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上空的红脚隼

一僧

红脚隼,原来叫阿穆尔隼,一种小型猛禽,体型与济南常见的珠颈斑鸠相仿,在济南为迁徙过境鸟。以结大群迁徙闻名的红脚隼,路经济南的那些种群,应该是在西伯利亚繁殖、在非洲南部越冬。年复一年,它们春天从非洲的越冬地不远万里迁往西伯利亚的繁殖地生儿育女,秋天再挈妇将雏从西伯利亚飞回非洲越冬。长途迁徙非常消耗体能,途中就在某些地方作短暂停留,歇息并补充能量。所以,在春迁和秋迁期间,在济南通常能见到红脚隼。极个别的也有例外,某年隆冬我在黄河北遇见一只不知何故失群落单的红脚隼,在寒冷的济南,孤单的红脚隼无法找到蝗虫、甲虫等主食,也很难捕食小型鸟类充饥。由此推测,冬季滞留济南的那只红脚隼,大概率无法存活。人类羡慕鸟类有双翅膀能自由翱翔,其实,鸟类的飞翔并非在炫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更多的是生活所迫、生存所需。在感叹人生不易时,别忘了鸟生更不易。红脚隼的雄鸟和雌鸟羽色不同:成年雄鸟以深灰色为主、尾羽下有明显的红褐色;雌鸟和幼鸟的上体颜色较暗、白色的腹部布有黑色斑纹。前段时间,济南章丘的一处农田聚集了一群作短暂停留的红脚隼,吸引不少鸟友前去观赏拍摄,我也去凑了凑热闹,不过,去晚了,绝大部分红脚隼已离开农田继续南飞,据说第二天就全部飞走了,算是“赶了趟末班车”。祝愿它们迁徙顺畅,安全抵达越冬地。现将拍摄的照片稍作整理集成此篇,权作备忘。 谢谢观赏!<div>(一僧/2025年11月8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