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作者:刘静河</p><p class="ql-block"> 2018年8月,我受《齐鲁文学》杂志总编、齐鲁文学书画院院长张京明先生邀请,由大西北兰州,来到坐落于潍坊市十笏园内的“中国书画名人展览馆"举办个人的书画作品展,在主办方的精心筹备及宣传下,销售、展览取得了圆满成功。 </p><p class="ql-block"> 在展览期间,有幸结识了原潍坊市委党校校长于生先生,于校长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出口成章,对当地典故随口拈来。他是潍坊当地人士,风土人情,时尚掌故,非常熟悉,又颇爱笔墨文章,闲暇之余写了一本书,叫巜静静的白浪河》。于校长在书的扉页上正重题上了“刘静河名家雅正",谦虚地写上雅正,其实这是对我的礼节客气。</p><p class="ql-block"> 通过几天的交往接触,于生先生的为人举止,谈吐风格却非常令我敬佩并留下深刻印象。受人赠书,理应拜读学习,他的这本著作里,其中讲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是他刚履职市委党校,在当党校校长期间,乡下有一亲戚在河里捕到一只野生甲鱼(老百姓俗称'老鳖`),不舍得吃,就专程送给他补养身体。这个时节,于先生的女儿正在高中读书,冰雪聪明,心地善良,看到有人送来的甲鱼后,不忍心将这只甲鱼杀掉,就劝爸妈在家里把它养起来。于先生夫妻尊重女儿的想法,就专门购买了一个大些的青花瓷水盆安置这只甲鱼。在他们家人的细心照料下,这只甲鱼长的很好,逐渐的长到了约3~4斤。 时间很快,他的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比较理想的一所大学,临去大学报道时,女儿告诉于校长夫妇:“将这只甲鱼,长期好好饲养照顾,不要杀掉”。于校长夫妇很爽快的就答应下来。</p><p class="ql-block"> 这只甲鱼在饲养的过程之中,于校长发现他还有个神奇的地方,每当遇到要下雨或下雪天气的时候,甲鱼就会在饲养它的水盆的水面上顺时针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之中,仰起脑袋,伸长脖颈,4只脚不断的拍打水花,等这个过程结束时间不长,就会有乌云密布天气下雨或下雪的情况发生。转眼五、六年的时间过去了,女儿也大学毕业并有了很好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这期间,于先生购置了大的新房子,原来的小房子还在,就只留下这只甲鱼在原房内饲养,于校长的夫人隔三差五就到老房子里给甲鱼喂食。 有一天夜里,于夫人于梦中,甲鱼忽然对她说:“谢谢你们一家人对我的照顾,我要走了,给您道别”。第二天一早,于夫人就将甲鱼托梦的事情告诉了于先生,于先生给夫人说:可能是你这几天没见它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吃过早饭,你过去喂点食物给它吧。随后于夫人到菜市场买了一些鱼食,就奔到老房子里去给甲鱼投喂。打开房门,只见养在水盆里的甲鱼不见了踪影。于夫人就在屋里边到处寻找,因为她知道自从这只甲鱼来到他家以后,从来没有自己爬出盆外过。她很纳闷,这只甲鱼怎么会突然不见了呢?然后她在房内厨房、卫生间、下水道口(有地漏)和卧室都寻找后,仍不见踪影。房子本来不大,甲鱼不会爬高,找了个遍,都没有发现甲鱼去了哪里。于夫人心里怅然若失,给于校长打电话说:“老于,咱家饲养的甲鱼不见了,你快过来看看”。</p><p class="ql-block"> 不一会儿功夫,于校长就赶到了老房子里,然后和夫人一块儿又重新在老房子里又搜寻了几遍,仍无甲鱼踪影。这只甲鱼在于校长家生活了五六年,已经长大不少,所有能够被它爬到的地方都找不到。 </p><p class="ql-block"> 此事过去数年后,于校长对此一直难以释怀,内心困惑不已。后来退居二线,在他的这本著作中专门为此写了一篇文章讲述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于先生自己说,我是共产党员,坚持唯物主义,无神论者,但对于这只“甲鱼托梦"后而失踪的事情,一直无法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