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是坐落于长沙橘子洲头的艺术雕塑,是红色之洲的代表作。该雕塑,以1925年青年时期毛泽东形象为艺术原型,由广州美术学院黎明创作,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高32米、长83米、宽41米,基座3500平方米,面积为2000平方米。由8000多块采自福建高山的永定红花岗岩石拼接而成,总重量约2000吨。2007年2月,该雕塑由长沙市委报湖南省委,并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后立项开工建设。2009年12月26竣工落成。雕塑的头部,通过表情刻画来展现一个在橘子洲头沉思的毛泽东,表现青年毛泽东的“心忧天下”。雕塑的基座设计成毛泽东的肩膀,寓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缅怀历史,放眼未来。整个肩膀是一个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巨大山体,用来表现毛泽东的“胸怀大志”。32米的高度,则象征着毛泽东32岁时在这里挥写出了《沁园春·长沙》的不朽诗篇。山体里面设计了陈列室,通过高科技声、光、电等手段向后人展示一代伟人的风采。</p><p class="ql-block"> 2024年7月,长沙橘子洲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荣获中国旅游投资行业权威平台,艾蒂亚机构颁发的第13届艾蒂亚奖“最佳单品奖提名奖”。</p> <p class="ql-block"> 1925 年,对于橘子洲来说,是具有非凡意义的一年。这一年的深秋,32 岁的毛泽东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北去、万山红遍的壮丽秋景,他心潮澎湃,豪情满怀,挥笔写下了那首气吞山河的《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这首词以其宏大的意境、磅礴的气势和深刻的思想,抒发了毛泽东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展现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之中,国家和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毛泽东在橘子洲头,望着滔滔北去的湘江水,思考着中国的未来和前途。他与蔡和森、何叔衡等一群志同道合的革命青年,经常在橘子洲聚会,探讨救国救民的真理,寻求革命的道路。橘子洲成为了他们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成为了革命火种的孕育地。</p><p class="ql-block"> 如今,在橘子洲头,矗立着一座高达 32 米的毛主席青年艺术雕塑 。这座雕塑以 1925 年毛泽东青年时期的形象为蓝本,采用整块巨石雕刻而成,展现了毛泽东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雕塑中的毛泽东,目光深邃而坚定,凝视着远方,仿佛在思考着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他那飘逸的长发、自信的神态和豪迈的气质,生动地再现了当年毛泽东在橘子洲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伟大形象。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到橘子洲头,瞻仰毛主席青年艺术雕塑,感受伟人的风采和革命精神的洗礼。人们站在雕塑前,不禁会想起毛泽东当年在橘子洲写下的《沁园春・长沙》,想起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心中涌起对伟人的敬仰和对革命先辈的缅怀之情。这座雕塑不仅是橘子洲的标志性景观,更是中国革命历史的生动见证,激励着后人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p>