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lyq 15645979</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退休以后,我去过不少国家旅游,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生活,十分愉快。可7年前的一次美国之行,却惊心动魄,难以忘却。</p><p class="ql-block"> 2018年5月月24日一早,我随旅游团来到了拉斯维加斯的黄金斯特科酒店,当时晴空万里,艳阳高照。</p><p class="ql-block"> 酒店外有一个广场,很大,我们沐浴着朝阳,在这里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我们乘坐的红色56座大巴车静静地停在广场上,车身上喷涂的Galsang Bloom(格桑花开)几个大字占了车身的三分之一。在朝阳下分外耀眼。</p> <p class="ql-block"> 我知道,格桑花又称格桑梅朵,是西藏文化象征植物。在藏语中,“格桑”是“美好时光”或“幸福”的意思,“梅朵”是花的意思,所以格桑花也叫幸福花,长期以来一直寄托着藏族人民期盼幸福吉祥的美好情感。这辆大巴是美国人的车,看来山姆大叔对藏族文化还是很了解的。</p><p class="ql-block"> 我相信,这辆大巴今天一定会载着我们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今天我们即将开始的美国“母亲之路”66号公路之行和大峡谷之旅一定会是幸福之行、吉祥之旅。</p><p class="ql-block"> 上午9:00,“格桑花开”载着我们准时出发,先直奔科罗拉多大峡谷公园而去。</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满目荒凉,除偶尔可见远处山顶上有成排的风力发电扇叶在转动之外,确实无景可看。</p> <p class="ql-block"> 但大家依然欢声笑语,拉着家常,叙着趣事,一路向大峡谷公园飞驰而去。</p> <p class="ql-block"> 我知道,我们正行进在美国的西部地区。资料显示,美国中西部是龙卷风发生最多的地区,其高发期一般在每年的4至6月,时间上,我们正处在此时段内。在国内时,每年都可见有关美国发生龙卷风的报道。报道称美国是“龙卷风的故乡”,每年有1000到2000次龙卷风灾害。龙卷风经过之地,常会发生拔起大树、掀翻车辆、摧毁建筑物等现象,会交通中断,房屋倒塌……总之,怪吓人的。</p> <p class="ql-block"> (以上两图选自网络,致谢原作者!)</p> <p class="ql-block"> 去美国前,我其它不担心,就担心这事。5月下旬,大巴车奔驰在美国西部的公路上,我右手在胸前划着十字,心中暗自叼念:但愿我们别遇上龙卷风,但愿我们平安无事!</p><p class="ql-block"> 约11:30时,我突见车前似有卷着尘埃的风浪滚滚而来,冲击着车前的玻璃窗,从车的两侧飞速掠过,我的第一反应就是:麻烦了,遇上龙卷风了!</p><p class="ql-block"> 正惶恐时,有黑烟漫进车箱,十分呛人。很快,能见度变得很低了,根本看不清两米外的人和物。刚才的欢声笑语没有了,一片沉寂,顷刻之后,绝望的呐喊声响起:“快跑,快逃命!”我坐在车的中部,此时明显感到后面的人拥来,如排山倒海……我本能地起身,欲夺路而逃,可是前面有的人虽然已站起来了,但迈不开脚,呆呆地站在原地。逃命要紧!我不由伸出右手,掌击前面站立者的后背,被击者如梦方醒,始快步奔逃……</p> <p class="ql-block"> 终于从车上逃出来了,但不敢懈怠,继续朝更远的地方逃亡,我们全车连导游一共38人,漫山遍野,如鸟兽散。</p><p class="ql-block"> 下车后,我本能地四处张望,朝后一看,只见车尾黑烟滚滚,巳把明亮的天空染成灰蒙蒙一片。</p> <p class="ql-block"> 看来,不是所担心的龙卷风光临,而是我们乘坐的大巴出事了。</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那里是汽车发动机的位置,肯定是发动机处冒出的黑烟。</p> <p class="ql-block"> 既然有浓浓的黑烟冒出,那肯定是柴油泄漏,遇高温蒸发。如果电路出点问题,有火花必然引发爆炸,太可怕了!于是我们越过路边壕沟,向附近的小山丘冲去,犹如一队冲锋的战士去夺取山头!</p><p class="ql-block"> 很快,我看见冒着黑烟的我们的车后的车停了下来,排成了长队,因为他们都知道,前面的车随时可能发生燃爆。同时,我看见有两辆车的驾驶员提着灭火器朝我们的车奔跑过来……我们旅游团的团员,有的冒着危险在车后放置三角警示牌……</p> <p class="ql-block"> 隔了一阵子后,黑烟渐渐小了,说明危险降低了,我们再返回去取行李。大家不分彼此互相帮忙,男的帮助女的,年青的帮助年老的,当时的场景虽然已过去七年了,但时至今曰仍如感人的电影,一幕幕浮现在眼前,难以忘怀。</p> <p class="ql-block"> 谁说中国人是一盘散沙,不团结?我们的行动不正是给了这些人一记响亮的耳光吗?</p><p class="ql-block"> 谁说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心中只有自我,没有他人?那两个美国司机不顾安危,主动提上灭火机来帮忙,不正说明他们是乐于助人的吗?好人就是好人,是不分国界的。</p><p class="ql-block"> 小山丘上有一片稀疏的小树林,惊魂未定的我们聚集在这里躲避酷热的阳光,又累又渴。有的人拿出手机,向国内的亲人报平安,更多的人则聚在一起谈论刚才发生的一幕,既惊恐,又激动。</p> <p class="ql-block"> 我再次回到巴士旁,走到汽车尾部去查看究竟。只见车尾己经打开,扑面而来的是阵阵刺鼻的柴油气味,柴油仍在不断地滴漏,己淌了不少在地上,司机正在堵塞漏点,清扫地面。</p> <p class="ql-block"> 我回到人群中时,不知是谁正在提议我们应该开个庆祝会。什么?开庆祝会?庆祝什么啊?</p><p class="ql-block"> 庆祝我们大难不死!</p><p class="ql-block"> 是的,我们确实是大难不死。</p><p class="ql-block"> 消防常识告诉我们,闪点温度比着火点温度低,所谓可燃液体的闪点就是可能引起火灾的最低温度。闪点越低,引起火灾的危险性越大。汽油的闪点比柴油的闪点低得多。试想,如果我们坐的是汽油车,而不是柴油车,那很有可能已起火爆炸了,我们全团的人都会像被龙卷风卷入天空,去天堂了,想想都后怕!</p><p class="ql-block"> 我们今天在鬼门关外逛了一下,仍留在美好的人间,为什么不庆祝呢?</p> <p class="ql-block"> 说时迟,那时快,说干就干,树荫就是天幕,小树林就是会场。同行的网名叫“春”的老李,叫“彪戈”的老王和叫“我快乐”的老徐拿出他们从重庆家乡带来的美酒,我则献出随身携带的涪陵榨菜,团员们或用矿泉水瓶盖,或用自带水杯盖以及一切可装酒的容器,盛满美酒,为我们成为了“必有后福”之人而庆幸,为我们难中所见的真情而自豪,推杯换盏,觥筹交错,欢呼声直冲云霄……在小山丘上,大家共饮美酒,畅谈历险的体会,共叙难中加深的友谊,不亦乐乎!</p><p class="ql-block"> 你们参加过这样的庆祝酒会吗?</p><p class="ql-block"> 我们出事的地点在Fort Rock Rd & 140 (福特岩路140号 )。</p> <p class="ql-block"> 导游告诉我们,此处离拉斯维加斯约300公里,距洛杉矶约700公里。</p><p class="ql-block"> 下午2:45,从拉斯维加斯开来了一辆车牌为Cal Apportioned Cp 96592的37座白色救援车,我们全团人员随即秩序井然地上了这辆车,告别了我们那辆红彤彤的、差点要了我们小命的“格桑花开”大巴。大家已饿得不行了,便向离此最近的餐馆驶去,一到餐馆,都不注重吃相、不顾味蕾的感受,狼吞虎咽地大快朵颐,让胃安静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旅游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是在物质生活条件基本满足后的一种追求,是对过程的一种体验和感悟,这次在美国的惊魂一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们遇上了,是一桩憾事,但又是一件幸事,使我们加深了旅游期间朋友的友谊,多了一个人生的故事,丰富了人生的经历,有什么不好呢!</p><p class="ql-block"> 餐毕,我放眼四周美国西部特有的景致,一股凉风习习吹来,令人心旷,令人神怡,心中不由叨念:活着真好!</p><p class="ql-block"> 是啊,朋友们,活着真好,好好活着,好好活在当下!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