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周过双休,鸽姐和晨姐要去开封看菊花。而我去年刚去过,就想换个地方玩。赶巧我们的瑜伽教练花想随菏泽阳光户外爬山。本人也好久没有外出徒步,感觉走休闲线路好像更适和自己,欣然报名参加这一活动,于是就凑她的车一块去。同行的除了花教练还有我们四个学员。</p> <p class="ql-block">我与红瑞是3点半起的床。4点赶到小区东门,花教练已经在等了。在远东世纪城又接上另外两个学员,一行5人从曹县出发,向菏泽赶去。由于菏商路红绿灯太多,就走了大杨庄张湾那条路。尽管路窄一点,但是车少啊。一路很是顺畅。</p><p class="ql-block">5点多点我们就赶到了菏泽会展中心西2门 <span style="font-size:18px;">(可以免费停车),那个时候天还不亮呢,闪闪烁烁的路灯发着清冷的光,远处的大楼影影绰绰的看不太清楚。有点冷,不愿意下车。我们只有坐在车里等。去</span>爬山的大巴车还没来,原定是6点发车 。</p> <p class="ql-block">6点准时坐上大巴车。经过了四个小时的颠簸。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一个还没有正式对外开放的景区“竹岩峡”。竹岩峡位于山西壶关县,属于太行山脉大峡谷。</p> <p class="ql-block">两辆大巴车,百十号人跟着领队浩浩荡荡的往山内进发,具体在哪里进的山我也不清楚。只是跟着走就对了。阳光户外的领队是个光头,很热心的一个汉子。</p> <p class="ql-block">刚开始的路尽管多石子,不过还算平整。走起来不费什么劲。</p> <p class="ql-block">往里走,石块儿就多了起来。走起来有点硌脚。幸亏我的鞋跟厚,再加上我的登山杖,也算是稳稳当当的。</p> <p class="ql-block">刚开始进山的时候,蜿蜒崎岖的山路上还有点挤,慢慢的,队伍就拉长了。走的快的,已经不见了踪影。走的慢的还在小心翼翼的挪动着缓慢的脚步。我们几个算是中间的,不快也不慢。</p> <p class="ql-block">未开发的野路两边峡谷对峙,土层少石头居多。植被不算茂密,<span style="font-size:18px;">也可能是前一段时间下雨比较多的缘故。山里的水源比较充足。这一路都能听到</span>溪水潺潺,水清且涟漪,沿途瀑布接二连三,或如百炼、或飞珠玉渐似水帘洞、如天女散花。<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为临近秋末,山上的绿色植被已经镶上了金边。整体主打褐黄,比较萧瑟,看上去威严、冷峻。但是部分泛黄带绿的树叶仍挺立在枝头,随风沙沙作响,透出一股子倔强的骄傲。树下低矮的灌木上,零星地点缀着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小红果果。也可能是因为这欢快的小溪,这鲜艳的小红果果,还有挺立在枝头不愿离去的绿叶,陡然感觉这威严冷峻中增添了一些灵动,还有石头缝里长出来的野菊花。也给这大山增添了一抹柔和的色彩。</span></p> <p class="ql-block">峡谷内因地就势修建了铁皮梯子作为栈道。走在上面有一种悬空的感觉,可能因为修建时间有点久,有些地方已经锈迹斑斑了。我们每走一步首先用脚踩踩,看是否能承重。然后再小心翼翼的移动着脚步。唯恐一不小心漏了下去。</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阳光很好。但是峡谷内照不进来。你看图片的上方金灿灿的,感觉暖洋洋,而下方感觉阴冷。但是峭壁上的植被依然绿的挺有力量。</p> <p class="ql-block">路上,不经意间抬头发现,此山有别于它山,山谷狭窄,壁立千仞,两侧比较,非常迥异,层层岩石浑然一体,层峦叠嶂,其色褐红,型若竹节,这也许就是竹岩峡得名的原因吧。</p> <p class="ql-block">走了不足一半的路程。就看到了阳光户外的物资车,已经到了吃大锅饭的时间点。大家分散在大锅的周围的空地上,或站或坐,走的快的驴友们已经差不多快吃完了。我们也紧走几步先去旁边的农家院里借点水洗洗手。然后用一次性餐具打了一份粉条炖白菜。嘿嘿,人多吃饭就是香哦。</p> <p class="ql-block">饭后,光头领队又说了说登山的注意事项,着重强调了前面的路况更加艰难,然后说体力不支的可以沿着左方的公路下山。公路沿途会经过几个古村庄,大家也可以在古村庄里走走看看,体验一下过去山里人家的生存状态。大约有1/3的人被说动了,准确的说是被吓住了,他们决定返程。中间我也有那么一丝的动摇,但是又觉得来都来了,怎么说也得挑战到底呀。5个小伙伴有两个走公路。我们三个还是按原计划登山。</p> <p class="ql-block">这张图片是驴友拍的。这个位置在我们吃完大锅饭再往上走一点就看可以看到了。像一个水库,碧绿如翡翠,这一路我们看到的瀑布应该它就是源头了。估计提前下山的人没看到这个水库。</p> <p class="ql-block">山越来越陡,人们手脚并用,风化的岩石时不时地脱落,前面的人小心翼翼找稳妥的落脚点,并时不时地提醒着后面的人注意保持安全距离。</p> <p class="ql-block">沿着山脊从一个山头翻越到了另一个山头。那种火辣辣的征服感是没登顶的人感受不到的。山在我的脚下,我陡然高大了起来。我大喊了几嗓子,原先心中堆积的一些负面情绪瞬间得到了释放。</p> <p class="ql-block">常言道,上山容易下山难。的确如此。险要处还要借助于绳子。我的手抓灌木的时候不知道被扎了多少次,还有几次我的脚及腰部都抽筋了,当时真怕自己下不了山呀。好歹缓了过来。</p> <p class="ql-block">经过千辛万苦,终于从山路上走出来了。哈哈,接下来的路就是平整的公路喽。顿时感觉脚步轻快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野柿子树。一片树叶也没有啦,只剩下红彤彤的小果子喽。这下小鸟更是得劲叨食了。</p> <p class="ql-block">路旁有个女士经不住野柿子的诱惑。终于还是爬了上去采摘。她身手敏捷,令人佩服。</p> <p class="ql-block">你们看这菊花漂亮不?俺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p> <p class="ql-block">终于来到了山脚下。人也多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这是山里农家种的菜园。绿油油的。好养眼呀!山里人真是勤快。这一路下来看到了很多巴掌大的一片又一片的土地都被农家整理出来种上了庄稼。</p> <p class="ql-block">这个小村子也没有多少户人家。叫茶饭庄村,一眼能望到头。不过这个小村子着实干净。绿化也很好。</p> <p class="ql-block">上山下山的这一路只是专心走路啦,都没顾得上好好的拍几张照片。下山后自己来了几张自拍。也算是补上没有自己照片的遗憾吧。</p> <p class="ql-block">这个小视频也是驴友拍了发在群里的。我不知道他从哪个角度拍的?或是走了不同的山路,这红叶是真漂亮啊!但是我是没有看到这个景致。下午3点多我们回到了大巴车上。还有一部分人没有回来。我们在车上等。这次登山了解了一个常识。“不走回头路。”</p> <p class="ql-block">晚上9点半回到家后,才发现自己的登山杖丢在了大巴车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