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龙舟赛 划出“职教+非遗”新花样

宁波瓦尔特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稳住!节奏再对齐!”11月6日,鄞州职教中心运动场上,数条由师生共同驾驭的“旱地龙舟”快速冲过终点线,围观人群爆发出热烈欢呼。这所将千年龙舟文化植入职教基因的学校,正以“水陆双栖”的创新实践,探索非遗传承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新路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旱地龙舟赛</b></p><p class="ql-block"><b>旱地竞渡,科技赋能传统体育</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前觉得划龙舟只是民间运动,自己参与才发现处处是学问!”机电专业学生陈余俊宁擦着汗水笑道。为破解河道训练受时间、空间限制的难题,鄞州职教中心于2022年建成全国首条校内“龙舟训练池”,大幅提升了学生训练的效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该校学生发展中心主任计成波介绍,训练池持续迭代升级中,目前正在研发的智能训练系统,将在每支划桨中嵌入压力传感器,实时分析团队发力均匀度与动作协调性,数据通过云端同步至教练端平板。“就像给龙舟装上了‘智慧大脑’,训练效率提升40%。”计成波自豪地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龙舟训练池</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非遗跨界,专业融合激活文化DNA</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24国商班,班主任王其辉老师正指导学生用刻纸技艺雕琢龙舟纹样。“龙鳞要呈现渐变效果,注意转角处的弧度。”学生们手持刻刀,在红纸上勾勒出精妙线条。与此同时,增材制造专业的学生运用3D打印技术,将数字化设计的龙舟模型转化为实体作品,最小部件精度达0.1毫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刻纸</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3D打印</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学校多个专业都能找到与龙舟文化的契合点。”鄞州职教中心党委书记王建华表示,学校构建的“赛-训-研-创”传承体系已结出硕果:龙舟相关课题获市级立项,2个案例入选全国职业教育典型案例,其中《龙舟传承实践》更成为国际交流案例,即将于明年出访英国,“我们正在挖掘‘划龙舟’毫厘不差的工匠精神,这在职场中太重要了,要让更多的职教学子受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