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11月的泰安,秋意正浓,正值岱庙银杏盛开的黄金季节,也是岱庙赏秋的最佳时节,迎着晨曦来到岱庙广场,还不到营业时间,门口已经排满人,还有一群摄影协会的会员在等候。</p> <p class="ql-block">岱庙的银杏古树位于岱庙东寝宫,是国家一级保护古树名木,编码37090200009,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据《重修岱庙历履碑》记载,这棵银杏古树系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重修岱庙时所植,树龄347年 左右。它为雌性,树高30多米,可三人围抱。其树干通直挺拔,长势强健,冠如华盖。入秋黄叶似金,堪称岱庙一绝,被誉为“擎雷银杏” 。</p><p class="ql-block"> 小的时候我们常来树下玩耍,捡拾银杏果,虽然气味特别但是营养丰富。</p> <p class="ql-block">很多赏秋的游客也是奔着两棵古银杏树慕名而来,这两棵树已经守候了岱庙几百年,每到深秋时节,满树黄叶似金,秋风拂过,叶片如金色蝴蝶般飘落,与岱庙的红墙青瓦相互映衬,形成“满地尽是黄金甲”的壮观景象。</p> <p class="ql-block">树龄虽有三百余年,枝叶茂盛仿佛是时光织就的黄金巨伞。300余年的年轮撑展成二三十米见方的冠幅,主杆如伞骨一般撑起一把巨伞,细碎的扇形叶片叠成浓密伞面,春挡细雨、夏遮烈阳,秋时满伞鎏金,将岱庙的红墙黛瓦衬得愈发古朴。</p><p class="ql-block"> 这把“自然之伞”下,光影斑驳间藏着岁月的温柔,孩童追着落叶奔跑,落叶铺了一地金毯,成为游客的网红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岱庙,是座始建于西汉的皇家祠庙,曾是历代帝王封禅泰山的起点。古柏参天,碑碣林立。因此,岱庙的秋色带着禅意,古色古香中带着皇家的贵气,金黄的银杏叶如诗如画,洒落一地温柔。用手机记录下每一个被阳光镀上金边的瞬间,也将这段静谧时光定格成记忆中的暖色篇章。</p> <p class="ql-block">而此刻最动人的,是秋风轻拂,叶片如金蝶般翻飞的时刻,映着朱墙碧瓦,仿佛历史也在这一刻染上了温度。树上的落叶巧妙的铺成了一块正方形的黄金地毯,站在树下,任金色的树叶拍打在脸上,享受着温暖的金色时光。捧一把树叶洒向天空是极爽的接金瞬间,崔姐姐抓拍到了这一美好瞬间,拍的太棒啦!</p> <p class="ql-block">银杏叶随风飞舞飘落在岱庙赑屃的头上更是美得生动。岱庙赑屃是指泰山岱庙中驮负石碑的神兽雕像,它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唐宋时期的岱庙赑屃完全是龟的形象,而金代、元代石碑下的赑屃与宋代形象接近。明代以后,赑屃头部似龙,有角、须等。传说赑屃在上古时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里兴风作浪,后被大禹收服,帮大禹推山挖沟,治水有功。大禹怕它再捣蛋,就刻了个碑,让它驮着,从此它就老实了。</p><p class="ql-block">龟是长寿的象征,碑放在赑屃背上,寓意着碑上的事情要永远流传下去。同时,赑屃奋力向前昂头、顽强撑地的姿态,也体现了厚德载物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p><p class="ql-block"> 岱庙中有多座赑屃驮碑,其中阁老池西侧的《皇清重修岱庙碑》下的赑屃较为出名,它龙头、龟背、鹰爪、蛇尾,造型神奇,游客常去触摸它,希望能带来好运。(资料来自于豆包,学习一下)</p> <p class="ql-block">转眼之间到了午时,岱庙的秋色真是秀色可餐,把午饭都忘记了,此刻忽然小有感慨,我是岱庙东墙根长大的,小时候看不到这里的美,只是留恋里面的台阶两侧的石头滑梯,台阶两侧的石板是多少年来被孩童反复滑过无数双鞋子打磨成了两道鞋沟的滑梯,坐在光滑如镜石条上感觉极爽,不过最喜欢的还是骑到高矮大小不一的赑屃的脖子,骑在神兽上的感觉很威武。</p><p class="ql-block"> 给住在附近老院的哥哥打电话来拍照,老哥立马手持单反赶来,决不能错过这场与金色银杏的邂逅,老哥是摄影家协会的,拍出来的照片确实很专业,记录下这一美好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 中式建筑的青瓦红墙在金色树影间若隐若现,栏杆静立,框住一幅幅流动的秋色。镜头里的笑容无需刻意,只因身处其中,仿佛回到金色的童年兄妹俩玩耍的快乐时光。老哥按下快门的刹那,这不是简单的留影,而是对季节、对时光最诚挚的回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