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家史

清茶

<p class="ql-block">封面</p> <p class="ql-block">封二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是一棵树,是一棵包含着4000多年家庭文明历史的大树,是象征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参天大树。祖树图虽然只标注显示出有姓名的许氏家人200多个,但是祖树粗大的树身上设计安排了中华民族百家姓(历代先祖 和历代眷属)的心灵位置,通过历代先祖和眷属的代代繁衍,中华民族传统血脉在祖树中上下涌动流畅,由此根深叶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许由初祖是祖树图唯一显示头像的先祖,是家史馆树立起的供后人学习的榜样。</p> <p class="ql-block">这个坐落在农村的家庭历史展览馆是应时代而产生的,是历史文化向现代文明的延伸,是以家庭建设为基础,彰显家国情怀,圆满人间幸福美好的传统文化场所。</p> <p class="ql-block">家史馆的建设从这个胡同开始,经过了三年的坚实的步伐,留下情系家乡,怀念先祖的归乡客和文化自觉的像影。</p> <p class="ql-block">  经过历史的沧桑岁月,在中华文化全面复兴中,惟望子孙成圣贤的先<span style="font-size: 18px;">祖在这里向</span>我们发出了慈祥的召唤。</p> <p class="ql-block">2018年中元节,祖树图刚刚形成,这些家人们被感召而来。</p> <p class="ql-block">这些失联多年的游子们,现在通过手机连上了亲情,通过祖树连了祖根。</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生活港湾, 这是一个通向幸福的驿站,这里有家庭幸福的理论,有先祖的期待和我们今天实现理想和奋斗目标。</p> <p class="ql-block">  通过寻根问祖,饶阳的许氏宗亲和眷属只有20多代。绝大多数是400多年前由山西洪洞县萧行舟村移民而来,饶阳老祖许敬先将子女安留到饶阳以后到河南谋生而亡 魂归初祖许由故里。</p> <p class="ql-block">  能够来的家人都来了,按有形的血缘说有的是近亲族人,有的出了五代。不管追寻多远,只要是能来感悟到中华文化的精神就能体会到我们本来是一家,我们曾经来过。</p> <p class="ql-block">家史馆 序言</p> <p class="ql-block">第一部分 家庭历史沿革</p> <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 祖树图</p> <p class="ql-block">第三部分 家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每一个家庭的幸福都寄托于国家的安定</p> <p class="ql-block">愿我们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国泰民安,人民永远幸福!</p> <p class="ql-block">第四部分 《家庭记事》 用一个母亲和她的四个儿子的生活记录,展现百年的家国历史</p> <p class="ql-block">图为经过了三个朝代的母亲赵淑贞 和丈夫许壮图的生活记事 以及下面小儿子许彭岳的回忆录片段。</p> <p class="ql-block">战争: 大儿子许彭寿,流落海外。</p> <p class="ql-block">战争:二儿子许彭山(化名许英)战死在塔山。</p> <p class="ql-block">战争:三儿子十三岁农耕 艰苦辛劳一生。</p> <p class="ql-block">战争:四子许彭岳参加抗美援朝。</p><p class="ql-block">因为只有悍卫国安全才能保护家人生活的安定!</p> <p class="ql-block">第五部分 后起之秀</p> <p class="ql-block">第六部分 红色家书</p> <p class="ql-block">  2021年党的百岁生日,家史馆增加《家书》一版。家书是73年前家人许彭山(许英家书)在东北战场写给母亲的信,是家史馆重要馆藏,由于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已经成为具有时代精神信仰的《红色家书》。</p> <p class="ql-block">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制作的短视频 一封没有寄出的家书。</p> <p class="ql-block">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家主流媒体先后宣传报道。</p> <p class="ql-block">许英烈士和赵一曼,左权,黄继光等革命烈士同版宣传。教育部,全国各大专院校 中学生 小学生机 各机关团体广泛的开展展读家书朗诵会活动。</p> <p class="ql-block">中华文明和历史的召唤,红色血脉的传承,各界人士纷纷回家参访 参观百年家史,瞻仰许英烈士,感受家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带着文化自觉 和对家文化的情感 携家人从国家机关来到农村家史馆参观,并体会农耕劳动。</p> <p class="ql-block"> 站在家的角度来讲,每一个归乡客都是家人,不管职务多高,在职还是退休了,都是家人的概念、</p> <p class="ql-block">国家主流媒体相续宣传报道</p> <p class="ql-block">2018年家史馆结束语</p> <p class="ql-block">  2019年,习近平主席在春节团拜会的讲话中特别提到了全社会都要大力弘扬家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  亲人们,家人们,回家是幸福的,但是初心在召唤 我们还要回到为人民服务中去,还要继续为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续写我们新的历史篇章。</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引用河北关心下一代的文章对家家史馆建立三年来的社会效应做个总结</p><p class="ql-block">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p><p class="ql-block"> 河北省饶阳县良见村共产党员、军休干部许卓亮,经过数年走访、搜集资料,查看有关档案,撰写家史材料等等,倾注了心血,付出了汗水,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在本村建起了饶阳县乃至全省首个“家史馆”。将许氏家族100年来的历史沿革,以图文并茂的的形式,以及家史文物展现在众人面前。</p><p class="ql-block"> 许卓亮从2018年5月份开始,在一座荒废多年的民宅基础上设计建造“家史馆”。许卓亮设计完成了艺术版族谱:《许氏祖树图》,将许氏家族八代人的百年历史立于室内中堂。10月份《家国情怀》展板设计完成,其中包含11位许氏家族成员投身革命事业保家卫国的简要事迹。“家史馆”展出了革命烈士许英一封牺牲时未寄出的家书及部分遗物、照片。许英(1920—1948),祖籍饶阳县良见村,牺牲时年仅27岁。时任四纵12师35团2营教导员,牺牲于著名的塔山阻击战大东山战斗。1948年9月27日,许英和营长李文斌,率部收复大东山。战斗中,许英不幸牺牲,时年27岁。战后,营长李文斌为烈士装殓遗体时,从许英兜里发现了家书。因战事繁忙,平津战役后,李营长才将许英的家书寄出……</p><p class="ql-block"> “家史馆”包含家风、家教、家训等家庭文化内涵,体现了一个家族与国家和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是家国情怀的缩影。也用一个家庭的发展,印证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史馆”的建成开放,使饶阳县又新增了一处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几年来,从近到饶阳城乡,远到北京、天津、山东、河南等地前来参观学习的人员络绎不绝,常常是一个大家庭三代人,甚至四代人前来参观,成为青少年和党员干部接受家庭教育、家风教育的重要阵地。现代人们在如此繁忙的情况下,几百里甚至上千里到乡下一个小小“家史馆”来参观学习,充分说明家庭文化建设,已摆在了重要位置,人们从家可追求“家和”的目标,和“家庭幸福”的目标是一致的。那么如何建设“和谐”家庭呢?中国5000多年的传统家庭文化,是人类家庭文化建设的瑰宝。但是现代化的家庭如何传乘发展?吸其精华,古为今用,探索创新,促其健康发展,实现新时代“和谐幸福家庭”目标,将促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p><p class="ql-block"> 眼下,家庭文明和谐幸福方面,可以说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生活天天似“过年”、轿车进入家庭、很多家庭都出了大学生,手机普及、文明素质显著提升等等,这在以前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在整体向好的情况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的小型化,人口流动的加快,敬老爱幼,如何教育子女,极个别家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子女过于溺爱,一味满足“物质条件”,忽略“精神财富”,往往造成使子女失去奋斗和体现自身价值的动力;二是只注重言教,忽略身教。自身陋习不改,影响了孩子。这样的家庭,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最严转变成最宽,甚至只顾自己,不顾孩子;三是家庭失和,酿成苦果。家庭成员之间出现矛盾,不能妥善处理,造成隐患等等。</p><p class="ql-block"> 人们对“家史馆”的关注研究,关键与自身家庭利益息息相关,如何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既有伦理亲情,也要有规矩可循;既要尽心尽力,又要相互尊重,不能越俎代庖。总之家庭虽小,但家庭文化博大精深,家庭文化建设没有止境,永远在路上。</p><p class="ql-block"> 这个“家史馆”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接地气融民间,说的是庄稼话,讲的是庄稼理,砘子碰碌碡——实大实。人们普遍认同的理念:爱党爱国爱家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积德行善,造福子孙,家家都是过里孩子的日子……参观的人容易将自己摆进去,也容易拉出来,并非高不可攀,许氏家族就是中国无数家庭中的一个“平凡家庭”。许卓亮的父母就是勤劳朴实土里刨食的庄稼人,他们的梦想即希望孩子有出息,为国效力,再苦再累心也甜。和很多父母一样,只要孝敬了老一代,孩子成家立业有出息,就算是功德圆满。一代又一代“父母”的担当,一心一意上为老下为小,成为“克己奉家”的栋梁,无怨无悔的付出,使中华民族家庭生生不息,奠定了国家繁荣昌盛的根基。每一个家庭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在遵法守纪的情况下,经营好一个小家,既是对家族的增光,也是对社会的奉献。</p><p class="ql-block">许卓亮建“家史馆”的意义,功在当今,利在长远。为家庭文化建设、家庭教育,提供了一个有借鉴教育意义正能量的模式。作为“家史馆”连接,他又建起了可供实践体验农村生活的“农耕乐园”,体现“耕读传家远,诗书济世长”的家庭文化内涵。对大城市里没参加过农事劳动的学生来讲,亲身体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跟在大楼里背诵诗词的感觉,确实有不一样的感受。参观了家史馆,再到“农耕乐园”劳动,文化熏陶和劳动实践的结合,教育启示效果显著。</p><p class="ql-block">(文章来源:衡水市饶阳县关工委)作者介绍:刘永辉,和良见村相邻的西草芦村人,政府机关工作经常回村照顾自己的老父亲路过家史馆农耕乐园。</p> <p class="ql-block">参观家史后到农耕乐园劳动和采摘的家长和孩子们。</p> <p class="ql-block">愿千千万万个家庭团圆幸福,愿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能在和平的世界里健康快乐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封底</p>

史馆

家庭

许英

家书

许氏

家国

饶阳县

文化

参观

祖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