔财富。现在海安中专也办了综合高中班,当时教育局为了照顾电大招生批准了综合高中班,学校招生火爆由此走出了困境,並兴建了25个教室的教学大楼。后来不少学校向教育局提意见,电大的综合高中班办成了普通高中班,综合高中班招了三届教育局招生计划停招了。王欣荣到电大当校长请我当顾问帮助策划办学第一年电大招生就突破了千人大关。</p> <p class="ql-block"> 那匹骏马仿佛从记忆深处奔来,蹄声踏碎了岁月的尘埃。它不回头,也不停歇,像极了我们那一代人——在风口浪尖上闯过,在是非纷争中挺立。那时我在电大,直言敢谏,不避锋芒,有人视我为刺,也有人暗中推波助澜。可我从不后悔说真话,哪怕因此被劝“退居二线”。退就退吧,我笑着应下,心里却没真正停下。退了,反而走得更远——帮高校招生,做报社站长,替中小学老师谋发表论文之路,替高考落榜生、职高毕业生架起了升学之桥。</p><p class="ql-block"> 马鬃飞扬,像当年我奔波在上海、苏州、常州的路上,和王欣荣校长一起谋划电大的新生。谁也没想到,一个曾被说“通天”的人,最后真的把学生一茬茬送进了南航、东南、南大求学,成就了一大批学生。甚至把如皋朋友孙开平老板的女儿孙赟(山东大学韩语本科毕业)直接推荐到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公费免试入学,目前这位学生在南通市政府外事办工作任科长。每年暑假我奔赴南通、盐城、扬州等考点,为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招生把关。我当考官,看那些孩子眼里有光,就知道,教育不是围墙里的死水,而是奔流的河。</p><p class="ql-block"> “马到成功”四个字挂在画上,也挂在心上。可哪有什么一蹴而就的成功?电大从连续三年招百来个学生,到招生破千,盖起新教学楼,中间多少风雨?崔校长的固执,林副校长的挑拨,教育局的质疑,县委书记清晨的一顿蟹包……都是时代的印记。</p><p class="ql-block"> 如今回望,不为争功,也不为诉苦,只是觉得,那匹马还在跑,跑过荒原,跑过冷眼,跑过沉默的岁月长堤。而我,也曾是那骑马的人,哪怕下马歇息,心仍朝着远方。回忆往昔感慨万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